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反馈:肺混合磨玻璃结节抗炎后复查实性成分增加,怎么办?已经入院行术前准备!
时间:2025-02-07 12:10:1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前言:大家都知道查出肺结节,有时候是可以先消消炎后复查再看的,如果消炎有好转,当然就考虑是炎性,否则就要提高警惕,恶性的概率就增加了。但今天分享的这个病例经过抗炎治疗后发现范围是缩小了,但说密度却增高了!已经入院打算手术,完善术前检查时做了PET-CT后,医生又建议她先出院,过段时间复查后再决定。应该说,这是个非常好的决定,因为出院后抗真菌治疗,再间隔2个月后再复查,确实明显吸收好转了!但若当时没有查PET,或医生仍予以手术了,或许就后悔莫及了。
病史信息:
基本信息: 女性, 35岁。
第一次问诊:2024.10
疾病描述:
2023年2月CT检查右肺位置无结节,2024年8月3月右肺位置15MM*11MM混合结节。马上吃消炎药莫西沙星12天。10月5号CT复查结节10*9,有部分吸收但显示实性成份增加。10月18入院准备手术。术前做PET-CT,今天医院建议出院,先消炎后复查CT再决定。我想问一下您对这个结节是怎么判断的。是马上手术好还是观察。并想了解,根据几次检查,如果是不好的结节,如果再观察两个月会不会进展到很坏的地步。
希望获得的帮助:
我想问一下您对这个结节是怎么判断的。是马上手术好还是观察。并想了解,根据几次检查,如果是不好的结节,如果再观察两个月会不会进展到很坏的地步?
影像展示:
我的意见:
黄色的是8月的,红色的是10月的。总体上没有好转是有进展的(大小的差别可能是测量误差或长径取的不一致)。但是感觉这个东西还是炎症性的可能性大:1、实性部分缺乏收缩力;2、磨玻璃部分的成分轮廓与边界不是很清楚;3、进展相对有点快,与混合磨玻璃密度的肺癌不太符合。由于位置靠中间,如果手术要切除的范围广,大概率要肺叶切除,影像不是很典型的时候最好要稳重一点。我觉得可以先抗炎治疗然后查一查隐球菌方面,过8~10周再复查一下CT再看情况。意见供参考!
后续交流:
患者后面提供了G试验、GM试验以及隐球菌荚膜抗原试验的化验结果:
我:果然隐球菌方面阳性。请到呼吸内科或感染科再就诊并考虑抗真菌治疗后再复查
第二次问诊:2024.12
疾病描述:
10月23好开始至今吃抗真菌的药。今天复查的结果。
希望获得的帮助:
现在在状态是怎么样的?
回复图片展示:
我的意见:
没有完全吸收,但感觉较10月份时的略有吸收,且病灶稍显散开来点,总体有所好转。是否继续治疗请再联系或内科(或感染科)再诊。至少这样看来暂不考虑恶性些。意见供参考!
影像细节分析对比:
先来看2024年10月份时的影像:
病灶密度较淡且瘤肺边界欠清。
中间有实性成分出现,条索状,表面不平,瘤肺边界不清,整体轮廓较清。
实性成分明显,而且密度很高,边上的磨玻璃成分淡而偏模糊。
实性成分密度高,磨玻璃成分相对密度较淡,部分轮廓与边界较清,部分不太清楚。表面是不平的。
大部分实性而且欠光滑,磨玻璃成分较淡位于外围,有些像晕征。
边缘有毛刺征,但不太锐利。
混合密度位边缘毛刺或小棘突的样子。
磨玻璃部分瘤肺边界欠清,灶内实性成分收缩力不明显。
似乎有点像月牙铲征,整体磨玻璃部分也较散。
再看2024年12月份复查的影像:
病灶淡而显糊,实性成分少,也缺乏收缩力。
轮廓欠清,瘤肺边界显糊。
病灶仍是混合密度,但范围与密度均有改善。
实性成分也不像之前那么高的密度了。
较为边缘区更显得散而且淡,轮廓与边界均模糊。
边缘很淡了。
感悟:
普通抗炎治疗后无好转是否就要考虑肺癌?显然这也不是都对的。尤其像今天分享这种位置靠中间,手术要切肺叶的更要担心些。好在医院在术前做了PET-CT后没有叫她马上手术而是缓了缓,又听从我们的建议查了真菌方面的化验,结果还真隐球菌阳性,从而针对真菌感染进行了治疗,才有了前面2个月没有效果,病灶还进展,后面2个月有了明显的吸收好转。当然从影像上看混合磨玻璃结节像不像肺癌,我觉得最主要的有两点:1、瘤肺边界与轮廓是否清楚;2、随访有无进展。两者要结合起来看,就如今天这例,其实10月相对于8月时是有进展的,而且也都是混合密度,又莫西沙星消炎过,没有效果还进展,但虽有进展却由于病灶轮廓与边界不够清楚,与肿瘤不太符合,所以仍宜再缓缓,并完善其他检查。如果随访无明显进展,但瘤肺边界与轮廓均清楚,倒也仍得重视,因为浸润性腺癌贴壁与腺泡型或乳头型并不是一定短时间内就会进展的,只要不好转就是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