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医疗:发现12年了的磨玻璃结节且几乎无任何进展,做了消融!目的是什么?意义在哪里?

时间:2025-02-06 12:10:2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前言:过度医疗绝非只在胸外科肺结节手术治疗的领域,由于肺结节的检出率实在太高,大家对肺癌的害怕又根深蒂固,所以不同专业的医生都想来分一杯羹。这其中消融治疗由于一根针、局部麻醉、没有切口、恢复快最容易被患者接受,而消融的适应证从原来的“不接受手术或吃不消手术“的往“小而纯的磨玻璃结节最适合消融”宣传的转变!因为这样无限扩大了适应证,能给医院与医生带来无比巨大的收益。如果一个消融的病人总的费用3万块,一年做500例也就有1500万元的收入。放在全国不同级别、那么多医院,这一年得有多少医疗收入呀!蛋糕太大,医院扩张、床位有空、业务的增长需求,这就是新的增长点,而且风险小、效益好。但这样真的好吗?我是无比痛惜与不安的,在自己公众号反复讲消融方在的知识,希望大家理性结待消融,但奈何推动的声音大得多,自己又平台与声望所限,没有办法改变消融一步步走向失控的现实。上海某大医院消融界的大佬,他也认为以后将是“肺结节消融群魔乱舞”的时代!因为呼吸科、介入科、影像科、胸外科、肿瘤科都可以来做消融,技术难度并不大,也不需要太多的学习曲线,而病人群体是相当大,效果在短时间内相当好(因为根本无法评估是否真的治愈,肿瘤是否真的完全灭活,尤其这类纯磨玻璃结节的,不处理本就可以5年、10年不进展,消融后随访没有复发,就算并不是消融的功劳,也可以算成消融的功劳,更何况也不有办法评估肿瘤是否复活)。太诱人了!

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2022年第一次报肺部磨玻璃结节。但回头看2011年时已经有了。后于2023年左右两侧都做了消融。

影像展示与分析:

先看2011年10月份时的影像:

图片

右上叶磨玻璃结节,轮廓与边界较为清楚,没有实性成分,从影像上看像原位癌些,但一是还小,二是纯磨玻璃,能随访观察。

图片

左上磨玻璃结节,较右侧的密度略低,边缘稍显模糊点,但也肯定没有实性成分,轮廓与边界也是较为清楚的,以不典型增生或肺泡上皮增生可能性大,也是必能随访观察的。

再看2023年消融前的影像:

图片

病灶其实看上去较2011年时有所好转的,这时候的黄色箭头所指处是细支气管,绿色的是支气管周围的磨玻璃密度。2011年时整个是磨玻璃密度,当然也可能清晰度不一样,也可能本来局部伴有炎症,支气管炎性有吸收好转,遗留管壁纤维增生或略有增粗也是可以的,至少肯定风险低,能随访。何况已经12年了!

图片

左侧的也是有细支气管扩张,边上的淡而边缘显模糊的磨玻璃影,要我说更符合少许慢性炎伴纤维增生,都不一定是肿瘤范畴的。必是能随访与观察的,也是何况已经12年了!

后续治疗:

我非常奇怪既然这结节回头去看,发现12年前,早在2011年就有,且没明显进展,风险也极小,干嘛又想到去消融了呢?

图片

原来关键是问诊了A和B两个医生,说可能是原位癌或微浸润性腺癌,所以特别害怕。想着多发的切不过来,而消融却被宣传得很完美!而且也不是知道有结节12年,之前不知道所以不怕,2022年体检报了,再东问西问,就怕了。

消融后影像展示:

图片

右侧消融后疤痕区域至少有1.2厘米或以上,而且密度杂乱,灶内有实性成分,边上有磨玻璃成分,整体轮廓与边界也比较清楚。

图片

左侧消融后疤痕区域长径也至少有1厘米,或者更长点,灶内密度杂乱,有实性成分。

关键问题是,我一直强调的,消融后有两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一是肿瘤有没有完全灭活;二是疤痕区肿瘤有没有复活。因为磨玻璃密度的增强不会有强化、PET也不会代谢增高,无法评估的。对于今天分享的这个病例来说,甚至都可能不是肿瘤范畴,连不典型增生都不一定是,更不要说微浸润性腺癌了!当然真不是,倒消融下只花了点钱,留下点疤痕,也说不上对机体有多大的损害,但若真的是早期肺癌,现在这样乱糟糟的一片疤痕,谁知道啥时候会复发?只能疤痕区域明显向外突起来,并不断进展才能考虑可能是复发了。而若不处理只观察随访,反而病灶有没有进展,风险有没有增加更为清楚。

感悟:

从这一个病例中,我们也有许多感悟:1、磨玻璃小结节许多时候体检没查了来或没报,心理负担也没有,也不会到处咨询焦虑,报了后反而异常不安,到处问诊咨询,但或许有些结节风险并不大,常规体检不会耽误事;2、患者的焦虑是医生给的。这是我很早的时候在公众号科普中就提的,本例就是A与B医生告诉她考虑原位癌或微浸润性腺癌,所以才很害怕,才考虑到要干预处理。如果医生再加一句“原位癌或微浸润性腺癌风险也仍低,只要按时复查,有变化再处理也是一样的,不影响寿命”,或许结局就不一样了;3、消融虽创伤小,但疤痕区域会掩盖原来的病灶情况,又无法评估灭活或复活的情况,除非100%确定必能完全消灭肿瘤,等同于局部手术切除,那么就值得推荐;4、随访多年不进展的风险就是低的,不管手术或消融都不能过于积极。今天这例都12年了呀,又没什么进展,依我看,反而有所好转了呢!5、医疗的市场化,医院要自负盈亏绝非是应该鼓励的方式,也不是正确的路。

 总而言之,基于目前的认知以及理论,肺结节干预处理的首选措施是手术,消融是非常好的补充,但是一定要把握好消融的适应症,最主要是拒绝手术或者真正不能手术的。

上一篇: 夺命流感,大S香消玉殒

下一篇: 缓解腰痛,锻炼有用吗?新研究:这两件事一...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