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这种结节密度虽然不高,但却有风险,该考虑手术切除

时间:2025-02-01 12:09:4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前言:我们一直强调肺结节的风险大小最主要是看密度,如果密度纯就风险低,如果开始出现实性成分就表明风险增加,如果实性成分为主且恶性特征明显则必要及时处理的。今天分享的这位结友是我们医院呼吸内科一位主任的朋友,我们看后商量,觉得此灶虽然密度显得不高,仍该及时手术更为妥当。那又是为何呢?

病史信息:

主  诉:发现肺部阴影2年余。

现病史:患者2年前于当地医院体检,行胸部CT提示肺部结节(具体报告未见),患者无明显症状,无畏寒、寒战,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头晕头痛骨痛等不适,未予治疗。2024-09-12我院复查2024-12-24 CT3059220 胸部CT平扫+高分辨靶扫描 :右肺上叶磨玻璃结节,需关注,建议6-12个月复查。两肺多发实性微小结节,部分增殖灶考虑,随诊。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少许纤维灶。现患者未见明显不适,无畏寒、寒战,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就诊,拟“肺部阴影”收入我科。  患者起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可,胃纳可,睡眠安,二便正常,体重近期无明显变化。

影像展示与分析:

图片

5毫米层厚非薄层上病灶是纯磨密度,轮廓较清,见有血管穿行。

图片

薄层上病灶开始出现,血管穿过病赤,结节密度甚低。

图片

结节围着血管,密度较低。

图片

穿行血管看上去平直,但没有显得像正常该从心近端到远心端由粗到细的样子,病灶处显得粗细较为均匀。

图片

黄色箭头处见有细支气管通气征,并在病灶内截断的样子;病灶密度虽猪低,但整体轮廓还是较为清楚,而且灶内密度显得不均匀。

图片

病灶表面似有浅分叶。

图片

靠右侧边缘是有浅分叶征的,整体轮廓与瘤肺边界在这个视角看,是较为清楚的。

图片

灶内略有低密度的细支气管通气征,靠后侧的表现有细毛刺征。

图片

边缘区也有血管穿行,结节表面不平毛糙。

临床考虑:

1、诊断问题:这个病例看着确实密度不算高,也说不上显著纵隔窗可见的实性成分,但有一些倾向恶性而且具一定风险的影像特征:(1) 病灶密度不高但却有浅分叶征,说明生长速度不均;(2)病灶密度不高但穿行血管异常增粗且灶内部分显得有点毛糙,况且多支不同血管穿行进入;(3)密度虽纯但在整体纯磨情况下,灶内密度欠均匀显得有些杂乱;(4)有细支气管通气与截断征,说明肿瘤的生长对其内细支气管结构有牵拉与影响。这是一个有风险的结节!

2、手术与否:既然考虑是肿瘤范畴的,而且有一定风险,还要考虑的是病灶位置。如果位置好能楔形切除可以相对积极点,如果位置不好反正要切叶那得保守点。此灶位于右上叶后段,距离胸膜与叶间裂虽不算很近,但也肯定不算远,如果后段切除或稍大点的楔形切除是可以解决的。而亚肺叶切除后,对肺功能影响并不大。所以综合看,我与呼吸内科这位同事均觉得该考虑手术切除。

最后结果:

患者接受我们的建议,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由叶建明医生主刀进行了微创手术。

图片

为了切除肺组织更少,切除更为精准点,我们请影像科帮忙进行术前定位,上图绿色箭头是定位胶,注射在病灶表面的胸膜下。红色箭头处是结节灶所在。

图片

标本剖面见病灶灰白,质较硬,表面有浅分叶,鱼肉样感觉。

图片

术中快速切片示腺癌,贴壁生长为主。

图片

常规病理示:浸润性腺癌,贴壁生长50%,乳头型50%,高中分化,Ki67为3%阳性。

感悟:

这个病例其实能给我们不少经验:1、密度低的、纯的也可以是浸润性腺癌,而且并不一定就是贴壁亚型。事实上纯磨结节切下来后病理是腺泡型的并不少见,今天这个是50%乳头型;2、风险的高低主要看密度,但细节上的感觉,血管穿行有无与是否异常增粗(该细不细也是增粗)、分叶征、细支气管通气征等也是风险评估的因素,有时也是要重视的;3、位置、位置是是否手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低,而能完全去除病灶,可以相对积极点,位置差,需切除组织多的相对要保守。当然不是说今天此例再过段时间开就会转移,但估计无法推迟很久,这时候局部切了反而是最有利于患者。

上一篇: Translational Psychi...

下一篇: J Orthop Surg Res:骨质...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