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特等奖高校分享“创新经”

时间:2019-11-14 10:43:5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挑战杯”特等奖高校分享“创新经”

213所高校,447件作品,连日来,第十六届“挑战杯”竞赛终审决赛展区内摩肩接踵。

“能进‘挑战杯’决赛的都是大神!”高校间流传这样一句话。那么,到底是什么支撑这些创新“王者”一步步闯进决赛,赢得殊荣?是什么力量推着他们在“折磨人”的科研项目中前进,又是什么力量把他们从“崩溃”“想要放弃”的边缘拉了回来?

北京大学发展与比较心理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认为,影响创造力的因素很多,除了关注特质、能力之外,“创造动机”也非常重要。以往的研究发现,动机对于个体的创造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探求大学生创新的源动力,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向参加“挑战杯”等创新类赛事的高校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的372份有效问卷显示,相比于未进入决赛的同学,进入决赛的同学在“我觉得创造的过程很有意思”“我想提高自己”“我认为这么做很有意义”“我想造福他人、国家或人类社会”等题项中符合程度更高。换句话说,这些动力可能是支撑他们走得更远的重要原因。

一些选手在采访中表示,“兴趣”“希望得到成长”,以及“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是支撑他们走到今天的重要动力。

谈及如何激发学生的这些动力、为学生创新保驾护航,几所摘得本届“挑战杯”特等奖桂冠的高校分享了各自的“创新经”。

打造“创新生态” 突出“兴趣牵引”

这次“挑战杯”,上海交通大学的舒轶带来了一个“非常折磨人”的项目——“单目多光谱三维重构技术及其在医用内窥镜中的应用”,通俗地说,他和队员一起做了一个“3D胃镜”,希望解决二维成像胃镜当下解决不了的问题。该项目获得了本届“挑战杯”的特等奖。

出于兴趣,舒轶大一就选定跟随任明俊老师,从事局部三维成像技术的研究。但这项技术的应用场景十分苛刻,需要完全的暗室环境。

在舒轶“胡思乱想”时,突然想到:人体内部不就是个绝对的“暗室”?如果把人的胃壁比作大地,那么早期胃癌的可疑病灶就是大地上的小土包或小水洼——这种微小的结构,靠原有的二维平面成像技术难以直观识别。由此,舒轶和同学们认为,可以创造一种“3D胃镜”,解决目前早期胃癌筛查存在的种种困难。

然而,创意到成果之间隔着万水千山,“如果没有兴趣,很难坚持下来”。舒轶告诉记者,创新的源动力是十分丰富的,支撑他与每一个“bug(问题)”抗争的,是对创新“强烈的热情”,这种类似于“本能”的东西,助他逐一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团委书记钱文韬介绍,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该校建立了一个创新“循环生态体系”,包括“前端—中端—后端”环节。而“兴趣牵引”就是“前端”的核心。

各类社团和科技创新工作室是“兴趣牵引”的载体,这些平台对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开放。该校目前有约80个创新工作团队,同学们因兴趣聚在一起,跨学科交叉,共同进行科技创新。

在此基础上,初有成果的同学可以参加“中端”的校内创新类比赛,经选拔,有一些项目可进入“后端”——参加国家级及以上创新赛事,甚至得到项目孵化等帮助。成功者终将“反哺”创新路上的新手们,比如上海交大的“挑战杯”顾问委员会成员就是往届获奖选手。

从“接地气”的全校参与,到“高大上”的“王者”聚集,钱文韬希望更多像舒轶这样的同学能从这个创新“循环生态体系”中脱颖而出,闯出自己的“挑战之路”。

内化“家国情怀” 承担“责任使命”

记者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取得更好成绩的同学除了“本能”驱动力更强之外,在“我认为这么做很有意义”“我想造福他人、国家或人类社会”等题目中,也表现出较高的符合程度。

舒轶说,随着项目的深入,关于胃癌的触目惊心的数据让他感受到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感受到他人的痛苦是很重要的,一个年轻人如果知道自己能让社会变得更好,将迫不及待地去承担这种使命”。

