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历史上曾搅动四川风云数百年的哥老会,是怎样的一个存在?
时间:2019-10-28 10:26:5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袍哥人家,从不拉稀摆带!
袍哥是一群义士,他们尽管大多数出身于社会底层,是无业游民,但是也有一定社会地位,是亦正亦邪的一群人。他们宣扬置之生死于度外,以家国大义为重,以兄弟朋友为重,宣扬“忠孝节义”,典型的江湖人士。
最初接触到这个词,还是小时候看《傻儿师长》,里面樊傻儿就是袍哥,口头禅则是前面说的袍哥人家,从不拉稀摆带,而他的原型便是抗战名将范绍增将军!值得一提的是,在电视剧里,樊傻儿住店期间,遇到几个黑社会放高利贷的,向一对唱戏的夫妻收账。樊傻儿路见不平,仗义执言,双方几乎动手。
然而,突然黑社会为首的崔大哥,同樊傻儿对了一段黑话。
崔大哥:有宝献宝,无宝受考
樊傻儿:同扶汉室,造福必昌
崔大哥:公片宝扎,请拿上符
樊傻儿:金字牌、银字牌,小弟与兄送宝来!仁兄今日得宝后,步步高升坐八抬!
是不是很有意思?
说起这袍哥的起源,还和韦小宝有关,因为袍哥乃是天地会的分支,算起来如果看到韦小宝,还得尊称一声韦香主。当然,韦小宝是虚构的,袍哥们是没这机会了。
话说当年清军入关,明朝覆灭,由于高压的民族政策,或者说出于不甘异族统治的家国情怀,各地纷纷打起了“反清复明”的旗号。一系列的抗清组织就涌现了出来,而“天地会”便是其中之一,而且还是当时最大的组织之一。而随着清王朝的江山越坐越稳,“天地会”渐渐势衰,从其中分裂出来一个组织,名为“哥老会”,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袍哥”。
袍哥名字的由来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取自“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一句,有人说是袍是胞的谐音,还有人说是源自当年关羽寄居曹操门下时每天穿着昔日刘备所赐的旧袍以表其忠心的故事,而关公又恰好是袍哥所崇拜的对象,忠义也是其思想内核之一。
不管哪种说法,其核心都是忠义二字,初衷都是不错的,这也是其为何能吸引到广大民众参与的重要原因。正所谓志同才能道和。
袍哥会员一律以兄弟相称,首领被称为大哥,也可叫袍哥。明末,帮会改为横向组织,即哥弟平起平坐。“仁义结拜,生死与共”,是袍哥的誓言;“三纲、五常、五伦、八德”是袍哥克己律人的信条。大哥要以刘备为榜样,“仁义齐天左朝堂”;三爷要学恒候,“大吼三声断当阳”;讲的是“两肋插刀”的义气,守的是“扶弱济贫,尊人妻妹”的信约。
由于是反抗组织,所以袍哥在清代的发展主要还是以地下组织的形式进行的,主要从事的也是一些犯罪的勾当,而其人员组成则以穷人为主,无论是农民还是手工业者,大多因为破产而加入这一组织。
后来,袍哥组织一直发展到了清朝末年,随着清王朝日趋腐朽,反清排满的呼声日高,袍哥的势力也日趋壮大。大家都知道辛亥革命之前在四川发生了“保路运动”,而这一运动的兴起就离不开袍哥组织。
所谓“保路运动”,就是保当时的川汉铁路,这个铁路乃是由四川当地人集资修建,结果当时清政府为了镇压革命党,向英法德等银行借款,需要铁路做抵押。于是就准备将铁路收归国有,然后将运营权抵押列强。
这么搞四川人肯定不干啊,我花钱,给外国人修铁路,这也太亏了,要么退钱,要么给路,没有第三条路。当然这件事儿背后也不是那么简单,清政府毕竟是一个国家政权,这么明目张胆的剥削他们也抹不开面子。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集资的那些四川士绅,在上海赌博,把钱给花掉了。
导致清朝收铁路的时候,他们拿不出钱来还给四川的这些老百姓。于是为了让这笔帐烂掉,他们就煽动百姓闹事,最终事情越搞越大,以至于兵戎相见。
这里面袍哥为首的成员充当了暴力打手,他们武力对抗清政府收回铁路。
而对于这件事儿,还不能单纯的以对错视之,毕竟其乃是辛亥革命的导火索。当时清政府为了镇压保路运动,便拟调入湖北新军入川,这便给了革命党以可乘之机,最终发动了武昌起义。
这样说起来,袍哥也算是为辛亥革命出了一份力。所以当时袍哥在四川的社会地位比较高,就连当时的革命党人也要和袍哥组织建立起联系才能在四川推动革命的进行,辛亥革命之后的四川军阀尹昌衡就曾在成都公开建立过袍哥堂口,自己做袍哥的龙头大爷。可见袍哥组织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江湖团伙,其在四川的近代历史上已经占有一席之地。
但袍哥组织终究只是一个没有明确的可以救亡图存的主义与信仰的组织,出了名的反复无常,四川军阀大乱斗时期,袍哥就是墙头草,不停的被收编。这些袍哥大爷,看谁的势力大就挂着哪个军旗。因为不管怎样,衣服是一样,只要换旗就可以了。所以当时四川地面上,一会儿归刘存厚,一会儿归熊克武,一会儿归杨森,一会儿归刘文辉,最后归了刘湘。
后来又时而帮助中共的地下党,时而与国民党同流合污,最终还是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