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CN:药师强化教育对房颤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时间:2025-02-09 12:12:5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增加卒中风险,口服抗凝药可降低卒中或栓塞的风险。但许多房颤患者对疾病和抗凝药认识不足,不能完全理解抗凝药物的风险和益处。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杂志发表了一项关于药师强化针对性教育对房颤抗凝患者影响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旨在探究药师强化教育对房颤患者用药依从性和临床结局的影响。
这项研究在中国7家大型三甲医院进行,于2019年6月~2020年12月招募住院或门诊房颤患者,纳入诊断为房颤、接受抗凝治疗至少1个月、能自理且自愿参与的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和标准护理组。两组患者均在基线及1、3、6、12个月参与研究,教育组在标准护理基础上,由药师根据患者的Jessa房颤知识问卷(JAKQ)答错的问题进行30分钟的强化教育,标准护理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每次随访需评估依从性、满意度、知识水平的问卷,并记录临床结局,包括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
研究纳入376例患者,教育组188例,标准护理组188例,361例完成随访。患者平均年龄65.6岁,女性占47.6%,多数患者使用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超半数有高血压。基线时两组JAKQ评分相似,教育组干预1个月和 3个月时知识水平显著提高,而标准护理组无显著变化。随访1年,共发生108例(28.3%)出血事件,27例(7.1%)大出血事件、81例(21.3%)小出血事件和5例(1.3%)血栓事件。与标准护理相比,药师强化教育显著降低出血风险(P = 0.034,AOR = 1.625,95%CI,1.037~2.548),且血栓风险相似(P = 0.764,OR = 1.332,95%CI,0.214~8.186)。教育组中使用NOACs的患者出血风险显著低于标准护理组,而两组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VKAs)的患者出血风险无差异。
结果表明,中国房颤患者存在知识缺陷,药师主导的教育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疾病知识、用药依从性和药物治疗满意度,同时降低出血风险,标准化患者教育应成为日常护理的一部分。
原始出处:
Wenlin Xu, Tingting Wu, et al, Effects of intensive, targeted education by pharmacists on anticoagulant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 multicent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from China,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 2024, https://doi.org/10.1093/eurjcn/zvae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