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梵志的画怎么样?你是如何解读曾梵志画作《最后的晚餐》
时间:2019-10-30 23:08:2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艺术的点评上可能不够专业,只能以欣赏的角度来交流。
他对于经典画作的改编,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变成了一群带着面具系着红领巾的吃瓜学生,画风画面感非常的强烈刺激人的眼球感官的认知,那种嘲讽式对话,人物间的沟通与主题遥相呼应,确实是极大的创新,或者革新,主题之大,区别于一些小清新个体画作,所以对于艺术界的领军人物这个定义我也是深深认可的。
本人身边也有不少好友选择了走上艺术的道路,深深明白艺术创作的付出,背后付出的时间精力专注和灵感,天赋,缺一不可。
比如,油画,画一个玉米,用他们的"牙膏"一点一点挤,每天不辞辛劳的画,画了将近半个月。最后那个玉米,当然也确实栩栩如生!
不过,身为旁观者都能感受到的辛苦,可想而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些人确实穷尽一生的积累,作品可能都比不上一些初学者。这个领域,是真真正正看真功夫的地方。但如果想出手好的价位。
好的作品,自然得有伯乐相中。并且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伯乐。参考我那位朋友的"玉米",售价20万。在当时也确实不是我的经济实力所能够购买的。这当然也是一个遗憾。
拍卖价高者得,公平公正公开,确实能够实现艺术品藏品的价值,但是前提是找到有实力的公司和经纪人运作,拍卖绝对不是简单的放东西在那里上拍,事前开拍前与买家群体的沟通联系很重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定要找对平台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要知道,拍卖行业也是越努力越幸运的。
古玩玩古艺术品品艺术,在任何领域都是如此,一定要找对对象,才能挖掘藏品的价值,找到你藏品的亮点,让他得到最好的归处。
作者试图通过借用“最后的晚餐”来演易我国小孩的教育与成长,把画中13个人物换成了带红领巾的小学生,他们好像是小学毕业了,大队长召集几个队员一起最后聚聚,吃顿晚饭就各奔东西,到不同的中学去了。中国的小孩过得很像大人,从小就加入“少先队”,开始接触政治,到小学毕业时思想都比较成熟了,有些人已经懂得阿谀奉承,拉关系,拉一派,打一派等等。画中可以看到他们的各种表情,各怀心事,他们看上去是小孩,其实更像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