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H】G-CSF对成年AML不同移植物异基因移植的影响也有差异
时间:2025-01-21 12:12:0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G-CS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促进骨髓祖细胞增殖和分化,广泛用于加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CT)后的中性粒细胞恢复,可缩短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减少发热发作、缩短住院时间。然而G-CSF也与急性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增加和血小板恢复延迟有关。此外,由于其诱导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细胞增殖的潜力,也导致对髓系白血病复发风险增加的担忧,特别是在HCT后早期启动G-CSF。异基因HCT治疗AML的最新进展可能会改善移植后的预后,包括扩大移植物可用性、预处理方案和GVHD预防。尽管移植物类型影响造血恢复时间和急性和慢性GVHD的发生率,但异基因HCT治疗AML后G-CSF的最佳使用和启动时间仍不清楚。
日本学者使用日本全国数据库,回顾性地评估了2013年至2022年间9766例接受异基因移植的成年AML患者G-CSF的使用及其时间对移植后结局的影响。结果近日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
研究结果
该研究纳入9766例接受首次异基因移植的成年(16-65岁)AML患者,根据移植物类型分为三个队列:3248例接受骨髓移植(BMT),3066例接受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3452例接受单单位脐带血移植(CBT)。G-CSF给药比例在BMT组为79.8%,PBSCT组为81.5%,CBT组为87.8%(p<0.001)。
多因素分析显示,G-CSF可显著加速BMT、PBSCT和CBT后中性粒细胞的恢复,但也与II-IV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高风险相关。此外,在BMT和CBT患者中G-CSF与总体慢性GVHD发病率增加相关,而在PBSCT患者中则无影响;在BMT中,G-CSF与广泛性慢性GVHD发病率增加相关。仅在CBT中G-CSF可显著改善总生存期(OS)和无白血病生存期(LFS)。此外,G-CSF与BMT和PBSCT的血小板恢复延迟相关;G-CSF不影响复发率和非复发死亡率。
关于G-CSF的时机,对于所有移植物类型,与延迟启动G-CSF(5-10天)相比,早期启动G-CSF(0-4天)均未对造血恢复带来获益;而CBT患者中延迟启动G-CSF与较低的II-IV度急性GVHD风险以及较好的OS和LFS显著相关。
总结
该研究证实,在所有移植物类型中,G-CSF给药均可加速中性粒细胞恢复,但也增加II-IV度急性GVHD的风险,但仅在CBT后显著改善OS和LFS。此外,在BMT和CBT患者中观察到G-CSF增加总体慢性GVHD的发生率,但在PBSCT患者中无影响。因此,对于成年AML患者的CBT,应考虑常规使用G-CSF。关于启动G-CSF的时机,无论移植物类型如何,早期启动对造血恢复都没有获益;G-CSF启动的最佳时机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Konuma T,et al.Different impacts of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administration on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 outcomes for adult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ccording to graft type.Am J Hematol . 2024 Nov 20. doi: 10.1002/ajh.27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