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医院行政人员首次发声:总说临床养活行政后勤,我们为了医院也耗尽心力!三明模式下,行政后勤不像以前吃香了,到手工资大降
时间:2025-02-13 12:20:0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医院行政后勤人员首次发声
总说临床养活行政后勤,我们为了医院也耗尽心力!
三明模式正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推进。
1月21日,2025年河南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方面,选择郑州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周口市作为攻坚示范市。2月6日,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召开 2025 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正式公布巩义、中牟、金水、惠济 4个区域作为三明医改示范区。
![图片](https://img.medsci.cn/images/20241101/21f491500242449eb6685483e1c8fca8-oSCdqpakgnb3.jpg)
源自河南省卫健委
此前,1月13日,山西省也发文表示,太原市、大同市要在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方面率先见到成效。
就在三明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推广时,有关新的模式下临床和行政后勤谁养活谁、谁应该拿到多少工资的话题再次被讨论了起来。
近期,一名医院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就首次发声表示:“我们行政后勤人员天天被临床一线吐槽靠他们养活,本人系医院行政人员,经常被临床一线人员半开玩笑地吐槽靠他们养活,而且我发现这种观念在临床一线非常普遍,几乎都是这样认为的。”
“说实话,我不服,我们的工作其实并不轻松啊,我们也帮医院应付繁琐事耗尽了心力!口是长在别人嘴巴上的,就算做得再好也总会有人说,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就行。其实,我知道很多临床一线人员是对事不对人的,行政后勤人员有部分认为自己成了管理者,忘记了自己是服务临床、服务患者的本质,也难怪会被医生怼。”
那么,医院行政后勤是不是靠临床一线养活呢?众多网友发表了看法。
云南一名网友认为:“完全同意‘一线人员养活行政后勤人员’的说法,后勤没有创收,谁挣钱,谁养活。行政后勤人员冗余,你把行政后勤砍掉一半,医院照常运行,但你把门诊、住院甭管哪个砍掉,别说一半人了,现在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砍掉两三个就出大问题,砍一半估计就得关门。某行政领导曾经说,别觉得是你们临床养着我们,政府拨款够养活行政后勤的,当时就想笑,如果没有临床作为依托,政府凭啥给行政后勤拨款啊?病人来医院看病,是慕名医生医术高超而来,还是慕名行政管理优秀而来?”
另一名贵州网友则表示:“你们别吐槽我们行政后勤了,我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了。其他医院我不知道,我们医院400人左右,行政35人,以前大家都说行政绩效高,确实是这样,但是现在,基本工资低的吓人,平均到手5K。行政岗位一点都不吃香了,后面有临床医生调到医务部,绩效不到当医生时的一半,工作多且杂,天天来加班,周末也要来,后面申请回临床去了。以前的行政可能真轻松,没有那么多的检查,现在我们一个部门都有很多上级检查,心力交瘁。”
行政后勤一天到晚都在忙啥工作?
行政岗不如以前吃香了
都说临床一线养活了行政后勤,那么,行政后勤人员天天都在做啥工作呢?
众所周知,医院行政部门主要有党政办、院办、团委、总值班、医务科、总务科、门诊部、科教科、财务科、人事科、医保办、后勤处、宣传科、质控办、院感科、保卫科、设备科、信息技术、病案室、项目办、基建办、工会、妇女联合会、采购等,除了不负责治病救人外,这些部门统管医院的各种大事小情。
前几年,因为临床苦、临床累,医生地位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这就导致一些临床应届生毕业后就直奔行政岗位,使得医院行政岗成为热门的岗位之一,甚至都有人把这些岗位和公务员相比了,足以可见真的很火热。如今,时过境迁,又如何呢?
2月4日,四川一名医务工作者表示:“你说行政后勤人多,这我不反对,哪个医院都是如此,但是你说行政后勤没有用,是吃白饭的,靠医生养活,那我极力反对!我告诉你我们这些行政后勤都在干啥。首先,医院办公室(院办)、医务科都是很忙的部门,要处理日常的上传下达各项文件,还要落实上级部门和院领导的各项指示要求,还要总结汇报各项数据材料,现在的文件和材料比2020年之前多了两三倍,这都是很繁琐的事!压力极大!”
