Arthritis Res Ther:晚发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慢性肺病患者的5年T2T治疗效果分析
时间:2025-02-07 12:10:3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晚发型类风湿关节炎(LORA)患者,尤其是伴有慢性肺病(CLD)的患者,在控制疾病活动度和改善身体功能方面面临更大挑战。已有研究表明,晚发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通常伴随多种合并症,且药物耐受性较差。本研究旨在评估在LORA患者中实施治疗目标(T2T)策略,特别是在基线存在CLD的患者中的5年治疗效果,探讨T2T策略对不同患者群体的影响,分析合并CLD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单中心队列设计,纳入197名首次接受甲氨蝶呤(MTX)治疗的LORA患者(平均年龄74.4岁)。患者根据是否存在CLD分为两组,CLD组(47人)与非CLD组(150人)。研究遵循T2T策略,目标是将疾病活动度控制在低活动度(LDA)水平。若患者在第12周未达到欧洲风湿病联盟(EULAR)标准,或在第24周未达LDA标准,则开始生物制剂(bDMARDs)治疗。主要研究结局为SDAI缓解率和HAQ-DI≤0.5。次要结局包括严重不良事件(SAEs)和T2T策略的不依从性。研究过程涉及每年多次随访,持续5年。统计学分析使用卡方检验、t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考察CLD对5年SAE发生率的影响。
在197名LORA患者中,47名患者在基线时伴有CLD。CLD组患者在基线使用MTX的比例显著低于非CLD组。25.5%的CLD组患者在治疗中使用了他克莫司。五年后,CLD组和非CLD组的SDAI缓解率分别为29.8%和44.0%(p=0.555),HAQ-DI≤0.5的达标率分别为36.2%和45.3%(p=0.939)。在治疗过程中,CLD组的T2T策略不依从率较高(34.0% vs. 18.7%,p=0.027)。CLD组患者报告的严重不良事件(如需住院的感染、关节外表现加重及骨折)发生率较高,且经多变量分析显示,CLD患者发生这些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调整后的危险比:2.53,95% CI:1.60–4.00,p<0.001)。尽管如此,T2T策略对于CLD合并LORA患者仍然有效,尤其在疾病控制方面。
CLD患者和非CLD患者的长期结局
本研究表明,尽管晚发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慢性肺病的患者在5年内遵循T2T策略后,疾病活动度有所改善,部分患者能够实现缓解目标,但由于合并症和严重不良事件的增加,T2T策略的实施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对于这些高风险患者,治疗方案的个性化调整和对合并症的有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原始出处:
Long-term outcome of a treat-to-target strategy in late-onset 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chronic lung disease: 5-year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Arthritis Res Ther 27, 22 (2025). https://doi.org/10.1186/s13075-025-03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