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J Pediatr: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导管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及其潜在危险因素
时间:2025-01-21 12:11:3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甲状腺激素对婴儿的脑部发育至关重要,任何甲状腺功能异常,尤其是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导致神经认知缺陷。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由于常接受过量碘暴露和放射线照射,更容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脏导管术(CC)作为一种常用于CHD治疗的技术,涉及碘化对比剂(iCM)和放射线的使用,可能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已有研究表明,过量的碘和放射线照射可能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这些研究多为回顾性,且缺乏长期随访数据。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导管术后,CHD婴儿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临床进程及其潜在危险因素,特别是碘化对比剂的剂量和放射线照射的时间与甲状腺功能减退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115名年龄小于3岁的CHD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了心脏导管术。研究对象均来自埃及曼苏拉大学儿童医院,研究时间为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排除了已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基因性疾病、面部中线缺陷或肾功能不全的患儿。对照组为100名健康的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婴儿。所有研究对象在导管术前后分别进行了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的测定。心脏导管术后4周,如果甲状腺功能异常,2周后复查并开始给予左甲状腺素治疗。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回归分析,评估了不同因素(如aortic stenosis、碘化对比剂使用量和放射线照射时间)与甲状腺功能减退之间的关联。
本研究共纳入115名CHD患儿,其中47名为男性,68名为女性,年龄中位数为13.8个月。心脏导管术后4周,12%的患儿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通过单变量分析发现,以下因素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具有显著关联:主动脉狭窄(RR=10.0,P=0.018)、心脏导管术期间使用的碘化对比剂总量(RR=2.5,P=0.019)和放射线照射时间(RR=2.12,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碘化对比剂总量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唯一显著预测因素(RR=2.10,P=0.04)。ROC曲线分析显示,碘化对比剂剂量8.7克/千克和放射线照射时间24分钟为预测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截断点,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65%。心脏导管术后6个月,4%的患儿持续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12名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儿中,7名(58%)在6个月后停止使用左甲状腺素,5名(42%)继续使用左甲状腺素,治疗持续时间为6-36个月。
研究队列中心导管术后不同时间段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
本研究表明,心脏导管术后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12%,且大多数病例为暂时性。碘化对比剂的剂量和放射线照射时间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建议,对于接受过量碘化对比剂(超过8.7克/千克)或暴露于超过24分钟的放射线照射的患儿,术后4周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此研究为心脏导管术后甲状腺功能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临床依据。
原始出处:
The effect of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on thyroid functions in infa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Eur J Pediatr 184, 137 (2025). https://doi.org/10.1007/s00431-024-059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