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代经济”能诞生独角兽吗?奇葩、小众VS规模化量产

时间:2019-10-28 14:37:1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代经济”能诞生独角兽吗?奇葩、小众VS规模化量产

文|张书乐

吃、喝也能找人代替?答案是可以的。

目前,在不少大型线上交易平台,代吃代喝、代健身、代叫醒、代订服务、代写、代扫墓等各类花式“代”服务项目不断出现,在此背景下,近期“代经济”一词又火了一把。

代经济是懒人经济,却不制造懒人

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钟楚涵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代经济本身只是所谓“懒人经济”的一种衍生。

但代经济并不会制造出所谓懒人。

懒人经济的本质,也只是在一种商品价值的代偿,即通过代替来节约出一部分劳动成本,更好的用在其他范畴上。

常见的代经济并不奇葩。

一家专业公司介绍,他们的团队提供多种代办服务。比如代购、急送物品(可邮寄、可发车异地),排队挂号,公司业务代办(公司注册、变更、报税、商标注册等),车辆上牌、过户、年审等。

换言之,在各种门票之类常规下线排队场景,以及各种外卖在O2O平台的极致距离缩短后,剩余的部分没被规模化覆盖的小众场景,通过平台收集用户需求,分包给个人的方式来进行完成。

从根本上来说,当下的代经济,其实是属于O2O还没有或无心提供规模化解决方案的部分。

代哭孝很少见,但一点不奇葩

此类代经济主要出现在一些二手交易平台和信息分类平台上。

除个别代收垃圾等会具有规模化效应外,其他代经济如代扫墓、代哭孝,则是一些过去线下已经存在、但碎片化的服务通过网络聚合更长的尾的变种,其原始在线下的生态已经具有了团队或小微企业的形态,而通过网络,可以获得更有效的信息集成和转换。

还记得电影《私人订制》里,白百何代人扫墓哭丧的情节吗?

其获利模式,除了分润给信息发布平台外,依然保持着较为原始的人力低成本模式。

在《天下网商》的一篇报道中,韩某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代订房信息,她开出具有吸引力的条件:通过她订如家快捷酒店,房费可以比其他途径要便宜很多。

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当下代经济的碎片化特征。

独角兽出没“代经济”?

一些舆论则认为,代经济或许将成为下一个独角兽崛起的领域。

真的会如此吗?

据贫道观察,目前待经济暂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角兽企业。

代经济本身要么体现为一个个性化的奇葩存在,要么是传统的小众线下服务的聚合,且由于所代替的服务地域性明显、碎片化严重,多为一城一地的市场割据,很难形成独角兽生成的独角兽环境。

但这是整体上的判断。

真正具有规模化可能的还是一些传统的垂直体验,如代扫墓、代哭孝以及在此之上更为容易达成的替代式生活服务(月嫂、保姆等本身也是一种代经济,通过下沉市场和分类需求,即可演变成更多种类且个性化的代经济)。

但既有O2O平台不会放任不理,留给独角兽孵化的养分空间,很稀薄。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仅即时配送一项,2018年中国用户规模达到3.58亿人。

同时,随着各类电商平台、快递公司、第三方运力平台入局,“代经济”覆盖面越来越广,服务类型已逐渐从代购延伸至代办等领域,为商业发展创造新机遇。

目前,唯一有希望出现独角兽的领域,是跑腿。

跑腿,被逼无奈的代经济

目前“代经济”模式的企业里,一些具备强需求的业务如跑腿、代驾等已经具备规模化效应,并开始吸引外部资本的瞩目。

如跑腿服务平台UU跑腿已经获得东方汇富、汇德丰、启赋资本、天明集团等机构超过3亿元融资;闪送已经获得经纬中国、九鼎投资、山行资本等十多家投资机构数亿元投资。

而在手机APP商店搜索关键词——跑腿,可以搜索到美团跑腿、UU跑腿、一喂跑腿、蜂鸟跑腿等诸多软件。每一款软件都提供各种各样的“代服务”,可以标准化流程化的跑腿业务,正在覆盖全国。。

