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发烧39℃,送进ICU!医生:呼吸就能“中招”,或危及生命

时间:2025-02-05 12:09:3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2023年6月30日,64岁的老李(化名)像往常一样忙碌于自己的小店铺中。然而,突如其来的发热、咳嗽和轻微气促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起初,他并未在意,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但到了7月3日,症状急剧加重:咳嗽愈发剧烈,痰液增多,气促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体温也飙升至39°C。最终,他在一次晕倒后被120紧急送往医院。

急诊科的医生初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加重”,但CT检查却揭示了更复杂的情况——右肺中上叶出现大片状密度增高影,提示可能存在严重感染。7月5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使用“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进行抗感染治疗。然而,病情并未迅速好转。

转机出现在7月7日,痰液的下一代测序(NGS)报告显示,老李感染了鹦鹉热衣原体

1 以鸟类和人为宿主的人兽共患病原体

鹦鹉热又称鸟热,是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是以鸟类和人为宿主的人兽共患病原体,感染人类可引起所谓的“鹦鹉热”,秋冬季发病率升高。鹦鹉热衣原体传播途径广泛,可通过呼吸道以空气或气溶胶形式感染人类,也可通过排泄物感染人类皮肤、黏膜和消化道,导致非典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2 临床表现

鹦鹉热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性别的人群,但发病率在35-55岁的中年人群中达到高峰。鹉热的严重程度从类似流感的轻微症状到危及生命的严重肺炎不等。鹦鹉热累及不同器官时,临床表现均有所不同,常表现为:

  • 高热:起病急骤,体温可达39-40℃,常伴有恶寒战栗。

  • 头痛和肌痛:剧烈头痛和全身肌肉疼痛常见,严重时患者无法站立。

  • 呼吸道症状:多数患者有咳嗽(多发生于发病后第3-6天,以干咳为主),肺炎发生率高达85%-90%。

  •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有鼻出血、斑疹、恶心、呕吐、腹泻等;若累及肝脏,可出现黄疸。

  • 重症表现:呼吸困难、发绀、烦躁、谵妄、木僵、昏迷等。

鹦鹉热可累及多个器官,临床表现因受累器官不同而有所差异。总之,鹦鹉热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严重程度不一的感染性疾病,早期识别和针对性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3 检查与诊断

判断是否是“鹦鹉热”感染一定要结合流行病学病史,了解是否有鸟、禽类接触史。

病原学检查是诊断金标准

(1)病原学培养:是诊断金标准,但是存在一定的难点:分离困难,假阳性率高;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高,需要P3试验室,无法常规开展。

(2)血清学检测:与其他衣原体属存在交叉反应性,需要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双份血清标本抗体滴度进行比较,不适合用于急性期的诊断。

(3)PCR:逐渐替代血清学检测,可检测出基因型,对疾病早期诊断更有价值,但对病原体的诊断单一,只适合临床上高度怀疑鹦鹉热衣原体的患者进行特异性的靶向诊断。

(4)mNGS: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可快速、特异性检测出鹦鹉热衣原体,能提高鹦鹉热诊断的准确性,减少延误。

4 治疗

目前,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的治疗首选四环素类药物(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次选大环内酯类药物,疗程至少10天。四环素类药物通过干扰DNA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临床研究证实其对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疗效显著,甚至对初始治疗失败的患者也有效。虽然阿奇霉素和莫西沙星在体外研究中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但由于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其临床疗效仍需进一步验证。

参考资料:

[1]肖华,孙晓伟,张静静,等.鹦鹉热衣原体肺炎1例诊疗体会[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24,37(02):169-170.DOI:10.13631/j.cnki.zggyyx.2024.02.019.

[2] 朱小青,李杨柳,李裔斌,等.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4,40(09):887-892.

上一篇: 中国青年学者一作兼通讯,生物工程植入支架...

下一篇: NEJM:利福平耐药、氟喹诺酮敏感结核病...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