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台路:散花楼上说旧事十二桥边传薪火
时间:2019-11-04 10:15:5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编者按:
一砖一瓦,皆有心跳;一尘一土,仍有体温。
躲过城市的喧嚣,独行在古老的小巷,静听细雨,看屋檐蛛丝飘零。屏住呼吸,跨越时空,与故人来一场擦肩而过的回眸。抑或独倚旧时门扉,任竹几茶杯渐凉,邂逅一曲琴台古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成都从西南内陆城市,一跃成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国际化大都市。在2018年9月召开的成都市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上,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提出,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成都70年的发展,也是新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民网记者走进成都老街老巷,挖掘过往历史,打捞尘封旧事,梳理城市文化脉络,即日起推出“触摸成都老街文脉 见证70年沧桑巨变”——成都10条老街系列报道,通过文字、图片、视频,以旧巷、老人、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发展足迹。
琴台路夜景。徐天富摄 成都市青羊区网信办供图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摘自唐·杜甫《琴台》
琴台路,以纪念西汉时期的传奇人物卓文君与司马相如而得名,是四川成都最为知名的仿古街之一。
漫步在琴台故径,老字号文物店、珠宝店、火锅店、茶馆分列两旁,仿古建筑群的金色琉璃瓦,在夕阳的映衬下,璀璨耀眼。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穿梭其中,热闹非凡。他们多是慕名而来,一边探寻文君和相如的爱情踪迹,一边体验成都三千年的市井烟火。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十二桥烈士殉难地到名扬海外的文化旅游街区,琴台路,见证了共和国从艰苦卓绝走向辉煌灿烂的伟大历程。
十二桥烈士殉难地。人民网王波摄
红色琴台 革命烈士长眠地
77岁的张一贞,在琴台路居住了35年,是这里为数不多的老街坊之一。对于琴台路,她有着特殊的感情。
时光回溯到1949年12月7日。当天,杨伯恺和他的狱友,再也没有见到即将到来的黎明,准备逃跑的国民党反动派,将关押的30余名共产党员和革命进步人士,残忍杀害在成都十二桥附近。十二桥惨案发生20天后,成都解放。
1950年1月,十二桥烈士封柩仪式。中共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十二桥烈士殉难地,就位于今天的琴台路北口。1950年1月20日,烈士公葬仪式举行,十二桥烈士墓就建在琴台路旁的文化公园内,30余名烈士至今长眠于此。
清晨的文化公园,一群老人悠闲地打着太极,孩童们在嬉闹玩耍。当人们在享受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时,并没有忘记为此而奉献生命的革命烈士。一旁的烈士墓前,一束束整齐摆放的白色菊花,寄托着后人对烈士的哀悼和追思。
老街坊张一贞向记者讲述十二桥烈士的故事。人民网王波摄
“按照辈分,杨伯恺还是我的侄子。”在张一贞看来,琴台路乃至整个成都今日的繁华,都离不开十二桥烈士用鲜血和生命的铸就。
“50年代,我还在上小学,每年老师都会带我们来这里扫墓。”张一贞回忆,虽然她和杨伯恺有亲戚关系,但是从未见面。“但我一直以我有一个烈士侄子而自豪。”她一边说,一边整理起摆放在墓前的鲜花。
70年后,在烈士长眠之地,再也听不见轰隆的炮火声,取而代之的,是大都市的繁华与兴盛。但是,每年清明,都有不少市民和附近学校的师生来到这里扫墓。
花香琴台 百花争艳闹故径
十二桥烈士殉难地遗址旁,一辆旅游大巴停靠在“琴台故径”牌坊下。
“西汉时期蜀郡才子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流芳千古。相传,这里曾有相如抚琴的琴台,故名为琴台路。”听着导游的讲解,游客们兴奋地掏出手机对着街中心一组汉代铜车马雕塑拍摄起来。
