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经导管二尖瓣边缘到边缘修复三尖瓣反流的结局

时间:2025-02-01 12:08:4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三尖瓣反流在心力衰竭(HF)和二尖瓣反流(MR)患者中非常普遍,并与较差的预后相关。虽然左侧心脏病的三尖瓣反流通常进行保守治疗,但目前的国际指南建议在二尖瓣手术期间更积极地治疗三尖瓣反流,因为三尖瓣反流并不总是改善,甚至可能在手术后恶化,影响患者短期和长期预后。此外,先前的研究表明,在接受二尖瓣经导管边缘到边缘修复(M-TEER)的患者中,基线时显著的三尖瓣反流与预后不良相关。然而,这些研究的样本量有限,不允许对基线差异进行全面调整,以评估临床结局。此外,对接受M-TEER患者的三尖瓣反流动态特性知之甚少,特别是术中三尖瓣反流变化与后续结局之间的关系。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Eur Heart 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旨在探讨M-TEER前后三尖瓣反流的预后价值。

根据基线和术后超声心动图评估,研究人员将OCEAN-二尖瓣登记中心的患者分为四组:无三尖瓣反流/无三尖瓣反流(无三尖瓣反流)、无三尖瓣反流/显著三尖瓣反流(新发三尖瓣反流)、显著三尖瓣反流/无三尖瓣反流(正常化三尖瓣反流)、显著三尖瓣反流/显著三尖瓣反流(残余三尖瓣反流)(均代表M-TEER前/后的变化)。三尖瓣反流≥中度定义为显著。该研究的主要结局为心血管死亡或心力衰竭住院。研究人员同时评估了三尖瓣反流压力梯度。

两组患者分别为2103例(无三尖瓣反流)、201例(新发三尖瓣反流)、504例(正常化三尖瓣反流)和858例(残留三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和三尖瓣反流压力梯度的基线评估与M-TEER后的结局无关。相比而言,新发三尖瓣反流患者的主要结局调整风险最高,其次是残留三尖瓣反流患者[与无三尖瓣反流患者相比,新发三尖瓣反流的风险比为1.83(95%可信区间:1.39-2.40),残留三尖瓣反流的风险比为1.45(95%可信区间:1.23-1.72),正常化三尖瓣反流的风险比为0.82(0.65-1.04)]。同样,从基线到术后,三尖瓣反流压力梯度变化与M-TEER后的后续结局相关。新发和残余三尖瓣反流发生率通常与三尖瓣环直径扩大和房颤有关。

由此可见,术后三尖瓣反流与M-TEER的预后相关,但与基线三尖瓣反流无关。术后仔细的三尖瓣反流评估将为接受M-TEER患者合并显著三尖瓣反流提供最佳管理。

原始出处:

Shingo Matsumoto,et al.Tricuspid regurgitation and outcomes in mitral valve transcatheter edge-to-edge repair.European Heart Journal.2025.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dvance-article/doi/10.1093/eurheartj/ehae924/7985562

上一篇: Eur J Prev Cardiol:成...

下一篇: Eur Heart J:急性心肌梗死后的...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