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Botox:治疗痘痘的效果太能打了吧!

时间:2025-02-06 12:12:4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Hey guys,寻常痤疮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皮肤病,尽管有很多治疗方法;然而,对既能提供长期有效性又能提供安全性的治疗方法的需求仍未得到满足。寻常痤疮领域的早期研究主要围绕局部治疗、抗生素和异维甲酸展开。尽管它们很有效,耐药性和频繁使用限制等副作用促使人们寻找替代治疗方法。肉毒毒素(BTX-A)通过与突触后胆碱能受体结合,阻止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Ach)的释放。这种中断的胆碱能传递导致肌肉张力降低和胆碱能依赖性腺体功能下降。尽管以前认为皮脂腺仅受体液机制控制,但观察到皮脂分泌与神经元控制之间的联系。此外;局部抗胆碱能药物已被证明能有效减少皮脂分泌,皮脂腺上存在乙酰胆碱(Ach)受体。使用肉毒毒素后的观察结果显示,毛孔大小、数量减少,皮肤油性降低,寻常痤疮得到改善。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本研究旨在评估稀释的A型肉毒毒素(microbotox)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效果。

患者和方法

来自爱资哈尔大学医院达米埃塔医学院皮肤病、性病和男科门诊的30名患者参加了这项准实验研究。该研究已获得爱资哈尔大学达米埃塔医学院研究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批准代码为(DFM-IRB00012367-22-12-005)。

纳入标准:

轻度至中度寻常痤疮的成年人。

排除标准:

在基线评估前6个月内积极使用含视黄醇的抗衰老产品或任何其他痤疮治疗(异视黄醇或口服痤疮药物)。注射面部肉毒毒素或软组织填充剂或面部活动性感染、神经鞘瘤疾病、出血倾向和积极使用局部和全身庆大霉素的受试者也被排除在外。

样本量:

样本量计算基于Calvisi等人先前研究中检索到的中度寻常痤疮的改善率。使用Epiinfo7.2.4.0版根据5%、95%的CL计算样本量,误差范围为5,则总样本量为27例。

图片

方法

研究程序

术前程序

对所有参与本研究的受试者进行一般和皮肤病学完整病史记录检查,显示不良反应的高风险同意书,此外,还拍摄了每位患者治疗前的照片。

治疗程序

受试者在半躺姿下接受治疗。肉毒毒素溶液(Xeomin®)用0.75ml生理盐水和0.5利多卡因(0.5%)从50(UB)小瓶中稀释,总体积为1.25ml。从0.5ml(20UB)的该溶液中加入0.5ml生理盐水,使面部注射体积达到1ml。以规则网格间隔1cm的微小液滴(0.01ml,0.2UB)皮内注射。每位患者注射的总剂量为20UB。治疗区域位于下颌边界上方三个手指宽度处,口下角后方。

治疗后

随访一到四个月。

图片

研究评估

由两名独立工作的盲法皮肤科医生根据研究者的痤疮全球评估(IGAs)对痤疮病变进行计数和严重程度评分。两名皮肤科顾问对照片进行了评估。(基线时、注射后1个月和4个月作为治疗随访)。改善程度如下:零(表示没有改善)、差(高达25%)、一般(26-50%)、良好(51-75%)和优秀(76-100%)。两名盲法皮肤科医生:被要求记录每位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改善百分比,通过比较开始治疗前和最后一次治疗后4个月的数码照片,按照四分位数分级:无改善:如果改善为0%,则改善较差:0-25%,一般改善:26-50%,良好改善:51-75%,极好改善:76-100%。在五分制中,红斑分为以下几类:零表示没有红斑,一表示轻度,两表示中度红斑,三表示重度,四表示非常严重。

在研究结束时,患者被要求使用从零到四的数字量表对他们的满意度进行评分:零(表示没有变化)、一(表示改善较差)、二(表示改善尚可)、三(表示改善良好)和四(表示改善极佳)。每次就诊时记录副作用或不良事件。

图片

统计分析

数据输入、处理和统计分析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IBMSPSS)第24版(2016年5月)进行;IBM-美国芝加哥将用于统计数据分析。采用显著性检验(Kruskal-Wallis、Wilcoxon、卡方检验、逻辑回归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展示了数据,并根据每个变量获得的数据类型(参数和非参数)进行了适当的分析。P值小于0.05(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值:显著性水平:P>0.05:不显著(NS)。描述性统计:参数数值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SD)和范围,而非参数数值数据则为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IQR)。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0名受试者。年龄18~23岁,平均19.80±2.024岁。男性病例占1例(3.3%),女性病例占29例(96.7%)。纳入的受试者中,29人(96.7%)是学生。所有患者均不吸烟,并报告有痤疮家族史。病程3-6年,平均4.17±1.020年,平均发病年龄15.63±1.426岁(表1)。

图片

表1

基线时痤疮的IGA范围为2至3,平均值为2.77±0.430,4个月后显著降至0.93±0.868。根据研究者的痤疮全球评估,不同随访期之间存在高度统计学显著差异。IGA对痤疮的疗效显示,6例(20.0%)有较好的改善,11例(36.7%)有良好的改善,9例(30.0%)有极好的改善(图1、2和3)。痤疮的改善百分比在4个月时从基线时的53.89±23.443显著增加到76.11±30.851(表2、3)。