“我们医保办压力更大,毕竟医保政策变动很大,每一次变动都需要更新学习,而且医保办还面临着控费的压力,这可不是一个好干的差事,并不是医生想的那么美好。科教科稍微轻松一点,但也需要负责医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定期考核、外出进修和外来医师进修事项、规培、来院实习生学习计划和安排好带教老师等。”
“如果没有我们行政后勤,患者来闹事,谁替你们摆平?谁给你们打官司?上面来检查,谁去陪同?所以,我们还是有用处的!现在,三明模式来到后,我们的收入已经大减了,比之前少了很多,我们行政后勤人员都有危机了,所以不要再说我们没有用处了,我们也很难的……”
这话说的不假,三明模式推开后,医院行政后勤的日子确实不如以前好过了。
去年10月份,上海某三甲医护人员在网络平台发文表示:“医院真的动真格了,开始改革,医院砍掉了很多行政后勤等编制岗位,机关里面的总人数缩减为之前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样子。如此一来,临床科室要供养的非医疗技术人员人数就大大减少了,各个临床科室的医生都拍手称好呢,我们对这样的政策表示热烈支持。”
另有一名上海护士表示:“2024年底发放绩效跟往年不同,医院会请督导组入院,严格执行辅助人员绩效不得超过临床人员50%的规定,我们护士长说三明那边的行政后勤人员奖金都非常低,那真的是干什么活拿什么钱,听说三明那边行政后勤已经不吃香了,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医院此举,是为了逐渐学习三明经验。”
行政后勤不如之前吃香了,陕西一名医务人员也深有体会。
他认为从春节前发放的年终奖就能感觉出来:“现在的医院都在逐渐朝三明模式靠拢,三明医改不允许医院给行政后勤太多的绩效,因为不适配。以前我们行政部门可以拿到1.5-2的系数,今年普遍都是低于1的,我们大部分都是干活的小喽啰,又不是行政领导,基本工资特别低,升迁也无望,真是感觉行政后勤岗位性价比大大降低!”
三明医改是偏向医生、偏向基层的
医生的平均工资要大于行政后勤
其实,行政后勤岗位在三明模式里,确实是不如之前吃香了,至少普通职工是不吃香了。因为各种薪酬改革的措施都明文规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室人员收入不低于所在医疗机构人员平均工资水平,医生的平均工资不能低于行政后勤人员的平均工资。
特别是在三明医改中的“541”政策里,有了全员目标年薪工分制,即在已实行医生(技师)年薪制的基础上,对全院在职在岗的护理、药剂、行政后勤人员全部纳入目标年薪管理,并通过工分制考核计算来实现。
其中表示,制定“541”政策,要按系列划分全院工资总额。医生(技师)群体占全院工资发放总额的50%左右;护理、药剂群体占全院年薪发放总额的40%左右(其中护理团队占36%左右,药剂团队占4%左右);行政后勤群体占全院年薪发放总额的10%左右,此即“541”政策。
多年经验显示,工资总额5:4:1的分配比例和医生、护士和行政后勤人员的最高年薪限定,使医院内部分配机制得以优化。
“541”工资总额分配比例和医生、护士和行政后勤人员的最高年薪限定,体现了绩效薪酬向临床一线倾斜的原则,有效保障了医院内部各系列人员的薪酬平衡,同时有利于各岗位最大限度地消化科室工作量,缩减人员开支,节约运行成本。
对此,2月7日,河南一名医生就劝告大家,他认为:“医生都想转岗去行政后勤,纯粹是滤镜太重了。我转岗后确实不值夜班、没有特别多的突发紧急情况,但是作为底层人员,我又不是领导,就是纯粹干活的,基本工资低得可怜,就只是院平均水平,还不如我当医生时呢!”
总之,不论是临床还是后勤,都有用武之地,也不能说谁养活谁,随着三明医改的到来,行政后勤肯定不如以前那样吃香了,作为一名医生,笔者认为,以技术取胜、谋生,一步步晋级打怪,其实也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