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国有狮子吗?亚洲这块密林,首次发现3只母狮带着7只幼崽喝水

时间:2019-11-01 19:22:3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中国有狮子吗?亚洲这块密林,首次发现3只母狮带着7只幼崽喝水

素有“动物天堂”美称的吉尔国家公园,位于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公园里长满稠密的柚木林,向来以“亚洲狮最后的天堂”而闻名天下,是全球亚洲狮的最后一个避难所。保护区里生活着2000多种动物,除亚洲狮外,还有豹子、野猪、蓝牛、斑鹿、印度羚、钦卡拉鹿、狐狸与豺狼等珍稀动物。

就在吉尔森林国家公园里,意想不到的是,竟然出现3只母狮带着7只幼崽,围着一个水池喝水。以前也见过2-5只狮子在一起喝水,但这次出现10只,还是第一次。这7只幼狮学着妈妈喝水的样子好萌,它们也很听话,排成一个半圆,整整齐齐的,也不争强好胜。看见有人路过,它们只是偶尔抬起头看了一眼,眯着眼睛不屑一顾的模样,根本没把人放在眼里,继续悠然自得地享受水带来的清凉。

谈到狮子,人们总能想起它在非洲大草原上追逐猎物的壮丽场景,其实,除了非洲有狮子,亚洲也有一种狮子,是狮子的亚洲亚种,被称为亚洲狮。历史上,亚洲狮的栖息地可从南亚次大陆横越伊朗和阿拉伯半岛到欧洲、巴尔干半岛一带,但是到现在,就只能孤零零地生活在这个狭小的地方,失去了兽王的气度。

01狮子源于非洲,翻山越岭到中国,后来不知何故遭到灭绝

狮子起源于非洲南部和东部,最早的化石位于坦桑尼亚的奥努威峡谷,直到10万多年前,狮子才开始走出非洲,来到巴尔干半岛一带,最远到达了印度等地,早年狮子遍布整个非洲大陆,遍布南亚众多地方,一直延伸到孟加拉东部、纳尔马达河南部。尽管由于大山阻隔,但是亚洲狮翻山越岭还是来到了中国。

随着人类走出非洲并迅速扩张,欧洲和东亚的狮子先后遭到灭绝,西亚则直到数百年前还一直有狮子活动。19世纪60-80年代,幼发拉底河上游还能看到亚洲狮活动,但是到了19世纪末,亚洲狮在土耳其、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已经绝迹了,而伊拉克的最后一头亚洲狮,也在1918年死于底格里斯河附近,从此,西亚的狮子消失了。

但是南亚狮子却有幸保留下来。在英国殖民印度时期,印度还有很多亚洲狮生活在密林中,却遭到了英国殖民者和印度本地人的大量猎杀,导致亚洲狮的数量急剧下降,单单是在1857年,一名英国人就打死了300头狮子。最后,全亚洲只有印度剩下了13只亚洲狮。

20世纪初期,有位库曾勋爵来吉尔森林打猎,发现这里居然还有活着的亚洲狮,但总数已不足20头,这位英国贵族建议当地官员立即建立保护区,经过百年来的努力,亚洲狮数量有所恢复,这才保住了亚洲狮最后的香火。

02雄狮拥有一身黑色的鬃毛,更能获得雌狮的青睐

亚洲狮,中国古书称其为“西域狮”。亚洲狮别名波斯狮、印度狮,一般生活在森林中,而不是空旷的草原上。

成年雄性亚洲狮体长160-250厘米,最长的长达292厘米,肩高100-120厘米,体重在160-200千克之间。雌狮体型相对较小,体长120-180厘米,肩高80-107厘米,体重110-120千克。可见,如今的亚洲狮整体体型比它们的老祖先小了很多。

不仅如此,从整体形态来看,非洲狮比亚洲狮平均要大25%,而且长得更壮实;分开来看,亚洲狮与南非狮、安哥拉狮和东非狮相比,要略显小一些,但比西非狮大些。亚洲狮和非洲狮的这些区别,原因在于在于其生活的环境全然不同,让两种狮子习性和外形出现了差异。

亚洲狮的背毛较厚、体毛丰满,毛皮蓬松。雄狮脖子上虽然也长有长长的鬃毛,但比起非洲雄狮则明显短很多;而雌狮一般没有鬃毛。

有研究表明,雄狮之所以拥有一身浓密的黑色鬃毛,其一,可能是在雄狮的打斗中保护关键的头部和脖颈,其二,则更能获得雌狮的青睐,有专家甚至认为,雄狮长鬃毛,主要是为了吸引雌狮。

