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专业影评人不喜欢《小丑》?
时间:2019-11-16 20:26:2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小丑》或许是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上映的一部最具争议的电影。这部电影最早在威尼斯电影节里,面向有限的几个影评人点映的,那时候它收到的反馈都是一片赞美声。直到后来更多影评人看过这部电影,它得到的专业影评开始越来越两极化。
后来,当《小丑》陆续的开始在全球上映,它又经历了一波来自观众的潮水般的好评,以及来自媒体和专业影评人更多的不懈和恶评。现在在metacritic网站上,影评人给这部电影打了59分的低分,而观众的评分竟然高达9.2,在IMDB上的评分也有8.8。
这个电影我看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不得不说我很喜欢这部电影,而且我预测它在明年的奥斯卡上有很大的机会能抱一些大奖回去。我也一直想和大家好好聊聊《小丑》,但是一直不知道具体要聊些什么。
因为从表演到影像再到故事本身,这部电影有太多可以聊的东西了。直到我最近注意到这些评分数字,尤其是在读了一些来自知名影评人的恶评之后,我发现这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角度——为什么面对同一个作品,专业的影评人和普通观众看到却是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甚至是面对主演杰昆·菲尼克斯教科书级别的表演,我本来以为至少在这方面两拨人应该不会有什么争议,直到我读到《时代》杂志里影评里:
你能在菲尼克斯爆裂的青筋里看到他用力过猛的表演。他会让你忍不住要为他做一场众筹,这样他就不用再这么拼命工作了。然而他极其糟糕的表演事实上也并不全然都是他的错。
这不是什么地摊小报为了讨巧写的影评,但就这篇分量不小的《时代》影评着实也是很恶毒了。
很多影评人,包括我刚读的这篇影评的作者,认为《小丑》是一部危险的电影。《小丑》讲的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亚瑟·弗莱克,被自己所处的社会欺辱和边缘化,最终一步步在暴力中寻得自我,变成那个DC宇宙中人尽皆知的恶魔小丑的故事。
很多影评人在这个故事中嗅到电影创作着内心有不可告人的动机,前面“冗长”的讲述小丑是如何如何被欺负压榨的情节,认为电影不可避免的再引导观众去同情小丑,并且因此将暴力和犯罪正当化,甚至还具有煽动性。
这听起来好像是一种高级而婉转的吹捧,因为如果你觉得这部电影能引导你去同情一个人尽皆知的恶魔,并且通过影像、台词和舞美设计让你觉得小丑是一个很酷的坏人的话。。。那可能恰恰说明这部电影拍的太好了。
但如果我们更深入的去看待这种批评的话,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美国特色的批评视角——尤其在这个由《蝙蝠侠》延伸出来的电影身上更是如此。
2012年,在科罗拉多的一场《黑暗骑士:黎明升起》的点映会上,一位穿着一身战术黑衣的蝙蝠侠粉丝持枪杀害了12位观影者,造成当时美国近代历史上最惨重的一次枪击案。
枪手后来对警方说自己本来想去机场杀人,但是觉得这样会被人误以为这是有政治动机的恐怖事件,这会传达错误信息,因为他想没有这种想法,甚至可以肤浅的理解成是临时起意。这番话直接让人想到《黑暗骑士》里形容小丑的那句话:some men just want to watch the world burn。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这个枪手本身就是一个超级英雄漫画粉丝,他的房间到处都摆着蝙蝠侠周边产品,在执行枪击案之前的一个月,他还给一个自己喜欢的漫画电影演员打电话表达崇敬,这确实会让人禁不住想起《小丑》中一些关于追星的桥段。
我觉着,这种将暴力和犯罪归咎于艺术的煽动性,其实仔细一想就还挺可笑的,甚至他们为啥能有这种想法啊。在美国,枪击案几乎已经成为日常,上面说到的那场枪击案的死伤记录,也已经在近几年被刷新十几次了。
这背后是美国社会一系列的结构性失调,比如毒品泛滥、精神医疗保障的欠缺,以及那个在我一个外国人看来,实在过于宽松的控枪法律。