目前来说,O2O发展到当下,规模化服务体验的市场还远没打开想象力。

此类跑腿业务,本质上和同城速递有相当大的关联,属于同城速递的一些分支类型,亦是物流业务的一种垂直分众的个性化体验。

但并不代表想象空间已经释放,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迫不得已的“代经济”形态。

其生存土壤在于规模化的物流目前已经在异地配送等业务已经市场分割完善,一些中小物流配送平台为求的生存空间,而在同城速递(跑腿)业务上,构建自己的新领地,形成一种在物流快递巨头夹缝中讨生活的状态,但依然大有可为。

此类业务,亦可形成区域化的联合或全国覆盖,但速度要足够快,打出和物流快递巨头挤占该类业务的时间差。

因此,一些投资机构才有了快速输血和催生其快速成型的动作。

代经济作为一种O2O衍生,某种意义上就是为O2O更多想象空间能否规模化进行试错。

可规模化的,最终会形成区域乃至全国级的代办连锁。

比如代驾市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仅代驾司机用户规模已超1.5亿,目前滴滴代驾、e代驾等代驾产品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受限于条件,短期无法规模化的,则几乎以个性小众和个体个人的方式,依靠长尾来生存,更为关键的是,这类代经济,很难完全标准化定义。

大多数代经济只能是小作坊

代经济本身起源于小众个性化生态,大部分代经济在现有条件上,都很难规模化,未来发展有限,需要创业者打开脑洞挖掘更多“代”姿势。

否则,代经济只是一种服务补充,边缘化生长,很难有更大市场,亦不大可能吸引机构入局。

另一方面,代经济并非突兀形成,其原始在传统经济中就有形态,只是通过网络聚合长尾,而让过去无利可图、碎片化过于严重的一些看似奇葩的代经济形态(代相亲、代吃炸鸡)等,有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但越是垂直小众越奇葩则规模化可能越小,其流量所能带来的收益仅仅只能维持作坊化生产。

其益处显而易见,作为规模化O2O的一种补充,当下奇葩而垂直的代经济,形成了对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和定制化服务的补充和满足,更好的充实了市场,也让更多消费者在个性化需求上有了消费空间。

其风险则是当下的大多数代经济,更多的只是一种补充,而不能当作独角兽看待,更不是风口,资本进来做局只会拔苗助长带来崩坏。

谁来监管代经济?

至于监管,以及代经济可能泄露的隐私风险,任何一个新兴领域都可能出现。

监管问题上,目前代经济更多的只是行业自律和平台通用规则在进行监管。其兴也勃,必然带来监管上的漏洞。而且现阶段问题已经出现了。

比较奇葩的一些代经济正在偷越雷池。

在淘宝平台搜索“代追”,一共显示出25页相关店铺信息,代追业务价格在5元至500元之间不等。其中,销量最高的店铺月销量为590件,店铺评价为4.9分,在代追业务下方,顾客大多给出了好评。除此之外,还有代报复等业务。

贫道以为,任何商品(服务)交易,无论在何种平台以何种形式,都不能触及法律底线。

一些代追讨、代报复等明目张胆的进入平台分类中,除了服务发布者本身涉嫌违法外,平台对于此类信息(也是一种广告)监管审核不严,同样要负担相应责任。

相关监管部门不能有监管盲区,让一些恶之花借机肆虐。

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上半年中国即时配送行业监测报告》中,有48.7%的用户表示隐私泄露是使用即时配送服务时最担心的问题,用户相关安全保障问题亟待解决。

隐私风险,在O2O乃至更大范围的电商领域,都一直存在。关键在于平台能否通过监管和处罚来形成隐私红线,让代办者不能、不敢越雷池。

不过从当下电商的整体环境来说,个案一直会存在,但整体环境都会逐步通过规模和规范而向善。

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

上一篇: 马丁·沃尔夫分析:数字货币的威...

下一篇: 原创搞笑段子:我老婆的闺蜜来我家,正好我...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