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注射液治疗轻、中度癌性疼痛30例临床观察
时间:2019-10-30 18:27:1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蜂毒注射液对轻、中度癌性疼痛的治疗,探讨其临床止痛作用。
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运用蜂毒注射液治疗30例轻、中度癌痛患者。
结果:蜂毒注射液对癌性疼痛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在用药后4~5h止痛效果最好,中度以上缓解率可以达到60%。
结论:蜂毒注射液具有较好的临床止痛效果,其临床止痛疗效与消炎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蜂毒注射液;癌性疼痛;临床观察
中医运用蜂制品治疗疾病历史悠久,如蜂蜜、蜂房等均入药。近10多年来,随着制药工艺的发展,关于蜂毒注射液的研究逐渐增多,认为蜂毒注射液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与其含有低分子多肽如meliten、Apamin、MCD等有关,其中meliten具有神经阻断作用[1],临床报道对三叉神经痛、头痛、坐骨神经痛、关节痛有良好的止痛作用[2] 。为了探讨其对肿瘤疼痛的治疗作用,我们进行了30例临床观察,现报导如下。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来源于1997年9月至200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肿瘤科门诊及住院的轻、中度癌痛患者共81例,随机分为蜂毒注射液组30例,可待因组25例,消炎痛组26例。
其中蜂毒注射液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可待因组男性16例,女性9例;消炎痛组男性17例,女性9例。3组年龄在39~75岁之间,蜂毒注射液组平均年龄为(62.87±10.00)岁, 可待因组为(61.72±11.32)岁,消炎痛组为(59.69±9.91)岁。
3组原发肿瘤分布为蜂毒注射液组肺癌7例、胃癌9例、肝癌6例、其它肿瘤8例;可待因组肺癌7例、胃癌5例 、肝癌5例、其它肿瘤8例;消炎痛组肺癌7例 、胃癌7例、肝癌5例、其它肿瘤7 例。3组患者治疗前疼痛情况分别为:蜂毒注射液组轻度疼痛10 例,中度疼痛20例;可待因组轻度疼痛7例,中度疼痛18例;消炎痛组轻度疼痛9例,中度疼痛17例。3组在年龄、男女比例、病种分布、治疗前疼痛情况等经统计学比较均无差异(P>0.05)。
治疗方法
蜂毒注射液组:
蜂毒注射液,安徽百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81013,每次0.5mg肌注,每日2次,连用4d ;
可待因组:可待因,青海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0990810,15mg口服,每日3次,连用4d;
消炎痛组:
消炎痛,江苏吉贝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91015,25mg口服,每日3次,连用4d 。
疗效观察指标
1.疼痛强度
疼痛强度采用VAS法[4],0分表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分以上为重度疼痛。记录服药前和服药后0.5、1、2、3、4、5、6、7、8、74h(分别以T0、T1、T2、T3、T4……表示)疼痛情况。
2.疼痛缓解度
根据患者疼痛减轻程度,按5级判断记录[5]分为:
0度:疼痛未缓解;
1度:轻度缓解(疼痛缓解约1/4);
2度:中度缓解(疼痛缓解约1/2);
3度:明显缓解(疼痛缓解约3/4 以上);
4度:完全缓解(疼痛消失)。
3.疼痛强度疗效指标(PI)
疼痛强度平均值及标准差。
4.疼痛强度差(PID)
患者服药前疼痛强度与服药后每次测定的疼痛强度之差值的平均值及标准差。
5.疼痛缓解情况
疼痛缓解分为未缓解、轻度缓解、中度缓解、明显缓解、中度以上缓解等5类统计例数 。
6.不良反应观察
在蜂毒注射液治疗的前后检查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变化以及对消化系统、心肺功能、皮肤等影响,了解其不良反应情况。
7.统计学分析
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方差分析、t经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样本计数资料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疗效情况
3组之间的疼痛情况在治疗前无差异,在治疗后T4、T5、T6时点3组疼痛分值经秩和检验,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蜂毒组与可待因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消炎痛组比较无差异(P>0.05)。
3组疼痛差值的比较显示,蜂毒组在各时点与可待因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消炎痛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组在中度以上缓解情况方面比较经χ2检验,在治疗后 T2、T3、T4、T5、T6、T7等时点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其中蜂毒组与可待因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与消炎痛组比较无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表2 。
2.不良反应情况
蜂毒注射液在治疗前后未发现对血液学、肝肾功能及对消化系统 、心肺功能有明显的影响。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
蜂毒注射液对癌性疼痛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在用药后4~5h止痛效果最好,中度以上缓解率可以达到60%。蜂毒注射液组、可待因组、消炎痛组3组在治疗后T4、T5、T6时点疼痛分值以及各时点疼痛差值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1);3组在中度以上缓解情况方面比较,在治疗后T2、T3、T4、T5、T6、T7等时点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蜂毒组在上述时点与可待因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与消炎痛组在各时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临床研究显示,蜂毒注射液具有较好的临床止痛效果,其临床止痛疗效与消炎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其止痛疗效与消炎痛类似。
业务联系
转载于天之力医药
作者:朱超林,王居祥,王瑞平,戴虹,杨晨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本论文刊载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7月第22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