雄狮的鬃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颜色是会随着年龄而改变的,年纪越大,鬃毛颜色越黑,并且有光泽,看上去十分雄壮。

03雌狮作为“狮后”,除了养育幼崽还要捕食,雄狮说是“狮王”,其实就是暂住的“保镖”

亚洲狮则喜欢栖息在辽阔的森林里,是亚洲猫科动物中高度群居的动物。不过,亚洲狮群较非洲狮群小,平均只有5只,最多也有20只一群的。

整个狮群是母系社会,绝大多数的狮群都是由雌性狮子作为“狮后”,整个狮群一般由2-3头雌狮、1-3头雄狮以及无数幼崽组成。“狮后”是狮群里面的核心,由它带领雌狮负责日常的捕猎及养育后代。

而雄狮的地位一般不高,雄狮说是“狮王”,不如说是暂住的“保镖”,主要负责巡视保卫领地,一旦发现天敌来犯就要及时将其赶跑。当然,雄狮作为父亲,也会教导小雄狮离开狮群之后如何生活。有意思的是,雄狮出来战斗的时候,雌狮一般不参战。

在狮群中,“狮王”每隔几年就会更换。由于竞争激烈,大多数雄狮都会与1-3头雄狮结成联盟,然后共同战斗。当“狮王”与同类斗殴时,雌狮则在一旁观战;但是“狮王”是雌狮们的如意郎君的话,就不一样了,有挑战者前来挑剔,雌狮们就会帮忙打架。

当然,整个狮群里的雌狮,都是沾亲带故的姐妹或者直系亲属,所以不管来到狮群的是什么样的雄狮,都是外人,不会影响雌狮之间感情。

被打败的“狮王”并不意味着就此孤独终老了,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的话,它们会继续寻找新的狮群,然后去挑战,直到入主下一个狮群。

04夜间捕猎,先由一头雌狮将猎物赶到埋伏处,其它雌狮扑向猎物,一口致命

作为机会主义捕猎者,与非洲狮子一样,亚洲狮的食谱很广,不论是水鹿、花鹿、蓝牛羚、印度瞪羚、亚洲野牛、还是猪与家畜,只要缘分到了,逮着什么吃什么,甚至连动物腐尸也不放过。

它们常常集体捕食,大多是母狮主要负责狩猎。虽然身强力壮的雄狮有能力独自放倒大型猎物,但它们一般不参与雌狮的合作捕猎。

亚洲狮大部分捕猎是在夜间进行的,所以说它是偷鸡摸狗的一把好手。先由一头雌狮将猎物赶到其他狮子的下风处,其它雌狮冲出来扑向猎物,一口致命,吃饱后然后找到水池喝很多水。

亚洲狮生活的区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时间很少,时常出现干旱,因此捕食后常需到很远的地方才能找到水源。这种恶劣环境不但使亚洲狮饮水困难,就连它们的猎物也很少。

表面上看,狮群中的雌狮往往是一起休息、一起捕猎,表面上很和睦,但捕捉到猎物后它们并不会平均分配。动物学家观察发现,一旦狮群中的某些成员捕捉到猎物,往往“狮后”先把猎物霸占,然后才轮到其它母狮与小狮子,最后才是雄狮。

05“狮后”把幼狮聚在一起抚养,幼崽最大的危险就是遇到“后爸”

每年10-11月,是亚洲狮交配的季节。雌狮怀孕快要生时,就会单独出去,找一个庇护所,单独把孩子生下来。一般每胎产仔2-3只,由于幼崽的成活率不高,一胎到最后只剩一个后代。

当把幼崽抚养到1个月大时,雌狮就会带着自己的幼崽回到原来的狮群。这时,群里别的雌狮也陆陆续续带回了自己的孩子。“狮后”会把这些幼狮聚在一起抚养,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所有雌狮都会轮流来照料幼崽,就像是幼儿园的阿姨。

而幼崽需要跟随母亲们生活2-4年的时间,亚洲雌狮2岁半性成熟,雄狮则需要4年,在这个期间雌狮是不怀孕的。

幼狮长相都差不多,身上有着明显的斑点。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斑点逐渐淡化直至肉眼看不见,雄狮体型逐渐变得更大,并且头上、脖颈、甚至是肚子都会长出鬃毛,而雌狮则无此特征。

