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男人不仅爱上厕所,肠癌发病及死亡率也比女性高

时间:2025-02-05 12:09:0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

最近,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细胞通讯与信号传导》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探讨了性激素、肠道微生物群与结直肠癌风险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揭示了这一领域中的新发现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图片

根据2015至2019年的统计数据,男性的结直肠癌年平均发病率比女性高出33%,而总体死亡率更是高出43%。

尽管女性的五年相对生存率略高于男性,但这种显著的性别差异引发了研究人员对潜在内在机制的深入探索。

研究表明,性激素在结直肠癌的发展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雌激素被认为可能对结直肠癌的进展具有抑制作用,而雄激素则可能增加CRC的风险。

在雌激素的研究中,临床和实验数据均表明其潜在的保护作用。

绝经后的女性,游离雌二醇和总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绝经前女性,且这与CRC的发生率相关。

此外,动物实验显示,补充雌二醇能减轻结肠炎的严重程度,并有效减少结肠息肉及肿瘤的数量。

分子层面上的研究发现,雌二醇能够上调Nrf2的表达,发挥强大的抗炎作用,从而有效抑制结直肠癌的发生与转移。

这些证据为雌激素在结直肠癌防治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支持。

与雌激素的相对清晰的保护作用不同,睾酮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则显得扑朔迷离。

有研究发现,循环中睾酮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较高可能与CRC风险降低相关,而其他研究则指出,游离睾酮水平可能与CRC风险呈正相关。

研究团队提出了“微性别组”的概念,探讨了性激素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微妙互动。

女性的肠道微生物群通常表现出更高的多样性和丰富度,这种差异可能部分解释了CRC风险及预后的性别差异。

基于这一概念,研究人员提出了性激素-肠道微生物群轴的假说,认为性激素不仅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与功能,肠道微生物群也可能影响性激素的水平。

这一双向的关系为我们理解CRC的发生提供了新的视角。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强调了在结直肠癌研究与临床实践中关注性别特异性因素的重要性。

未来,该研究将致力于阐明性激素与肠道微生物群如何共同影响CRC的发展与进展,以便为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DOI: 10.1186/s12964-024-01549-2

上一篇: Science子刊:吉林大学等团队发现晚...

下一篇: Cell Discov:复旦大学樊嘉等团...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