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hritis Res Ther: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关节响应差异大吗?
时间:2025-02-06 12:10:5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银屑病关节炎(PsA)是一种复杂的免疫介导性疾病,表现为外周关节炎、腱膜炎、指趾肿胀等多种临床症状。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TNFi)已被证实对外周关节炎有显著疗效,常作为PsA的治疗方案。然而,现有研究主要依赖关节肿胀的总计数来评估TNFi的治疗效果,尚不清楚不同解剖位置的关节是否对TNFi的反应有所不同。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常规临床治疗中,不同解剖位置的关节对首次使用TNFi治疗的响应差异,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本研究为观察性队列研究,纳入来自九个欧洲国家的生物学治疗首次使用者,要求患者在治疗开始时至少有一个关节肿胀。研究数据来源于EuroSpA研究网络的16个风湿病登记库。参与患者为首次使用TNFi且为生物药物未暴露的PsA患者,研究期间患者可同时使用甲氨蝶呤(MTX)。主要研究终点为关节肿胀首次消退的时间,不同关节部位的反应被视为主要分析对象。研究采用区间审查混合效应Cox比例风险模型,估算不同关节部位对关节肿胀消退的危险比(HR)。数据分析控制了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以确保结果的稳健性。随访周期包括治疗开始后6、12、18和24个月,主要关注关节肿胀和关节压痛的消退时间。
本研究共纳入1729名PsA患者,开始TNFi治疗时共有8397个肿胀关节。研究发现,肩关节和肘关节的肿胀消退率较高,HR分别为1.65(95% CI:1.16–2.35)和1.90(95% CI:1.38–2.61)。相比之下,腕关节的肿胀消退率较低,HR为0.72(95% CI:0.62–0.83)。在手指关节中,第四指和第五指的肿胀消退率较高,HR分别为1.77(95% CI:1.49–2.11)和1.88(95% CI:1.53–2.31)。膝关节的肿胀消退率则显著低于肘关节,HR为0.56(95% CI:0.40–0.78)。此外,手部小关节与大关节之间在肿胀消退速率上的差异显著。总体来说,不同关节位置的肿胀消退时间存在明显差异,表明TNFi在不同解剖部位的关节反应不同。
基线时肿胀关节(BL)中,首次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TNFi)治疗开始后随访访视时28个关节计数中单个位置肿胀关节的比例
本研究显示,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在治疗银屑病关节炎时,关节位置对治疗反应存在显著影响。肩关节、肘关节等上肢大关节以及手指关节的肿胀消退速率较快,而腕关节和膝关节的反应较慢。这些发现提示,在临床治疗中,针对不同关节部位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策略。此外,关节反应差异性为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强调了根据患者关节特征调整治疗的必要性。
原始出处:
Differences in the response to TNF inhibitors at distinct joint lo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psoriatic arthritis: results from nine European registries. Arthritis Res Ther 27, 18 (2025). https://doi.org/10.1186/s13075-025-03488-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