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DV:第一针新冠肺炎疫苗可能引发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因此第二针是禁忌吗?
时间:2022-02-01 13:06:0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对受到自身免疫大疱性疾病(AIBD)影响的免疫抑制患者的管理成为医疗系统特别关注的问题。冠肺炎疫苗接种,最好是在缓解期或至少在免疫抑制程度较低的时候。迄今为止的数据。我们报告了5例大疱性类天疱疮(BP)病例-为寻常型天疱疮(PV)-均经临床、免疫病理和血清学检查证实,这些患者在大疱病缓解期接受了COVID疫苗接种,随后经历了疾病暴发(表1)。
表1 受AIBD影响的患者资料
例1 1例63岁女性,口服泼尼松治疗6个月后出现大疱性类天疱疮(BP)临床缓解,注射第一剂现代mRNA-1273疫苗,3天后出现症状:后者接种后1天出现全身红斑,第三天躯干出现数个水泡。诊断是在远程医疗会诊中做出的,并开了口服泼尼松的处方。28天后,患者接种了第二剂疫苗,没有出现疾病症状,也没有注射部位反应。
病例2 一位40岁男性,在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一年后,寻常型天疱疮(PV)开始缓解,在第一剂莫德纳mRNA-1273疫苗接种3天后,因PV发作而引起我们的注意。他的背部和上肢出现了几个水泡(图1),并开始用霉酚酸酯和口服泼尼松进行治疗。28天后,他接种了第二剂疫苗:他在注射部位只感到疼痛,持续了2天。
图1 病人编号2显示第一针现代RNA-1273疫苗接种后出现的皮疹。
病例3 一位84岁男性,口服泼尼松和硫唑嘌呤治疗4年后,血压缓解,接种了第一剂现代mRNA-1273疫苗。两周后,他的躯干开始出现轻微的水泡病变,这被认为不需要全身免疫抑制治疗。28天后,患者接受了第二次注射;病变恶化,变得更加广泛,也波及口腔。开始口服泼尼松治疗。
病例4 一位82岁女性,口服泼尼松和霉酚酸酯治疗后,血压缓解3年,接受了辉瑞mRNABNT162b2疫苗的首剂注射。3天后,患者在手臂和腿部出现中度的BP红肿,表现为小水泡。病人住在疗养院,那里只能进行远程皮肤科会诊。口服泼尼松,21天后第二次给药。没有进一步的BP症状加重,也没有注射部位的反应。
病例5 1例80岁男性,在口服泼尼松和霉酚酸酯治疗后1年内出现皮疹缓解,在第一次注射mRNABNT162b2疫苗后3天出现红斑。他因为背部起了严重的水泡而接受了远程皮肤科会诊,并接受了口服泼尼松治疗。21天后,患者能够完成第二剂辉瑞mRNABNT162b2疫苗接种。没有进一步的BP症状加重,也没有注射部位的反应。
尽管正在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但所有患者在第二次接种后1个月都产生了针对SARS-CoV-2S1受体结合域(RBD)的IgG抗体(>150UI),这支持了疫苗接种对所有病例都有效的假设。这些数据表明,这两种mRNA疫苗都可能引发AIBD患者的复发。疫苗对AIBD患者很重要,因为后者的特点是易受粘膜皮肤屏障的感染。建议完成疫苗接种,并在需要时对患者进行红斑治疗。然而,关于免疫抑制剂在短期和长期内对IgG抗体滴度的影响的数据是需要的。AIBD患者中IgGS1-RBD的持久性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应该会鼓励皮肤科医生监测抗新冠肺炎免疫。
文献来源:G. Damiani,A. Pacifico,F. Pelloni,The first dose of COVID-19 vaccine may trigger pemphigus and bullous pemphigoidflares: is the second dose therefore contraindicated?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