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崩溃:养了15年的女儿变成了儿子!17年后真相揭晓,震惊的诊断背后竟是这个罕见病

时间:2025-01-27 12:13:1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32岁的房女士,因腹部包块前来到妇科就诊。三个月前,她第一次注意到腹部有一个小包块,随着时间的推移,包块逐渐增大,令她心生忧虑。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方女士道出了一个隐秘且令人心碎的故事。

原来,房女士从未经历过月经,也从未像其他女孩一样有过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她记得15岁那年,家人曾带她去医院检查。那时,医生发现她不仅没有子宫和卵巢,而且在她的腹腔内,竟然发现了睾丸。更令人震惊的是,她的染色体检查结果为46XY——正常男性的染色体组。

这一发现如晴天霹雳,房女士的家人顿时无法接受,养了15年的“女儿”,竟然是个“男孩”!这件事成为了她一生的巨大冲击。在进一步的检查中,方女士被诊断为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

雄激素应答异常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是由于雄激素受体(AR)基因变异导致雄激素受体功能缺陷,虽然雄激素合成正常,但靶器官对雄激素作用无应答(抵抗)或应答不足,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男性化不全。

该病为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属于46XY 性腺发育异常疾病(DSD)常见的类型之一。AIS临床表型依赖于雄激素受体功能缺陷程度,分为3种类型:完全型AIS(CAIS)、部分型AIS(PAIS)和轻微型AIS(MAIS)。国外报道CAIS发病率为1/99 000~1/20 400,PAIS发病率为1/130 000。国内报道AIS发病率仅次于5α还原酶缺乏症。

这些临床表现应警惕

AIS临床表型分型是后期性别认同、抚养性别评估和性腺处理的重要依据。

1.CAIS:

  • 出生时外生殖器为完全女性表型,与染色体性别不符。

  • 儿童期常因腹股沟疝等原因就诊,偶然发现隐睾。

  • 青春期常因原发性闭经就诊,阴毛和腋毛稀疏。

  • 由于雄激素受体缺陷,雌激素比例失调,乳房发育正常或轻度过多。

  • 身高通常较普通女性高。

2.PAIS:

  • 外生殖器表型介于女性和男性之间,出生时外生殖器模糊。

  • 常见症状包括阴蒂肥大、阴唇融合、阴囊分裂、尿道下裂、小阴茎、隐睾等。

  • 青春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乳房发育。

3.MAIS:

  • 外生殖器通常为正常男性。

  • 儿童期可能因轻度尿道下裂就诊,青春期后表现为男性化不足。

  • 成年后可能出现男性乳房发育、少精症或不育等问题。

  • 也可表现为与肯尼迪病相关的延髓和肌肉萎缩。

诊断标准尚未明确

AIS诊断不明将造成患儿抚养性别不当,性腺处理不及时导致肿瘤风险增加,性腺盲目切除引发成年后性别不认同、性功能不满意和性别焦虑,严重危害儿童心理健康。因此AIS的精准评估包括内分泌学、遗传学及性腺肿瘤风险,对于AIS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诊断治疗流程如下:

图片

注:HPGA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CG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AMH为抗苗勒管激素;INHB为抑制素B;LH为促黄体生成素;FSH为促卵泡刺激素;CAIS为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PAIS为部分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MAIS为部分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治疗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的治疗主要包括内分泌激素替代治疗(HRT)和外科手术治疗。治疗的目的是帮助患者在性别认同上达到正常的第二性征,促进身高生长、骨密度维护和心理健康。

1.内分泌激素替代治疗

抚养性别为女性:对于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AIS),若在青春期前已进行性腺切除,应从11岁开始给予雌激素替代治疗,逐步增加至成人剂量,维持血清雌二醇水平在300~400 pmol/L。若性腺切除推迟到成年早期,则不需要诱导青春期,直接使用雌激素或睾酮经皮制剂。

抚养性别为男性:对于部分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PAIS)患者,若出现小阴茎和尿道下裂等问题,可通过局部或系统性雄激素治疗来促进阴茎生长。青春期后,若小阴茎依然存在,可进行雄激素替代治疗以促进男性化。

2.外科手术治疗

性腺处理:由于腹腔隐睾可能增加肿瘤风险,CAIS患者应尽早将性腺放置于腹壁下或腹股沟。而PAIS患者则应尽早处理性腺位置,避免肿瘤发生,性腺切除的时机则应推迟至患者具备自主决策能力时。

生殖器整形术:对于抚养性别为男性的PAIS患儿,应在幼儿期完成尿道下裂和隐睾矫治手术;抚养性别为女性的CAIS和PAIS患者,在成年性生活前可考虑进行阴道扩张术以改善阴道长度。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4). 中华儿科杂志,2024,62(06):501-508.

2. 周丹,孙晓溪.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研究进展.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22,42(07):757-762.

3. 夏俊珂,李泸平,侯雅勤,等.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遗传学研究.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24,45(11):1032-1037.

上一篇: 急性闭塞的粗大右冠脉严重扭曲,导丝、支架...

下一篇: Nature:组织驻留记忆CD8 T细胞...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