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CN:社会经济地位对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影响
时间:2025-02-04 12:12:4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药物治疗是慢性心力衰竭(HF)患者的一线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改善部分患者症状并延长寿命,是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既往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劣势与HF患者不良预后及低药物依从性相关,且不同国家医疗政策和可及性差异使社会地位对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杂志发表了一项单中心队列研究,探究CRT后HF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与社会经济地位及多病共存的关系。
研究纳入200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首次植入CRT且年龄≥40岁的患者,这些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35%且QRS持续时间> 130ms。如果CRT植入180天后仍存活且90天内有相关药物处方则符合纳入标准。社会经济地位决定因素包括,同居状态、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多病共存定义为不同慢性病组中同时存在≥2种合并症(不包括心血管疾病)。主要结局为CRT植入后β-受体阻滞剂(BBs)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CEI/ARBs)的停药情况,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s)用于二次分析,停药定义为超过180天未服药。次要结局是评估CRT植入后1年仍存活且接受治疗的患者的长期依从性(最长至10年后)。
主要队列(停药研究)纳入1880名患者,依从性队列研究纳入1655名患者。患者的中位年龄70岁,1482例(79%)为男性,1043例(55%)植入了CRT。62.3%有≥2种慢性病。停药研究中位随访4.7年,依从性研究中位随访5.2年。10年累积停药率BBs为6%(95%CI,5%~8%)、ACEI/ARBs为10%(95%CI,9%~12%)、MRAs为24%(95%CI,20%~27%)。独居与BBs停药率较高相关(HR=1.83,95%CI,1.20~2.79),有合并症与ACEI/ARBs(HR=1.93,95%CI,1.33~2.80)和MRAs(HR=1.51,95%CI,1.10~2.09)停药相关,收入和教育水平对停药率无影响。近95%患者在CRT植入180天内有≥1次处方,且85%~95%在随访中持续用药。BBs依从性在各社会经济阶层更稳定,低收入和有合并症患者在随访后期对ACEI/ARBs和MRAs依从性有降低趋势,MRAs总体依从性低于BBs和ACEI/ARBs。
这项单中心队列研究表明,CRT患者的BBs和ACEI/ARBs停药率低,药物依从性总体较高且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和有合并症分层中无显著差异,但独居与BBs停药率高相关,合并症与ACEI/ARBs和MRAs停药相关。
原文出处:
Maria Hee Jung Park Frausing, Christoffer Tobias Witt,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socioeconomic position and discontinuation of pharmacotherapy for heart failure after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 2024, https://doi.org/10.1093/eurjcn/zvae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