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行·队员日志|“雪龙”号进入浮冰区,每天有人拍冰山
时间:2019-11-20 14:12:4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进入南纬60度,南大洋的天气更加变幻莫测,就像3岁的孩子,上一刻还是晴空万里,阳光普照,下一刻就“拉黑了脸”,经常还带着雪花。
从“雪龙”号上拍到的南极大陆外围的冰山。澎湃新闻特约作者 赵宁 摄
阳光好的时候,队员们都会跑到甲板上拍冰山,冰山上面没有任何污染,甚至连一丝尘埃都没有,在光线的照射下晶莹剔透,冰山大部分是纯白色,偶尔带有些清澈的蓝色,十分漂亮。这些冰山都是南极大陆冰架发生断裂,下海漂移的部分,完全由淡水组成。在国内的一部电影里,剧情提到从南极拉一座冰山到新疆,以解决当地的饮水问题,其实这从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
11月17日下午开始,天空就飘起了雪花,并且越下越大,到晚饭时分已经变得铺天盖地了,在4到5级的风中漫天飞舞,能见度极低。这是“雪龙”号从上海出发以来遭遇的第一场强降雪天气,这样的天气其实给驾驶员带来了很大压力,因为船已经驶入了浮冰区,冰山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驾驶员需要很好的视野,以提前避开冰山。
从“雪龙”号上拍到的南极大陆外围的冰山。澎湃新闻特约作者 赵宁 摄
朱兵船长有些不放心,凌晨两点再次跑到驾驶台观察情况,和值班船员一直待到三四点钟才回房间休息。这个时候,天就开始发亮了,离极点越近,越临近仲夏季节,就越能体会到“白昼”,房间里虽然有两层窗帘,光线还是穿过缝隙偷偷溜了进来。
早上7点,拉开窗帘一看,发现甲板上大部分面积都被积雪覆盖了,我穿上衣服,背着相机跑了出来,此时天上还飘有零星雪花,我看了一下,甲板积雪最厚的地方有四五厘米厚,人踩在上面“嘎吱嘎吱”作响。
这时,海洋一所的鞠鹏和中科大的苏光明顺着楼梯朝最顶层甲板走去,俩人拿着小铲子,拎着小桶。“我们去驾驶台上面取雪样。”鞠鹏朝我扬了扬手,打了个招呼。我连忙跟了上去,准备拍点素材。
11月17日起“雪龙”号遭遇下雪,甲板被雪花覆盖。澎湃新闻特约作者 赵宁 摄
到达楼顶后,俩人寻找了一处合适的采样地点,小心翼翼用铲子将积雪铲起,放入桶中。
“怎么不戴手套?这样规范吗?”我在一旁问道。
“不能戴不能戴,手套上有很多微塑料颗粒,容易给雪样带来污染,影响数据的准确性。”俩人连连摇头说道。
我了解到,这些雪样会在船上实验室进行一个初步研究,剩余的部分被冷冻保存,然后运回国内实验室作进一步研究。其中,鞠鹏是做微塑料调查的,苏光明是做大气污染物调查的,同样的雪样在他们的手中也将会发挥不同的作用。
即便是在南极,“雪龙”号也很少碰到这么大的雪。我心里暗自想,“希望这一场雪会给科学家们带来特殊的‘收获’。”
塑料的发明,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然而,塑料在使用后,一部分由于处理不及时而进入环境,发生破碎、降解,给地表水、土壤和海洋等带来严重环境污染。海洋微塑料研究也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全球性环境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开展的多次大洋和极地科考中,均将微塑料调查纳入科考范围之中。
自“雪龙”号进入南极区域以来,鞠鹏就一直收集海水、大气、积雪样品,到现在为止,他已经取得11份海水样品、5份大气样品和1份积雪样品。
“我们通过这些样品开展南极区域水体和沉积物中的微塑料组成和分布研究,以揭示极地微塑料分布特征和规律,进而对南极区域微塑料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鞠鹏说。
(11月18日于“雪龙”号,作者系第36次南极考察队队员、中国自然资源报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