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兹海默病新突破!人体内的脂肪竟成AD患者新福音
时间:2021-09-28 10:02:1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阿尔兹海默症(AD)是一种以认知能力丧失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主要发病于老年人:85岁以上人口中约占30%。女性也比男性更容易患上痴呆症。 目前AD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和癌症的第四大死亡疾病。 由于A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发病过程涉及环节较多,现如今并没有什么治疗手段可以阻止或逆转AD的“横行霸道”,仅有少部分疗法可能会暂缓其症状。 通过以往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AD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是高龄。 年龄在机体的热量产生和热量损失之间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体温调节机制可能会变得效率低下。并且,科学家们发现,老年患者在由于代谢失调而引发AD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体温调节缺陷的发生。 那么AD与体温调节缺陷具有何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呢? 近期,一项发表在《Ageing Research Reviews》开放期刊上的评论,对AD与体温调节展开讨论,利用目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体温调节缓解AD的潜在药物疗法。研究员发现促进棕色脂肪组织产热,可改善体温来减缓AD的症状,从而成为AD的潜在治疗方法! https://doi.org/10.1016/j.arr.2021.101462 作者认为,衰老是AD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身体的衰老会减慢代谢,引发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另一方面,这些代谢性疾病也会进一步加重AD患者的病情。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体温调节缺陷身为代谢不良的关键组成部分,也不甘示弱,不仅干扰了大脑的能量利用,还加重了前文介绍的AD病理学特征,在整个病情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 衰老、体温调节缺陷、代谢紊乱和阿尔茨海默症之间的病理循环 那么,如何能让体温调节走向“正途”呢? 这里就需要隆重介绍一下人体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棕色脂肪组织(BAT),一个低调却又至关重要的产热器官。BAT主要存在于人的颈部、锁骨、肾脏和脊髓等区域。 PET-CT扫描显示,左边的受试者颈部和脊柱一带的棕色脂肪组织比例较大,洛克菲勒大学 说它“低调”,是因为它往往只有几克重;说它“重要”,则是因为当它被激活时,会利用血液中的糖和脂肪在体内产生热量。这热量不仅是改善我们体温的“灵丹妙药”,还能改善血糖血脂水平,令人体紊乱的代谢得以恢复正常! 因此,促进BAT产热,不仅可以治好AD患者的代谢问题,还可以通过改善体温来减缓AD的病理学三大表征,双管齐下,从而成为AD的潜在治疗方法! 刺激BAT产热可以改善AD病理 那么如何刺激BAT产热从而改善AD患者的病情呢? 在本文中,作者总结归纳了6种可以通过调节BAT功能从而改善AD的激素,包括胰岛素(保持大脑葡萄糖摄取)、脂联素(促进神经发生)、瘦素(利于记忆保留)、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改善新陈代谢)、甲状腺激素(改善新陈代谢)和褪黑激素(利于记忆保留)。 基于BAT产热调节AD这一思路,作者认为可以开发新的治疗策略。该策略分为两种:非药物疗法和药物疗法。 非药物疗法包括:通过维持环境温度来维持体温,以及人们“喜闻乐见”的锻炼运动法。 在运动过程中,人体会产生一种叫做鸢尾素的分子,它可以驱动人体的白色脂肪组织向棕色脂肪组织的特征转变,从而促进机体产热,改善体温,达到治疗AD的目的。 药物疗法即用药物刺激BAT产热:β3AR激动剂是直接刺激产热的常用方法,然而在临床环境中是否可以采用β3AR激动剂治疗中老年人仍然存在争议。 总之,体温是老年人新陈代谢的最基本标志之一,人体温度大约与AD发病率成反比。由于BAT在体温调节中的核心作用,增加BAT产热可以恢复体温调节,改善代谢参数(例如:胰岛素抵抗),并缓解AD的病理学特征。由此看来,“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是极正确的呢~ 参考文献 [1] Evidence for brain glucose dysregul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Alzheimers Dement. 2018 Mar;14(3):318-329. DOI: 10.1016/j.jalz.2017.09.011. [2] Irisin exerts dual effects on browning and adipogenesis of human white adipocytes. 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 2016 Aug 1;311(2): E530-41. DOI: 10.1152/ajpendo.00094. [3] Brain energy rescue: an emerging therapeutic concept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of ageing. Nat Rev Drug Discov. 2020 Sep;19(9):609-633. DOI: 10.1038/s41573-020-007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