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认识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常见病之一:缺铁性贫血

时间:2021-08-18 12:00:2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引言】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报道全球约有30亿人罹患不同程度的贫血,而中国患贫血的人口概率高于西方发达国家。贫血是外周血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减少,原因有很多,其中缺铁性贫血是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尤其好发于儿童、育龄妇女及老年人。

【科普讲堂】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铁是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过程。正常人体内的铁含量随年龄、性别、体重和血红蛋白水平不同而异。一般成人体内含铁总量约为35mg/kg(女性)、50mg/kg(男性)。铁的来源包括外源性铁即来自食物的铁;内源性铁即体内红细胞衰老或破坏所释放的铁,这些铁均可以被人体利用,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过程,维持正常造血功能。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物质,如果由于以下原因导致铁缺乏,就会影响血红蛋白合成,从而造成缺铁性贫血:1.从食物中摄入的铁不足;2.膳食中的铁吸收利用率低;3.机体对铁的需要量增加;4.铁丢失过多等。

【科普讲堂】哪些孩子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早产儿、双胎/多胎儿、孕期有贫血的母亲生的孩子:

母亲可以通过胎盘把铁运输给胎儿,特别是孕后期3个月运输的铁最多,如果孩子早产(小于37周出生),从母体获得的铁就不够了。相比较于单胎,双胎或多胎儿从母体获得铁是较少的。另外,当母亲孕期有缺铁性贫血也会影响胎儿获取铁。所以,有以上情况的婴儿若生后没有及时补充铁剂或合理添加辅食就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6月~2岁的婴幼儿:

足月儿从母亲获得的铁可以维持到生后4~5个月所需,若4~5月大时未及时合理添加辅食,婴儿就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婴儿的食物主要以奶制品为主,由于营养知识的缺乏、育儿知识的误区或辅食添加困难等原因,有些家长没有及时给孩子添加辅食,甚至有的孩子一岁了还是以母乳为主,或仅仅添加了一点米粉。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铁膳食量,6个月以内的孩子每日需要0.27mg铁,而7~12月的孩子每天需要10mg铁。我们可以计算下,若孩子仅仅以奶制品为主要食物,那么每天至少需要3L的牛奶(人乳含铁量约0.3-0.5mg/L,牛奶约3.6mg/L)才能满足每日的铁需要量,这对于1岁以内的孩子是个很难达到的数字。但是,如果能给孩子加一点蛋黄(3.35mg/100g)、猪肝(22.6mg/100g)或婴儿米粉(10mg/100g),每天的铁需要量就很容易达标了。所以,及时合理添加辅食对于婴幼儿的健康非常重要!另外,有些婴幼儿因蛋白质或乳糖不耐受出现慢性腹泻,也会导致铁吸收减少,排泄增加,而出现缺铁性贫血。

以下是辅食添加中的一些误区,您中招了吗?

母乳中的含铁量>牛乳的含铁量。(×)

等量情况下牛奶的含铁量>蛋黄的含铁量。(×)

动物性食物中的铁比植物性食物中的铁更容易吸收。(√)

青春期儿童:

青春期的孩子生长速度快,对铁的需要量增加,如果挑食、节食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初潮以后少女如果月经过多造成铁的丢失也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另外,由于学业忙碌,压力大精神紧张,少数青春期孩子会出现消化道溃疡等疾病,由于长期慢性的失血也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科普讲堂】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常表现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或嗜睡(婴儿多见)、心率增快、乏力、容易疲倦、头昏、头疼、耳鸣、心悸、注意力下降等。

【科普讲堂】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去除病因:积极查找缺铁的原因,针对性的治疗非常重要。如果是饮食不当造成的就要纠正饮食习惯和食物组成;如果有疾病导致失血的应当及时治疗。

补铁治疗:轻度贫血的孩子可考虑通过食物补充铁。动物性食物含有丰富的铁,如猪肝、瘦肉、鸡蛋、动物血、禽类、鱼类等。蔬菜和牛奶及奶制品中含铁量相对比较低。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牛奶、咖啡、茶可以影响铁吸收。所以,食补需要注意荤素搭配,合理膳食。中重度贫血的孩子可以给予元素铁每天4~6mg/kg,分3次,两餐之间口服为宜。口服铁剂后,一般1~2周后血红蛋白数值会上升,3~4周恢复正常。血红蛋白正常后建议继续口服铁剂6~8周,以储存在体内。

