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解《在影像里重逢》:激活历史照亮未来
时间:2019-10-31 16:07:4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众声合唱,各怀绝技。但《在影像里重逢》却卓尔不群,它以历史上的纪录片为依托,梳理70年发展历程,显示了纪实影像的真实魅力与戏剧张力:过去与当下对接,影像与真实交响,以今日视点切入厚重历史,打捞隐藏在时间背后的传奇。
纪录片的天职在于记录。纪实影像总是带着特定时代的表情与民族的体温。当重大事件发生时摄影机在场,记录一个时代的精神,见证一个民族的容颜。从1949年《新中国诞生》开始,中国纪录片人就用摄影机记录共和国的足迹,开国大典,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兴修水利,发展工业,直到改革开放,民族复兴。这些珍贵的纪实影像成为《在影像里重逢》的创意来源与核心内容,也标举出这部作品的独特风格。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所有关于历史的叙事都需要找到当代切点,激活历史,融入当下。否则,历史只是冷藏在冰库里发黄的档案。所谓珍贵的老影像也只是一堆尘封的胶片。《在影像里重逢》创意之妙正在于它巧用老影像,从老影像里挖掘历史与现实的对接点,形成时空对话的戏剧张力。
历史影像如何与现实准确对接?关键在于两个核心人物:电影里的人和拍摄电影的人。《在影像里重逢》几乎全片都在历史与现实中跳动,创造出蒙太奇时空。第一集《追梦》里讲到《莫让年华付水流》,镜头在银幕前后、历史与现实之间反复跳荡,把一部历史影片演绎成一个现代立体叙事,形成强烈的戏剧效果:导演陈光忠、录音师杜守印、灯光师梁双月从幕后走到前台,讲述了当年拍摄缘由和趣闻;片中主角邵丹从热爱音乐的年轻姑娘变成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讲述自己的故事;更为出人意料的是,当年复旦大学学生潘星因为观看《莫让年华付水流》受到感染,走上纪录片之路,成为陈光忠导演的同事。故事层层递进,情感饱满,历史揭秘与意外转折引人入胜,显示了浓烈的审美魅力。同样,第二集《勤劳》里《红旗渠》的故事也讲得有声有色。编导陈华生与摄影师郜庆生、灯光师梁双月一起回到红旗渠,解说员窦春起再次演示如何解说《红旗渠》,最为精彩的是,编导发掘出与红旗渠命运相关的一家三代人:渠三代张学义如今在红旗渠护渠,他爷爷张运仁牺牲在修渠工地,他父亲张买江12岁上工修渠,一干就是9年。采访时,张买江回忆起母亲送他上工地的情景:“就在这个情况下,我母亲把我丢到渠上。我母亲走了多远又回来了。我说咋又回来了?(母亲说)你不把水带回去,就别回家见这个娘。”一位农村妇女的朴实语言声情并茂地还原了一段历史细节,也阐明了红旗渠精神的真切含义。
总导演张力先生说,“所有的过往都是今天的起点。秉承这样的理念,创作核心就集中到对历史影像的重新解读上。”《在影像里重逢》从不同视角重新解读历史影像,呈现了大量精彩的时空对话故事,像第三集《拼搏》里女排的故事,第四集《求索》里铆工的故事,第五集《造福》里知心姐姐卢勤的故事等。而影片里一组罕见的画面令人感叹:年轻的钱学森从罗湖口岸归国,年轻的屠呦呦在实验室提炼青蒿素,年轻的袁隆平在稻田进行试验。今天观众都明白这些名字的重量,可是纪录片工作者早就留下了他们年轻的影像。当历史影像与现实猝然对接,昔日青春在握的年轻人已然耄耋老年或作古,而贫穷落后的中国则旧貌换新颜:航天工业突飞猛进,诺贝尔生理与化学奖实现零的突破,杂交水稻实验成功,他们用青春、拼搏与智慧换取了科学进步,国家强盛。《在影像里重逢》以纪实影像特有的真实力量阐释了一个道理:没有拼搏、勤劳、奋斗与牺牲,就没有今日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与民族的复兴。
央视纪录频道刚刚改版,《在影像里重逢》作为第一批节目成功播出,为历史影像的开发探索了一条可行的路径,也为今日纪录片创作留下丰富的启示:将镜头对准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敏锐捕捉平凡生活里的细微变化,今天的记录就是明日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