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基础:感染及炎症反应指标全解析:助力感染性疾病诊断与治疗
时间:2025-02-09 12:11:1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中极为常见,感染相关的诊断方法是每一位临床医生都必须熟练掌握的知识。除了依靠疾病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外,实验室辅助检查在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感染往往会引发炎症反应,当医生怀疑患者存在感染性炎症反应时,通常会重点关注一系列感染及炎症反应指标。这些指标都有哪些,它们各自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临床实用性又如何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白细胞(WBC) 血常规里的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比例,是临床诊断感染最为基础且常用的指标。不同病原体入侵人体引发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可能升高、降低,甚至出现缺乏的情况。检验医师和临床医师常常依据白细胞升高或降低的幅度来辅助诊断疾病。 然而,由于众多因素都会对白细胞计数产生影响,所以仅仅依靠白细胞计数的高低来判断感染,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中性粒细胞 实用指数:★★★ 中性粒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细菌感染发生时,机体免疫系统即刻被激活,白细胞数量增多,杆状核粒细胞数也随之增加(即左移现象),中性粒细胞的比例显著升高。这一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淋巴细胞 实用指数:★★★ 在病毒感染的初期,白细胞总数一般不会有明显的升高,在感染 EB 病毒时甚至会出现降低的情况。但此时中性粒细胞比例大多不高,反而以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为主。因此,在临床上,通过检测血常规中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比,能够作为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初步筛查工具之一。 二、红细胞沉降率(ESR) 实用指数:★★ 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指的是红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的沉降速率,它是炎症反应的非特异性指标。当人体患有感染性炎症疾病、出现组织坏死和损伤、患有恶性肿瘤,或者因多种原因导致高球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疾病时,血沉都会加快。 虽然血沉可用于了解和观察感染性炎症疾病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但它的特异性较差,对于鉴别感染原因、准确评价感染严重程度以及判断预后的临床意义都相对不大。 三、急性期蛋白(acute - phase protein,APP) C 反应蛋白(CRP) 实用指数:★★★★★ CRP 是源自肝脏的 APP 之一,也是当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估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当体内出现急性炎症反应时,CRP 在 6 - 8 小时就开始升高,24 - 48 小时达到高峰,峰值可达到正常值的几百倍之多。 CRP 的升高幅度与炎症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基于这一特性,临床上常常通过监测 CRP 的动态变化,来及时发现并发症警报,并准确判定治疗效果。 降钙素原(PCT) 实用指数:★★★★★ PCT 同样是来源于肝脏的 APP,它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在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PCT 的含量极低。但当机体遭受感染,尤其是受到细菌内毒素刺激时,几乎所有器官中的实质组织细胞都能够合成 PCT,随后大量的降钙素原释放到血液中,致使其在血浆中的水平显著升高。 在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中,PCT 一般不会升高;而在全身性细菌感染导致的炎症早期,PCT 就会有明显升高。PCT 在体内外都较为稳定,其浓度的升高不受机体免疫抑制状态的干扰,同时与机体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并且不受大多数临床药物的影响。