【科普讲堂】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孕期预防:母孕期应该加强营养,摄入富铁食物,按时产检,若出现缺铁性贫血需及时纠正。

婴幼儿:早产儿特别是非常低体重的早产儿,1~2月左右时可以补铁预防。婴幼儿应母乳喂养,及时合理添加辅食,注意提供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食物。

青春期:注意合理搭配饮食,拒绝不健康的减肥节食行为。女孩子若出现经期时间长,出血量大,应及时就医治疗。

【科普讲堂】缺铁性贫血的筛查,贫血可以通过查血常规及时发现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生后3~6月查血常规。

生后4~6月纯母乳或牛乳喂养未加辅食的婴儿:9~12月时查血常规。

具有缺铁高危因素的儿童:建议每年查血常规一次。

青春期儿童:尤其是女孩,需定期检测血常规。

执笔:周芬 审核:金润铭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儿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儿科是国内儿科学首批暨1986年国务院第二批批准的临床博士点授权单位。协和儿童血液肿瘤专业于2003年独立成为专科病房且逐渐壮大成为湖北省儿科学界实力最强的优势专科。同时也是中国儿童肿瘤治疗协作组湖北地区牵头单位,湖北省儿科血液肿瘤专业组长单位,在中南地区乃至于全国享有极高声誉。我科曾获亚洲医院管理奖客户服务项目金奖、全国医院擂台赛十大价值案例及人气案例、中国医师协会“人文科室荣誉称号”、“湖北五一巾帼奖”、湖北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医师力量:经过多年不断努力,在金润铭主任带领下,我科成功组建了一支技术精湛、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团队。目前共有医护技人员60余名,人才梯队完善,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职称人员9名,中级职称人员10余名,其中多人有海外留学经历,现有在读博士生与硕士生共10余名。

技术优势:科室现设有白血病、淋巴瘤、实体瘤、组织细胞病、贫血及出血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亚专业组,核定床位数共81张,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儿童血液肿瘤治疗病区。承担国家及省市级课题20余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主编《儿童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儿科诊疗常规》等书籍,副主编或参编儿童疾病临床路径解析、儿科学高级教程等多部教材或参考书,多次荣获省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护理团队将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运用于PICC和PORT全程,开展空肠置管等技术,一直致力于为患儿们提供优质、精准的护理技术与服务。

人文关怀:本科室于2002年发起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病房爱心学校。十六年来,爱心学校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已服务患儿34000人次,有17800名志愿者参与,涉及武汉市26所学校、19所机构。我科是湖北省第一批医务社工试点科室,率先在武汉市综合医院中引入医务社工,实施心理安抚和无痛穿刺等服务,协助病人申请和使用慈善基金超过1000万元。我们创建的这种人文关怀模式也在全国范围内复制和推广,让更多的患儿和家庭受益。

2017年12月12日,李克强总理来到我科看望白血病患儿,对我们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称赞医护人员是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的天使,鼓励大家更好地为患儿服务,并启动了中国儿童白血病的国家全面管理。总理此次到访显示了国家对儿童血液肿瘤性疾病的重视,也体现出武汉协和医院儿科在湖北省乃至中国的学术代表地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儿科主任。从事儿科医疗工作20余年(其间曾留学瑞典),是目前国内知名的儿科中青年专家、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学术带头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跨世纪人才。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血液学组委员兼MDS-MPD亚专业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学会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肿瘤治疗与研究协作组(INCTR)委员、湖北省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儿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遗传学会湖北省分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医学遗传学会委员、中国医促会湖北省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儿科血液学组组长,同时兼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临床血液学杂志、小儿急救医学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国际儿科学杂志、儿科临床杂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国外儿科医学文摘、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世界儿科杂志(英文版)、遗传、Pediatrics杂志(中文版)等国内十余个学术期刊的编委,同时也是湖北省暨武汉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国家自然基金委、教育部回国人员研究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评议专家。卫生部临床路径指导专家组成员、卫生部抗生素合理应用指导专家组成员、卫生部白血病指导专家组成员、湖北省儿童白血病治疗专家组组长。

