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感染相关住院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时间:2025-02-01 12:08:4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全球估计有3700万人患有心力衰竭(HF),且HF诊断后患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50%。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HF患者总数持续上升。心衰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通常被视为临床有用的表型标记,通常将HF患者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HF (HFrEF;LVEF<50%)或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LVEF≥50%)。尽管HFrEF和HFpEF在病因和治疗反应方面表现出为不同的临床疾病,但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病理生理途径。
炎症在HFrEF和HFpEF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促炎生物标志物浓度升高在HFpEF和HFrEF中都很常见。尽管炎症的驱动因素尚不完全清楚。感染是促炎表型的一个可能触发因素。已经讨论了几种可能的机制将感染与慢性炎症联系起来,包括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不良,细菌血症和随后的心脏组织甲基化,或内皮功能障碍。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可能变得失调,并促进心肌损伤,导致心力衰竭(HF)。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探究了感染相关住院(IRH)与HF、HFrEF和HFpEF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在ARIC(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中探究了14468名年龄在45至64岁之间的成年人,他们在随访1时没有HF(1987-1989)。根据医院出院记录中选定的国际疾病分类(ICD)代码确定IRH,并将其视为时变暴露。HF发病率被定义为首次住院,包括ICD,第九版(ICD-9)出院代码为428(428.0-428.9),在主要或次要诊断中,或死亡证明的ICD-9代码为428或第十版(ICD-10)代码为I50,在任何列出的诊断或潜在死亡原因中。研究人员使用多变量调整的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估IRH与HF、HFrEF和HFpEF之间的关系。
中位随访时间为27年,55%为女性,26%为黑人,基线时平均年龄为54±6岁,46%有IRH, 3565名受试者出现心衰。伴有IRH的受试者与没有IRH的受试者发生HF事件的风险比(HR)为2.35(95%CI为2.19-2.52)。这种关系在不同类型的感染中是一致的。此外,IRH与HFrEF和HFpEF均相关:分别为1.77(95%CI为1.35-2.32)和2.97(95%CI为2.36-3.75)。
由此可见,IRH与HF、HFrEF和HFpEF发生有关。IRH可能是心衰病理生理的一个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原始出处:
Rebecca L. Molinsky,et al.Infection‐Related Hospitalization and Incident Heart Failure: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Study.JAHA.2025.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JAHA.123.033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