所以,PCT 浓度的变化能够用于判断感染性疾病的预后情况以及监测治疗效果。特别是在早期全身性细菌感染(比如脓毒症)的诊断、病情监测以及预后评估方面,PCT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CT 与炎症活动的相关性较弱,这也是它与 CRP 等炎症标志物的显著差别。 血清淀粉样蛋白(SAA) 实用指数:★★★★ SAA 是组织淀粉样蛋白 A 的前体物质,同样来自肝脏。当机体受到炎症刺激损伤后,SAA 在 3 - 6 小时内就能够迅速升高,比 CRP 升高的时间更早。 SAA 作为新一代的炎症感染指标,弥补了目前常用炎症标志物无法提示病毒感染的不足。它不仅在机体受到细菌感染时会升高,在病毒感染时也会有显著升高。将 SAA 与其他炎症标志物(如 CRP)联合运用,能够对病毒和细菌感染进行早期鉴别。例如,当 SAA 与 CRP 同时升高时,提示细菌性炎症的可能性较大;如果 SAA 升高而 CRP 不升高或仅有轻度增高(≤ 50mg/L),则提示病毒性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铁蛋白(SF) 实用指数:★★★ 铁蛋白是一种储存铁的蛋白质,人体的铁储备大多以铁蛋白的形式存在。铁蛋白几乎存在于人体的所有组织中,特别是肝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内。在正常情况下,血清中的铁蛋白浓度能够反映机体的铁储备水平,若铁蛋白升高,则说明存在铁过载的情况。 同时,铁蛋白还可以作为一种正相 APP,用于急性感染和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监测。研究表明,当感染患者的局部器官出现炎症反应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会刺激肝脏合成去铁铁蛋白,随着去铁铁蛋白合成的增加,铁蛋白水平也会相应增高。 纤维蛋白原(Fb) 实用指数:★★★ Fb 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 APP。在感染性疾病中,Fb 的水平会明显增高,目前它也被视为早期感染的一个辅助诊断指标。 四、细胞因子 白介素 - 6(IL - 6) 实用指数:★★★★ IL - 6 是由 IL - 1 与 TNF - α 诱导产生的细胞因子网络的关键成分,也是介导急性时相反应的主要信号分子,它能够诱导机体产生 CRP、SAA 和 PCT 等 APP。因此,IL - 6 的出现会早于各种 APP。 IL - 6 检测具有独特优势,它比 CRP 升高的更早、下降更快、幅度更大。IL - 6 的升高与炎症的进展程度紧密相关,尤其是在脓毒症等全身性感染导致的炎症中,升高表现得尤为明显,并且能够更快地反映抗感染治疗的效果。所以,IL - 6 不仅可以用于炎症的早期诊断,对其水平进行动态观察还有助于了解炎症的发展进程以及对治疗的反应情况。此外,IL - 6 还可以用来评估预后,当 IL - 6 过高时,往往提示重症感染患者的预后不良。 肿瘤坏死因子 - α(tumor necrosis factor - α, TNF - α) 实用指数:★★ 在大多数正常人的外周血中,TNF - α 的水平极低。当受到致炎因子损伤时,TNF - α 的水平会迅速升高,不过其高峰期时间较 IL - 6 短,并且会迅速下降至正常水平。所以,TNF - α 的阳性检出率低于 IL - 6。 五、肝素结合蛋白(HBP) 实用指数:★★★ HBP 是一种主要存在于成熟中性粒细胞分泌颗粒和嗜天青颗粒中的蛋白质,它具有杀菌作用和趋化特性。 HBP 是细菌感染最早升高的标志物之一,一旦出现局部的或轻微的细菌感染,在 1 小时内即可在血浆中检测到它的升高,这是与 CRP、IL - 6 等其他炎症标志物相比的显著优势,因此可以将其看作是炎症预警的急先锋。 由于 HBP 具有快升快降的特点,它能够迅速反映患者病情的好转或恶化情况,以及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还可用于评估是否需要更换抗生素或停药。 六、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NL) 实用指数:★★★ HNL 是中性粒细胞二级颗粒的主要成分,当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受到刺激而活化时,HNL 无需重新合成即可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 当发生急性细菌感染时,血液中 HNL 的浓度可在 1 - 2 小时内明显升高,而且其在体内的半衰期较短,当患者接受有效治疗后,HNL 浓度会很快下降。所以,检测患者血液中 HNL 的含量,能够辅助诊断急性细菌感染,尤其是腹部和血行感染。 HNL 的诊断效能不受感染部位和病原菌种类的影响,可用于急性细菌感染的早期及局部诊断。同时,HNL 浓度的变化与病程转归曲线一致,因此也可用于抗生素疗效的监测。另外,在病毒感染时,HNL 不增高或仅有轻度增高,这使得 HNL 可用于区分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