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存取10万起要“管控”?央行大额现金管理究竟是个啥?
时间:2019-11-07 21:41:3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就《关于在河北省、浙江省、深圳市试点开展大额现金管理的通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在三地试点的基础上,我国将规范大额现金使用,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大额现金交易监测网络,优化现金流通环境,节约社会资源,遏制利用大额现金违法犯罪,维护经济金融秩序。
各地对公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均为50万元
大额现金在此次征求意见稿中设定的起点金额为:
各地对公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均为50万元,对私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分别是河北省10万元、浙江省30万元、深圳市20万元。
可能有人会说,在移动支付如此普及的当下,大家日常很少使用现金,规范大额现金管理并无必要,其实不然。
从国内乃至世界范围来看,现金需求有增无减,大额现金的使用仍较普遍。据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不完全统计与调研论证,个别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存取业务中单笔超过10万元的业务占比,笔数虽不及1%,金额却接近27%。
从国际情况来看,尽管澳大利亚早在2016年就已经普及银行卡,取代现金成为主要支付手段,但2018年6月份的统计显示,澳大利亚现金流通张数却增长了7%。2001年至2014年,包括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在内的72个国家和地区现金流通量与名义GDP的比例从6.5%增至8.5%。
规范大额现金主要是为了打击犯罪、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由于现金具有不记名、不可追踪等特点,大额现金容易为贪污腐败、偷逃税等洗钱犯罪行为和地下经济活动提供便利,可能危及国家经济金融秩序和安全。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调研发现,有单次取款超过1亿元现金的情况,在如今银行卡支付、银行转账等方式十分便捷的环境下,这种情况不合常理。
目前,规范大额现金管理在国际上已经较为常见。各国普遍建立了一系列较为系统完善的大额现金管理体系,包括反洗钱框架下的交易报告、出入境申报等。同时,为降低社会成本、打击地下经济、增加税收、打击恐怖融资考虑,各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引导社会公众减少不合理的大额现金使用,预防和遏制非法大额现金使用。
就我国情况来看,我国人口众多、经济体量大,是传统使用现金大国。近年来,现金特别是大额现金需求仍呈上升态势。与此同时,我国大额现金流通监测和管理方面仍属空白,已经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需要不相适应。因此,我国亟需借鉴各国管理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优化大额现金服务,引导并规范社会公众现金使用行为,保证合理需求、抑制不合理需求、遏制非法需求,以达到降低社会成本、打击大额现金违法犯罪、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的管理目标。
履行登记义务,大额存取现金并不受限制
也有人担心,大额现金管理会不会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目前支付方式多元化的情况下,日常正常购物等支付活动并不会受到影响。更何况绝大多数人日常现金使用量并不多,都会低于规定的大额现金管理金额起点。即便有大额现金需要,只要履行登记义务,大额存取现金并不受限制。对于有实际正常需求的老百姓,银行业金融机构也会提前做好现金服务保障措施,正常的经济活动并不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