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骨骼肌脂肪、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与不良心血管结局的关系

时间:2025-01-23 12:08:3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骨骼肌脂肪浸润或肌间脂肪组织反映肌肉质量并与炎症有关,炎症是心脏代谢疾病的关键决定因素。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是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标志,与身体质量指数(BMI)、炎症、心衰、心肌梗死和死亡风险独立相关。骨骼肌质量、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和心血管结局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Eur Heart 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对连续就诊的患者(n=669)接受了冠状动脉疾病评估,通过心脏应激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显示灌注正常,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随访时间中位数为6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和因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住院。冠状动脉血流储备计算为应激/休息心肌血流。研究人员使用半自动分割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衰减校正计算机断层扫描测量了受试者第12胸椎水平的皮下脂肪组织(SAT)、骨骼肌和肌间脂肪组织区域(cm2)。

受试者中位年龄为63岁,70%为女性,46%为非白人。近半数患者为肥胖(46%,BMI为30~61kg/m2),BMI与SAT、肌间脂肪组织高度相关(r=0.84、r=0.71,P<0.001),与骨骼肌中度相关(r=0.52,P<0.001)。骨骼肌降低和肌间脂肪组织升高,而BMI或SAT不与CFR降低独立相关(分别校正P=0.03和P=0.04)。在校正分析中,较低的CFR和较高的肌间脂肪组织均与MACE增加相关[冠状动脉血流储备风险比为1.78(95%可信区间为1.23-2.58)/-1U,以及肌间脂肪组织对应的风险比为1.53(1.30-1.80)/+10cm2,校正P=0.002和P<0.0001],而较高的骨骼肌和SAT具有保护作用[骨骼肌对应的风险比为0.89(0.81-0.97)/+10cm2,以及皮下脂肪组织对应的风险比为0.94(0.91-0.98)/+10cm2,校正P=0.01和0.003]。脂肪肌分数[肌间脂肪组织/(骨骼肌+肌间脂肪组织)]每增加1%,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独立几率增加2%[冠状动脉血流储备<2,比值比为1.02(1.01-1.04),校正P=0.04],MACE的风险增加7%[风险比为1.07(1.04-1.09),校正P<0.001]。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和肌间脂肪组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而不是BMI,因此,同时患有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和脂肪肌肉的患者表现出最高的MACE风险(校正P=0.02)。

由此可见,肌间脂肪增加与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和心血管不良结局相关,独立于BMI和传统危险因素。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和骨骼肌脂肪浸润被确定作为一种新的高危心脏代谢表型。

原始出处:

Ana Carolina do A H Souza,et al.Skeletal muscle adiposity, 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and adverse cardiovascular outcomes.European Heart Journal.2025.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dvance-article/doi/10.1093/eurheartj/ehae827/7958241

上一篇: 术中死亡丨指引导管到位后左冠脉无血流,各...

下一篇: Eur J Prev Cardiol:职...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