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贾昭君团队《AHM》:益生菌“装甲兵”勇克病菌抗感染,促进糖尿病慢性创伤自愈

时间:2025-01-26 12:09:1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糖尿病相关慢性伤口感染一直是临床创伤护理的老大难。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和免疫功能受损为微生物组织定殖创造“温床”。传统抗生素疗法面临耐药菌株和生物膜等挑战,加之破坏创口微生态平衡,使得细菌感染难以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与此同时,糖尿病伴随的持续炎症与血管生成缺陷进一步阻碍组织修复进程,导致创伤久治不愈。

基于益生菌的“活菌疗法”可提供一种基于菌群调节促感染组织修复的新思路。具体来说,其能通过竞争附着、分泌代谢产物、调节pH等多种模式竞争性抑制病原菌。而且,益生菌疗法通常不会引发耐药性,还能维护皮肤微生态平衡。然而,益生菌疗法临床推广还面临挑战:对环境敏感,如不耐高温和酸碱;在体内或被免疫清除;失控增殖及扩散可能致细菌血症等并发症。

针对以上难题,近期中山大学贾昭君副教授课题组在《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发表成果,提出基于工程化活体益生菌平台的“以菌制菌”新策略,以促进感染性糖尿病创伤愈合。研究采用“宏凝胶/微凝胶/生物膜”三重包封策略工程化构建乳酸杆菌“装甲兵”,其具有增强的环境耐受性和较低的体内逃逸风险,并能提供持久抗菌防御、巨噬细胞重编程及促血管生成活性。

图片

【创新性及主要发现】

该项研究的核心亮点在于其构建了一个多功能的离子交联型宏/微凝胶层级包封系统,将活体乳酸杆菌稳定包裹在其中,并且通过额外的诱导培养步骤,让乳酸杆菌自发分泌益生菌生物膜“软装甲”。

上述生物膜装甲不仅有望增强益生菌对不良环境因素的耐受力,还能与宏/微凝胶包封系统协同限制益生菌生物逃逸。此外,该生物膜充当临时仓库,提供抗菌/促愈合活性物质(如乳酸、过氧化氢等)以及益生菌增殖所需营养物质(蛋白质、多糖、离子等),以保证益生菌功能敷料平台在创伤局部能够快速、安全且持久地发挥抗感染、免疫调节、促血管化/促愈合等多重生物学功能。

图片

图1. 基于“宏凝胶/微凝胶/生物膜”三重包封活性益生菌平台促进感染性糖尿病创面愈合的示意图。

图片

图2. 工程化包封益生菌敷料治疗感染性糖尿病创伤的疗效与机制探究:(a)促感染性创伤愈合情况;(b)组织液菌落计数;(c)促血管化/促愈合基因表达;(d)抗感染/促血管化/促愈合机制示意图。

【未来改进方向及应用展望】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优化包封策略以更为精准控制益生菌生长与代谢物质释放。同时,深入探究其多功能作用机制,明确关键分子通路。对于实际应用,还需解决成本效益、规模化生产和质量稳定性等问题。在临床转化层面,应系统评估长期安全性和疗效,并探索合适的监管路径。此外,考虑针对特殊患者群体,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通过整合生物传感器件等手段加强创口实时监测,确保治疗安全有效。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技术突破,未来此类活性益生菌疗法有望为糖尿病伤口及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带来曙光。

参考文献:

Xin, H.; Cai, Z.; Hao, J.; An, J.; Li, Y.; Wen, M.; Jia, Z., Macro/microgel-encapsulated, biofilm-armored living probiotic platform for regenerating bacteria-infected diabetic wounds. Adv. Healthcare Mater. 2025, 14, 2403476.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hm.202403476

上一篇: Sci Rep:我国学者揭示双重疗法对2...

下一篇: Adv Sci:山梗菜碱能重塑免疫抑制微...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