“琴台故径”牌坊。人民网王波摄
琴台路,以其东接西城墙通惠门,南靠百花潭、浣花溪公园,西临文化公园、青羊宫,北接十二桥的独特地理位置,串起了老成都最美好的记忆。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梅花绝句,生动展现了当年的锦城之西,一个花香四溢的世界。而千年之后的琴台路,花香更加芬芳。
据文献资料记载,每年一届的成都花会,自西汉以来延续了两千多年,是人们赏花、交易、玩耍的民间盛会。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成都市政府为办好传统花会,将青羊宫附近的田野开辟为花会会场,一边举办花卉展览,一边销售来自各地的花木及土特产品。1958年第八届花会结束后,参展花卉、花木就地种植,从而组建“青羊宫花园”。后来,在花园四周修砌围墙,逐步实施挖湖造景、修筑亭廊等园林景观建设。1966年,市政府批准“青羊宫花园”更名为“成都市文化公园”。
文化公园百花争艳。人民网王波摄
如今的文化公园,更是以举办传统灯会、花会而闻名。一年一度的灯会、花会是成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一种文化符号,寄托了老成都人的几多情怀。
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张一贞认为,今年在这里举办的成都市第五十五届花会,格外耀眼。
“‘百花迎宾’‘公园城市’‘天府绿道’等由不同花卉小组团组成的精美景点,都十分艳丽。”张一贞说,今年花会的主题叫“百花灿烂芳蓉城”,印证了70年来成都市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城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琴台路。人民网王波摄
城事琴台 旧貌新颜共繁华
在张一贞的记忆中,1989年正式命名为琴台路之前,这条街道还被叫作西城边街。顾名思义——西门城墙边上的街道。
资料记载,清代成都西城墙外,还是一片菜地。1913年开辟了通惠门之后,沿城墙边修筑了从通惠门到青羊宫的一条小路,这就是琴台路的前身。如今,通惠门城门早已拆除,仅仅留下地名。
民国时期成都西城墙。图据《成都街巷志》
改革开放后,街道日渐热闹。1988年,政府部门按照统一风格规划,建设了仿古建筑一条街。
2002年,因原来的街道日渐破旧,成都市委、市政府及青羊区委、区政府以城市风貌整治为切入口,大力发掘蜀汉文化,在琴台路上增加了表现蜀汉风情的凤求凰、龙形灯、铜车马、汉厥、诗碑墙等五处雕塑景观,并将整个路面用青石铺就,同时建设了光彩工程、街心绿带走廊以及完整的配套市政设施。精心打造的仿古建筑特色街道,一改琴台路的旧面貌,成为成都市风貌整治的新亮点。
琴台夜景。徐天富摄 成都市青羊区网信办供图
琴台路给游客留下的直观印象,除了古风古韵之外,就是珠宝店众多。在2002年琴台路改造前,街上就有几家老牌珠宝店,改造后,随着人流的聚集,珠宝店越开越多。目前,琴台路已荟萃了老凤祥、七宝楼、爱心珠宝、飞天珠宝、中国黄金等众多珠宝商家,其中不乏百年老店。珠宝,已然成为琴台路的特色商业。
除了珠宝店外,琴台路还聚集了成都最本土的餐饮“大佬”——龙森园、皇城老妈火锅等,为琴台路作为成都旅游地标形象持续加力。诗婢家、蜀风雅韵川剧茶馆等文化老字号,则以其独特的文化形式,吸引着中外游人。
琴台路“凤求凰”雕塑。人民网王波摄
退休后的张一贞,时常出国探访在国外工作的女儿。她说:“我现在跟华人华侨,甚至外国人说起琴台路,他们很多都表示听说过,还有好多人都说来旅游过。”
今天的琴台路,不仅是中国特色商业街、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更是名扬海外的文化旅游街。
散花楼。人民网王波摄
琴台路南端尽头,有一座四层高的中式塔楼——散花楼。傍晚,拾级而上,一侧是琴台路古风古韵、灯火辉煌;转过头来,浣花溪、百花潭、青羊宫尽收眼底。远处,隐约传来悠扬的琴声,仿佛在叙说着《凤求凰》的不朽爱情。
>>>“触摸成都老街文脉 见证70年沧桑巨变”成都10条老街系列报道
(一)从小街巷到国际化商业新地标 百年春熙谱写盛世华章
(二)建设路:见证工业兴起 转身文化地标
(三)合江亭:穿越千年书写成都的多情与浪漫
(四)望平街:烟火人间三千年 太平盛世看今朝
(五)浆洗街:三国圣地续写“丝路”繁华
(责编:高红霞、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