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GZDDW】第二届粤港澳肠道微生态论坛圆满召开
时间:2019-11-10 07:22:2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2019年11月8日,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由广东省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分会、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胃肠病学研究所承办,由《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炎性肠病杂志》、Gastroenterology Report、《热心肠日报》协办的广东省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分会年会并第二届粤港澳肠道微生态论坛在广州市天河区阳光酒店隆重召开。本次会议聚焦近年来肠道微生态的新理论与新技术,邀请了国内外该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共聚一堂,带来了一场学术上的饕餮盛宴。
本次会议近500人参会,来自省内外肠道微生态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在各自擅长的研究方向为本次论坛带来了精彩的报告,会议共有10余位讲者展示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及经验分享。主题新颖、形式灵活、内容丰实,成为本次肠道微生态论坛的一个个亮点。除了一年一度的肠道微生态年会,广东省医学会结直肠外科分会全委会也在此召开。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的王炜教授,以Light up the gut“dark matter”-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maging tools for gut microbiota为题,介绍了STAMP技术,并以肠道细菌的生长发育及代谢水平相关研究成果做了报告。
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的詹俊教授介绍了“益生菌在胃肠疾病中的应用”。
兰平教授及何真副主任医师做了“中山六院肠道微生态研究的现状及展望”主题报告,介绍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近十年的发展成果。
军事医学科学院的杨瑞馥教授为我们带来了“结肠癌黏膜相关细菌的培养与鉴定”,结合16s rRNA测序、宏组学、代谢组学、培养组学,讲述了微生物群培养及鉴定的早期探索、当今研究现状及未来的研究热点方向。
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陈白莉教授以“IBD整合素治疗靶点和药物的肠道选择性机制”为题,分点阐述了整合素-淋巴细胞迁徙-IBD发病三者的关系,并结合临床介绍了抗-整合素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香港城市大学的李俊教授结合营养治疗与肠道微生态,做了“How Dietary Interventions Reshape the Gut microbiome and Influence Health”主题报告,主要报告了益生菌干预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陈敏教授通过“肠道微生态研究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未来”为切入点,让到场的学者们看到了更多的肠道微生态研究的可能性。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的李宁教授带来了“肠道微生态治疗的认识与实践”。以相应的临床案例为切入点,阐述了菌群移植研究对于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闭幕式上,兰平教授做了总结发言,本次论坛延续了第一届肠道微生态论坛的学术交流,参与人数更多,为肠道微生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对于提高肠道微生态的临床与科研水平、促进国内外肠道微生态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学术思无际,肠道如万象,研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方知何为其根,何为其果。
郭松青
初审:李饶尧
审核:简文杨
审定发布:李冠宏
图、文/中山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