专业专长:专业为儿科血液、肿瘤及遗传性疾病,同时承担儿科内分泌疾病(尤其是身材矮小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对小儿白血病、脆性X综合征、出血性疾病的诊治及分子病理学有较系统的研究,对儿童矮小症的临床诊治有较独特的体会。

学术成绩:获得湖北省/武汉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委重点项目及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参加国家973重大科研项目2项、“十五攻关课题”及十一五国家支撑项目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参编《现代儿科诊疗学》、《小儿内科学》大型参考书二部,主编《儿童急性白血病》医学影视教材一部,主编儿科诊疗常规一部,合作主编《儿童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参考书一部,参与教育部“儿科学”十一五本科规范教材、小儿内科学高级教程的编写工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学组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及血液学组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童肿瘤专委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控制专委会委员,中国噬血细胞综合征专家联盟成员,湖北省科普协会医学科普委员会儿科分会常委,湖北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专业专长:长期致力于儿童血液系统疾病、肿瘤靶向治疗、医学遗传性疾病的研究。擅长噬血细胞综合症、白血病、淋巴瘤、EB病毒感染、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各种儿童血液系统疾病、医学遗传疾病的诊治和遗传咨询。

学术成绩: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级基金以及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等科研项目。参加完成多项国家高新技术(863计划)和重大攻关项目等研究工作。先后作为博后和资深科学家多次赴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Houston Methodist Hospital Research Institute和马里兰Chromotrax等研究机构从事血液肿瘤靶向研究和医学遗传学研究工作。曾获北美华人遗传学会杰出博士后奖。从事的儿童血液疾病研究多次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等权威期刊上发表文章三十余篇。参编多部全国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教材。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二(下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儿科教研室副主任,医学博士,曾于美国缅因医学中心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2年。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灾害学组青年学组副组长,中国儿科救援协会救援组织专委会委员,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医学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模拟医学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科研促进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学术指导委员会血液与干细胞移植分会委员,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儿童重症专委会委员,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青年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专业专长:任职以来主要从事小儿血液病和危重症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对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儿童血液病、危重症和消化系统常见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学术成绩: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发表国内外论文20余篇。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下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儿童血液科负责医生,医学博士,曾赴美国St Jude儿童研究医院参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协作组计划的培训学习。2013年赴美国威斯康辛血液研究中心从事血液免疫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1年余。

社会任职:现任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学会儿科分会灾害预防专业委员会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及肿瘤学分会委员,湖北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委会常委兼秘书,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细胞治疗专委会委员,同时兼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英文版)、中国儿科临床杂志的编委。

专业专长:擅长各种儿童血液病,如白血病、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异常等的诊治,主要从事儿童急性白血病及肿瘤患者长期随访等工作。

学术成绩:主持国家、省级及校级课题多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多篇,相关成果曾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医学博士,曾赴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与纽约大学Langone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年。

社会任职: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学组青年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儿科与保健分会血液学组秘书,武汉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委员。

专业专长:擅长儿童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的诊疗工作。长期从事儿童临床工作,现主要负责武汉协和医院儿童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移植后管理与随访等工作。

学术成绩:主持或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武汉协和医院自主创新基金1项。参与编写卫生部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儿科学教材2部,发表专业相关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近10篇,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五(下午)

医学博士,曾赴美国Marshall University做博士后工作一年半,研究方向为儿童肿瘤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

专业专长:擅长疾病:儿童白血病、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贫血、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五(上午)

医学博士,2015年赴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2年余。

专业专长:致力于儿童血液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尤其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及噬血细胞增生症等儿童血液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日常管理。

学术成绩:发表SCI论文数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和校级课题各一项。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上一篇: 中华名医丁晓波 彰显中医神奇 尽显医者仁...

下一篇: 什么是泪道疾病?合肥爱尔眼科专家为您科普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