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上腹疼痛竟是血小板骤降的信号,67岁大爷被误诊险些错过关键时机
时间:2025-01-22 12:11:2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67岁的李先生,一直是一个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的老人,平时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按时服药,虽然有时药物不太规律,但总体无大碍。然而,近一周来,他突然感到右上腹部隐隐作痛,痛感不强,但却持续不断。没有发热、恶心或其他不适,李先生最初并未在意,只觉得可能是胃肠问题。
随着时间推移,腹痛没有缓解,李先生决定前往医院就诊。门诊医生初步怀疑他可能患有胆石症,因此建议住院观察。然而,进一步的检查结果却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真相大白
李先生入院后的检查结果揭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真相:血常规显示血小板降至9×10^9/L,远低于正常水平,伴随着显著的贫血和微血管病性溶血表现。外周血涂片上,红细胞碎片、嗜血多色性红细胞增多,进一步提示了溶血性贫血的可能。同时,血生化检查显示胆红素、乳酸脱氢酶、肌酐等指标异常升高,特别是D-二聚体的明显升高,暗示着血液中的凝血功能异常。综合各项检查,医生最终确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真相揭示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为一种少见、严重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AHA)、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发热和肾脏受累等。TTP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酶(ADAMTS13)活性缺乏,也与血管内皮细胞VWF异常释放、补体异常活化、血小板异常活化等相关。
根据ADAMTS13缺乏机制不同,TTP分为遗传性TTP(cTTP)和免疫性TTP(iTTP)。iTTP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约占TTP总例数的95%;cTTP较为少见,仅占总例数的5%,但在儿童和孕妇患者中cTTP却占到25%~50%。
诊断
1.具备TTP临床表现:常有MAHA和血小板减少,并非所有患者均具备所谓的"三联征"或"五联征",临床上需仔细分析病情、寻找病因。
2.典型的血细胞变化和血生化改变:贫血、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尤其是外周血涂片中红细胞碎片>1%;血清游离血红蛋白增高,血清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
3.血浆ADAMTS13活性显著降低(<10%):iTTP者常检出ADAMTS13抑制物或IgG抗体。
4.排除溶血尿毒综合征(HU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HELLP综合征、Evans综合征、子痫、灾难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疾病。
治疗
本病多急性发病,如不能及时治疗死亡率高。临床上在中度或高度怀疑本病时即应尽快开始相关治疗。
iTTP首选血浆置换治疗,并酌情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等。cTTP以替代治疗为主,分为按需治疗和预防治疗方法。对高度疑似和确诊病例输注血小板应十分谨慎,血浆置换后如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时才考虑使用。
参考资料
1.宋多灵,司晋鸿,黎毓光. 以腹痛起病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2024,06(01):E0975-E0975.
2. 殷杰,余自强.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解读.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43(0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