幼崽最大的危险就是遇到“后爸”。因为当“后爸”通过战斗把亲爸赶跑后,“后爸”会接管所有的母狮,同时会把前亲爸留下的雄性幼崽杀死或者赶跑,然后和母狮生下自己的孩子。这个看起来残忍的行为,完全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因为带着幼狮的雌性并不会发情交配。

另外,雌狮妈妈也有可能“偷情”狮群之外的流浪雄性,这样一来,后者挑战成功成为“狮王”,就难以判断这些幼崽是不是自己的后代,也不敢贸然杀婴。

小雄狮最好的办法就是,到了要离家出走的年纪时,赶紧结成队伍外出,否则要是遇到“后爸”就麻烦了。它们一边过上流浪的生活,一边一起捕猎成长,一起向其他狮群中的雄狮发起挑战,为争取属于自己的“老婆”而努力。

06近亲繁殖,导致亚洲狮基因多样性丧失严重;狮瘟,给亚洲狮带来灭绝性的灾难

亚洲狮曾经生活在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到了1907年,地球上只剩下大约20只亚洲狮(印度13只,伊拉克5-10只),1936年,增加到234只,由于近亲繁殖,亚洲狮体型已大不如前。

2008年底,亚洲狮虽繁殖有350多只;2010年亚洲狮的数量上升到411只;2015年共统计到523只亚洲狮个体,其中包括109只雄性,201只雌性以及213只幼崽;2017年进行的一次狮群普查显示,亚洲狮的数量增加到650头,全部是13只祖先的后代。

但是,亚洲狮仍然处于困境之中。由于亚洲狮生活的印度同样也生存着孟加拉虎,因此很多人把亚洲狮的减少归罪为孟加拉虎的捕杀,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即便孟加拉虎再怎么厉害,它也不是狮群的对手,能够造成狮群数量减少的,主要是这五大致命的要素:

其一,近亲繁殖是亚洲狮发展最大的不利因素

早有研究显示,如今这650只亚洲狮全部都是13只亚洲狮的后代,由于近亲繁殖,导致一个物种的基因多样性丧失严重,基因歧异度趋向相同,它们抵抗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就很差,不能适应多种环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生理缺陷。

近亲繁殖,亚洲狮体型变小,身体素质变差;野性丧失,丝毫没有猛兽该有的样子;免疫系统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减弱,极容易受疾病和基因的影响而导致全部灭绝。当然除了这些我们一眼就能够看得出的缺陷之外,还有表现在智力上的缺陷等。

其二,狮瘟很有可能给亚洲狮带来灭绝性的灾难。

2018年9月,有人在保护区里发现了两头幼狮的尸体。没想到,此后的3周时间里保护区内陆续发现了23头死狮子。两个月之后,又增加了16头。

尸检显示,一种名为“犬瘟热”的病毒很可能是罪魁祸首。这种病毒曾经在东非流行过,那场“狮瘟”杀死了1000多头非洲狮。如果“犬瘟热”流行病在吉尔国家公园内爆发,将会给亚洲狮带来灭绝性的灾难。

其三,偷猎。

尽管亚洲狮现在已经是重点保护动物,但是由于利益的驱使,仍有不少人在违法的边缘尝试。由于印度对孟加拉虎的保护力度超过了亚洲狮,所以有一些盗猎组织将目光从孟加拉虎身上转移到了亚洲狮的身上。

其四,人狮冲突,这是亚洲狮所面临的的一个比较大的威胁。

印度相当大一部分狮群是栖息在保护区外围的,狮子会经常跑到人类的生活区域里面去捕食牛等,而当地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家禽家兽不受危害,拉起了高压电网,很多狮子因此而被电死。

饿极了的狮子有时也会捕食人类。2012年,就有两例亚洲狮捕食人类的事件发生,2016年,逃出保护区的亚洲狮曾杀死了3个村民。狮子的这种行为,很有可能会遭到人类的报复性猎杀。

其五,种群集中,很容易受到自然灾难的危害

亚洲狮全部生活在吉尔国家公园以及周边,虽然这里环境适宜,猎物丰富,但由于太集中,就很容易受到大型森林火灾或流行病等自然灾难的危害。

结语

今天,狮子早已从近东、北非地区消失,大部分退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我们以萨桑吉尔野生动物保护区一块木牌上写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人和动物生活在同一个生物界,人类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人们应当懂得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雪灵谷自然实验室/出品
参考资料:《人与自然》杂志、《科学之友》杂志、《科学通报》杂志、《中国科学报》、Wildscreen

上一篇: 《科普一分钟》|视力表上为何使用字母E?

下一篇: 从10万炒股到100万?全是套路!监管出...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