而这些问题都太难解决,涉及到了太多政治阻力,所以好莱坞和艺术家们常常成为那个最现成的替罪羊。每次枪击案之后,美国社会上都会有强烈的控枪呼声,而以共和党为主的政客就会说“刚发生枪击案就谈控枪这个政治议题是对死者的不尊重,难道不是因为现在的电影和游戏太过于暴力教坏了小孩子。”
更何况,什么样的作品具有煽动性,本身也不是一个有着客观参照标准的问题。哪怕是体育运动,在一些可笑政权看起来,也是在煽动腐败堕落的性文化。再说到这部《小丑》,我很喜欢的一个影评人就说这电影烂到根本煽动不起来。而我呢也不觉得这部电影有什么煽动性,恰恰是因为这部电影在这方面做得足够高明。
亚瑟在电影的一开始看起来确实是一个挺好的人,他努力的工作,他在照顾自己的母亲,他也会主动对身边的人施加善意,然而周边的人和事,却一次又一次挫败他为融入社会做出的努力,直到他最终诉诸暴力之后才发现自己成了社会的英雄。
确实,一方面我们见证着社会对小丑的不公,让我们同情他的不幸,但是我们在菲尼克斯细致入微的表演当中,也能明显的体会到小丑每一次尝试暴力的时候,他都是越来越享受那种快感。
他的暴力总是会比“正当防卫”和“等价报复”要多带点故意的样子,让观众也没法全然的去同情他,而最终在我们面前呈现的是这样一部充斥着复杂情绪的电影,你觉着他是疯子,但是又有点理解他的。
这是我最喜欢这部电影的地方,他真正的超越了简单的善于恶的对立,给我呈现了更多思考的空间。
说到思考空间,影评人对《小丑》的第二诟病点,就是它“故作深沉”,什么都想反思,结果什么都没有反思成功。比如这部电影有情节展现出了美国的精神病医疗福利问题,因为亚瑟的堕落有一部分原因是政府不再提供免费的药物。电影也有触及到阶级对立,贫富差距等问题,但是导演似乎也都只是点到而已,并没有做深入的探讨,使得这部电影的内核最终看起来相当的空洞。以上是一些影评人的意见。
我理解这种批评的来源,因为上面说到的那些问题都是美国当下很热点的问题。所以美国人看到荧幕中呈现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可能就会禁不住期待导演能在这些问题上有多一些停留和探讨。
但是在我看来,不能因为一部电影里有触及某个议题,就一定要要求这部电影去深钻它。我在看完《小丑》之后其实完全没有觉得这是一部想要做的深沉的电影,我不认为它有付出太多精力去批判一些现实。电影里展现出了一个失败的医疗保障体系,或许不是因为导演想要针砭时弊一些什么,而仅仅是因为那是故事的一部分。
就像上面说的,小丑确实受到了一些不公,而他也在这些不公当中逐渐找到了自己邪恶的本性,这就使得这个故事在文学意义上足够复杂,而一个好的故事不是一定要和政治发生强烈的勾连的。
目前听起来好像我就是来给《小丑》洗地的,那现在就说说影评人对《小丑》的第三点诟病,那就是——融梗。
融梗这个词我也是最近看到《少年的你》在网上引起的争议后学到的,它指的是一部作品在故事框架上大量借鉴其它作品,但是又不至于构成抄袭。一些人在看完《小丑》之后指出这部电影和马丁斯科塞斯的两部经典之作,《出租车司机》和《喜剧之王》,有太多相似的地方,我在看完《小丑》之后也回头又看了一遍那两部电影,不得不说相似点确实多的有点过了。
尤其是《出租车司机》,讲的是一个深受失眠症困扰的老兵在纽约开出租车,很迷茫的在社会中寻找爱情,以及自身存在的价值,在这过程中不断受到挫败,最终诉诸暴力的故事——听完这个故事的梗概你就知道这几乎也是《小丑》的故事梗概。
这还没完,《小丑》当中有很多向《出租车司机》致敬的视觉元素,甚至干脆有几乎一样的桥段,而且在《小丑》中饰演脱口秀明星的罗伯特德尼罗,也是《出租车司机》和《喜剧之王》的主演。而在《喜剧之王》里,他也同样饰演了一位脱口秀明星,而且也有大量的梗被《小丑》融了过去。
小丑和这些经典作品之间的相似度实在过高,是我认为它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但是称不上是一个伟大的电影的重要原因,这也是一块我不打算洗的地,或许你可以自己找来《出租车司机》和《喜剧之王》看一看,这样能得到自己的结论。
好咯,今天的电影就聊到这里,就像我说的,《小丑》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一聊再聊的电影,不知道你对这些影评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下面的评论区里发表出来,因为我知道,你们有了各种渠道去搜集到它,很可能现在已经安静的躺在了你的某个网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