这种将“家国情怀”内化的过程,舒轶是从读史中完成的。他说:“从历史全局中可以看出,国家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虽然现在我们还面临很多问题,但也有很多很棒的年轻人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也是其中之一。个人成长的涓滴细流只有汇入祖国发展的江海,才能够变得充沛丰盈。”

而另一名“挑战杯”特等奖获得者邸伟承的家国情怀,则是在“科技报国”氛围中孕育出来的,反过来,这种情怀又成为支撑他创新的动力。

他来自西北工业大学,这次和小伙伴带来的项目是“仿生太阳能无人机”,他们研制的无人机将用于可可西里等地区的生态保护。

他告诉记者,在导师周洲的实验室里,将太阳能长航时技术运用于实际需求,“是一种社会责任”。他和另外17名队员此次攻克这个项目,也是出于保护“绿水青山”的目的。

西北工业大学团委书记周凯说,该校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航空领域,一半以上的重大型号总师、副总师毕业于这所大学;在航天领域,从这所学校走出的“航天三少帅”中的张庆伟和雷凡培,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等,都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周凯幽默地说:“在西工大,想和国家没关系可能比较难。” 这些从历史中走来的人物,成为学生心中既亲切又景仰的创新榜样,在学弟、学妹心中种下的创新种子,天然便含有“爱国”“报国”的基因;而今天,无论是国庆阅兵中掠过天际的战鹰,还是热映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又或是国防部官员的某次讲座,都能在学生心中激起巨大的创新动力。

“这种动力中揉进了信仰。”周凯说:“所以西工大人在创新的路上更加坚毅,可以守得住‘板凳一坐十年冷’,可以‘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尊重“客观规律” 助力“个人成长”

记者在采访和问卷调查中还发现,“我想提高自己”“我想多学些东西”也是同学们进行创新活动的重要原因。

东南大学的杨述焱和队友凭借“高精度多维力传感器及航天员生物力学测量系统”项目,获得了本届“挑战杯”的特等奖。她介绍,这一系统可以揭示太空中力的特性,研究航天员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

谈及做这个项目的初衷,杨述焱表示,希望在实际的项目中锻炼自己,“打造一个实际的作品,可以促进从学到用的思维转变。”

东南大学团委副书记杨文燮介绍,他们正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构建了一套“符合学生个人成长的客观规律”的“金字塔式”创新培养体系。

金字塔的底端是每年约1500项的“课外研学项目”;上面一层,是让优秀的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接触学术研究;再上面一层,是助力一些更优秀的学生进行具体的项目攻关;最上层便是参加“挑战杯”等创新大赛。

“不是为了比赛而做项目。就像我们办奥运不只是为了拿金牌,更在于动员全民健身。”杨文燮觉得,“挑战杯”在该校存在的意义并非是让人人都去争取获奖,而是带动全员创新的氛围。

他说,在“金字塔”培养体系和“挑战杯”氛围的助力下,该校学生在本科的四年中几乎都参加过课外研学项目,“他们大多数可能是为了长远发展考虑,而参加这些额外的创新项目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指导和学习机会”。

调查问卷也显示,参加创新类竞赛确实有助于同学的成长。94.8%的受访者表示,与开展比赛项目之前对比,自己在不同程度上变得“更优秀了”;97.8%的同学认为,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98.6%的同学在不同程度上收获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谈及如何更好地塑造学生的创造力,北京大学发展与比较心理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表示,学校应重视对学生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的塑造。内部动机来源于个体对于活动或事物本身的兴趣、喜爱、探索精神和好奇心,是自我决定的;而外部动机则是个体为了获得奖励、报酬或他人认可才做出行为或活动,是受到外部因素控制的。

研究人员建议,高校可以通过外部的激励手段鼓励学生参与创造活动,也应给学生提供支持,提高学生对创造行为的兴趣、胜任感,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相应的价值观,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去创造。

谈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光电子专家黄维表示,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创新氛围。“当今国内的创新、创业环境比20多年前有了质的提升。不过,不论何时,一颗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心,都是关键所在。尤其是要立足国家发展,把个人成长成才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创新才能有更大、更广阔的舞台。”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茜 来源:中国青年报

苑菁菁

上一篇: 原创李湘前夫东山再起,重新回到富豪的行列...

下一篇: 【链得得解读】全球首家!日本发布数字资产...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