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企收购英国钢厂三大难题待解
时间:2019-11-19 08:07:1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近日,英国钢铁集团发布消息称,该公司已经与中国敬业集团交换了合同,并达成由后者收购前者部分资产的协议。
作为一家中国的民营钢铁企业,敬业集团走出国门,收购英国第二大钢厂,气魄着实令人敬佩。敬业集团的董事长李赶坡已年届70岁,至今仍然活跃在市场一线。公开资料显示,30年前,李赶坡创办了敬业钢铁公司,此后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这家中国北方的钢铁企业也迅速壮大。2018年这家钢铁集团的营业收入达到901亿元,钢铁生产规模位居国内第18位,是北方地区重要的民营钢铁企业集团之一。
成立于1967年的英国钢铁集团,最高峰时曾占据英国钢铁产能的九成以上,目前是英国钢铁企业“老二”,不过,在过去几十年中,这家钢企东家多次易主,最终因入不敷出不得不走破产之路。
此次中国的敬业集团收购该公司,算是危难时刻“拉兄弟一把”,但是,敬业集团想通过收购英国钢铁集团走国际化道路,以弥补国内市场的欠缺,是拣了一只下蛋母鸡,还是烫手的山芋,目前有三大难题让局外人担忧。
首当其冲的是英国钢铁集团的工会是“难缠的主”。根据协议条款,收购还须经英国监管机构批准和某些员工咨询程序,包括在出售完成前与该公司工会代表和员工接洽。不可小觑英国公司工会的法律地位,海外市场的工会力量强大,能直接左右收购的关键条款。事实上,此前英国本土企业和欧盟收购这家公司夭折,除了高昂的固定资产投资之外,首要难题就是沉重的雇员负担,而新买家的“第一敌手”可能就是工会。5000名钢铁工人,加上供应渠道中至少20000多名工人的就业和收入保障,将是敬业集团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多年前,就有欧洲某破产公司零欧元出售资产寻求买家而无人敢伸手的案例,看似零欧元可获得不菲的资产,其实是负资产,一接手就要承担巨额债务,更主要的是,要保证破产企业员工的福利,这可是压力山大。习惯享受高福利待遇的欧洲企业员工,稍不如意,则通过工会的力量组织罢工。不知敬业集团有没有弄清楚这一点。
其次是中英企业文化难磨合。收购容易磨合难,收购一家欧洲企业,其企业文化与中国迥异,甚至有许多碰撞的地方。比如,在中国本土,企业员工加班是司空见惯,老板一声令下,员工不得不加班,有时候加班还白干,敢怒不敢言。而欧洲工人,八小时多一分钟也不会多干。更主要的,是市场理念、企业管理、经营作风、用人观念等,中英都有很大的差别。敬业集团接手英国钢铁集团,会遇到企业文化方面的诸多麻烦,一时半会难磨合,甚至会因两种文化的碰撞而产生负作用,影响公司的决策和市场机遇。
再次是英国钢铁市场难为敬业集团捧场。英国举国上下在脱欧问题上反反复复,弄得人心惶惶,脱欧正在拖垮英国,经济7年来首次负增长,彻底了断更是难上加难。在这样的情势下,敬业集团出手把濒临破产的英国钢铁集团揽入怀中,不知是出于什么考量,是抄底吗?7000万英镑收购英国钢铁公司,本身就不便宜。更为严峻的是,英国及其周边市场的钢铁需求已十分疲软。当下,英国这个老牌工业国家发展已经到头了,需求没有增量,只有波动,上下起伏。加之英国经济在全球影响力相对有限,一旦脱欧,更失去欧盟市场保护,直接影响该国钢铁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势下,这样的钢厂,换谁来收购经营,恐怕都充满了变数。敬业集团会比英国钢铁集团更有本事?
值得关注的是,这几年,中国民营企业海外资产扩张频频遭遇困境。2018年1月,万达卖掉了该集团的首个海外项目——万达·伦敦ONE的60%资产,获得17亿元。2013年买入这个位于英国伦敦的项目时,万达将其视作全球化布局的开始。彼时卖掉这个标志性的项目,意味着万达全球化战略的终结。万达的海外资产扩张,证明是一条不归路。
如今,敬业集团却逆势而为,中国国内钢铁市场仍在去库存的考验中,李赶坡想在国际市场寻求企业生长点,出发点是良好的,但能否如愿,是赶英国钢铁集团这头“跛足的驴”上坡,还是一不小心自己因此背上一个包袱而走下坡?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