图片

图1

红斑在基线时介于1和3之间,平均得分为2.03±0.718,在4个月时显著降至0.23±0.430(表4)。患者满意度显示,2名患者(6.7%)报告没有改善,3名患者(10.0%)发现改善不佳,5名患者(16.7%)改善一般,14名患者(46.7%)改善良好,6名患者(20.0%)报告改善极好。复发是指在随访期间完全治愈后,同一病变再次出现。6例(20%)在随访期间复发。除了2例患者在注射后10天报告肌肉无力外,其他副作用都是轻微的,表现为口腔偏斜,相对于未受影响的一侧微笑(表5,6)。

图片

图2

图片

表2

图片

表3

图片

表4

图片

表5、表6

讨论

肉毒毒素似乎可以抑制痤疮发展的各种致病成分,使其成为治疗痤疮和皮脂腺过度活动引起的其他皮肤问题的潜在安全方法(表7)。基线时的调查全球评估范围为2-3,平均值±SD为2.77±0.430,4个月后显著降至0.93±0.868。与作者的研究一致,最近的一项随机分体式比较研究将1064nm长脉冲Nd:YAG激光与病变内肉毒毒素在治疗炎性痤疮方面进行了比较。在基线、每次疗程和3个月随访后,使用研究者的痤疮全球评估(IGA)对痤疮进行评估。每个病灶注射1至3单位的肉毒毒素。每次疗程使用的最大剂量为20单位,相邻注射点之间的距离为2至3厘米。作者证明,在治疗期结束时,两侧的病变数量和IGA评分在统计学上显著减少,但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

另一项研究旨在使用肉毒毒素治疗轻度至中度痤疮和酒渣鼻患者。以网格模式每平方厘米注射0.2单位的肉毒毒素小液滴。除两名对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外,所有患者的MAS评分都有显著改善(平均改善分数55.48%)。研究中未报告任何不良反应。

图片

表7图片

在一项评估12名患者面部皮肤脂溢和毛孔粗大变化的研究中,以0.25U/cm2或0.125U/0.5cm2的剂量在整个面部区域均匀使用多点皮内技术。该研究报告称,与基线相比,皮脂分泌和毛孔显著减少(P≤0.01),没有报告副作用。相反地;一项研究发现,肉毒毒素的皮内和肌肉注射方法在减少毛孔和皮脂产生方面都无效。

越来越多但数量有限的研究涉及使用肉毒毒素治疗痤疮和油性皮肤。痤疮主要发生在以皮脂分泌过多为特征的油性皮肤类型中。肉毒毒素有望通过影响自主神经系统信号通路来调节皮脂分泌,从而导致皮脂腺减少。在皮脂腺中发现了两种主要的Ach受体。毒蕈碱受体m2AChR位于基底上皮脂细胞中,而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受体位于皮脂腺的导管细胞内。从面部脂溢患者身上获得的皮脂细胞的体外实验表明,这些细胞完全成熟,胆碱能受体表达更高。这些发现表明,ACh及其受体在皮脂细胞的分化和皮脂的产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20]。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与突触后膜中的受体结合,肉毒毒素阻碍了信号从神经传递到肌肉,导致肌肉放松。肉毒毒素被认为可以通过抑制皮脂细胞中存在的Ach受体来调节皮脂腺中的皮脂分泌。肉毒毒素通过其抗炎特性,抑制促炎神经肽的释放和亚稳态P的抑制;一种与皮脂腺脂质生成有关的炎症介质;此外,肉毒毒素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神经激肽来抑制神经源性炎症;减少炎症,这是痤疮发病机制的关键组成部分。

图片

图3

据报道,肉毒毒素的另一个作用是它对皮脂腺单位内毛囊周围的立毛肌的放松作用,导致毛孔大小减小,皮肤表面皮脂分泌减少。没有确凿的数据表明皮脂减少与肉毒毒素剂量不足之间存在相关性;然而,Kesty和Goldberg提出,肉毒毒素的剂量越高;它在减少皮脂分泌方面越有效。相反,Min等人反驳了这一说法,并报告说这种作用不是剂量依赖性的。随访期间的复发率被确定为每侧痤疮复发的病例数。有6例(20.0%)病例复发,这与Ibrahim等人的报告一致,他们在肉毒毒素注射侧的随访期间报告了13例(43.3%)复发病例。

两例(6.6%)报告了面部肌肉无力和不对称,这是暂时的,可逆的,但没有报告其他不良事件。面部肌肉没有筋膜,这使得毒素在注射到皮肤下时更容易传播,影响附近的肌肉或腺体。因此,用肉毒毒素精确靶向皮内结构(如皮脂腺)至关重要。注射毒素过浅不会有效,而注射过深可能会导致底层肌肉无意中瘫痪。该研究受到参与者人数少、设计的单中心性质、不受控制的设计以及所用毒素的固定剂量性质的限制。总之,作者已经证明,微肉毒毒素是一种治疗油性皮肤和寻常痤疮的方法。由于肉毒毒素的浓度、剂量和有效期的多样性,需要对不同人群进行进一步的多中心研究,以确定痤疮的最佳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Elshabory O, Elgamal EEA, Hai ERAE, Elsaie ML. Efficacy of diluted botulinum toxin type A (Microbotox) in treatment of mild to moderate acne vulgaris. Arch Dermatol Res. 2025 Jan 18;317(1):283. doi: 10.1007/s00403-024-03792-6. PMID: 39825998.

上一篇: Science:颠覆传统基因组结构变异研...

下一篇: 同济医院重大发现:神奇中药方剂激活卵巢,...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