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H-ISH 2021|孙宁玲教授解读最新临床研究五大看点

时间:2021-04-19 10:01:5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欧洲高血压学会与国际高血压学会联席会议(ESH-ISH),于欧洲中欧夏令时间04月11日拉开帷幕。刚刚在Late-Breakers专场公布了8项临床研究的最新结果。POCKETIN邀请到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为我们进行了精彩的解读。

孙宁玲教授:在云平台上有许多新的研究进行了报告,在Late-Breakers Session的最新临床试验中有几个新颖、吸人眼球的内容,选出几个大家可能关心的内容进行报道和解读。

看点一

Late-Breakers

降压对癌症风险的影响:一项对30万受试者个体病例数据的荟萃分析

这个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血压控制对癌症风险影响。因为既往的证据是不一致的,而且是基于观察性数据。此研究纳入了降压治疗试验协作组(BPLTTC)中39项的随机试验,(包括了安慰剂对照试验、各类降压药物之间比较试验、强化与非强化之间降压治疗试验)共300,098例受试者纳入,其中:平均年龄66±9岁,女性43%,BMI 28±5,吸烟占18%,既往服降压药物有75% 中位随访时间4年,观察降压对个体癌症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4年中有16748例被诊断为癌症,4347例死于癌症。收缩压每下降5 mmHg任一癌症发生危险比(HR)为1.03(95%[CI]0.99-1.07),癌症死亡为1.05(95%可信区间0.98-1.12)。提示:大规模个体人群的荟萃分析未发现血压降低对癌症风险存在重要影响。

这是继2020年ACC年会上报道的《降压药物对癌症风险影响》之后另一个降压对癌症风险的研究,前一个研究的是不同降压药物对不同肿瘤发生的影响,结论是:并未有发现哪种降压药物能增加了高血压患者癌症发生的风险。本研究与之前不同的是以降压作为评价,每降低5 mmHg收缩压对不同的癌症对发生和死亡的影响,从目前的结果看,在近30万高血压人群随访4年中并没有看到降低血压会增加癌症的发生和死亡,至少现有的研究可以回答ACEI不会增加肺癌,降低血压不会增加癌症的死亡的风险。

看点二

Late-Breakers

肾交感神经消融术后红细胞膜β-肾上腺素能活性的变化作为干预长期降压疗效的预后因素

肾动脉交感消融适用于肾交感活性增高的高血压患者,但这种技术也存在争议,对长期疗效存在疑虑。此研究就是研究肾交感神经消融术后7天和2年后,通过对红细胞膜上β-肾上腺素能活性(β-ARM)的测定,评估交感肾系统(SAS)的功能状态,RDN后长期降压疗效。一般来说交感神经长时间激活时,β-ARM值会增加,这增加反映了红细胞膜β-肾上腺素能受体数量的减少,通过对对红细胞膜上β-ARM的测定,间接的反应RDN的作用。结果显示:RDN术后7天β-ARM 的下降提示该手术有效,术后2年平均血压降低10mmHg以上,并可观察到红细胞膜的β-ARM值明显减少,说明RDN可持续降低血压降低交感活性。

RDN技术自SYMPLICITY HTN-3的与假手术对照研究公布后一度落入低谷,但是研究还在进行,2020及2021年陆续公布了SPYRAL-OFF MED 和SPYRAL-ON MED 2个研究,分别提示:不吃降压药物高血压患者RDN 与假手术比较, RDN技术可以使治疗3个月后的血压降低(诊室血压 SBP)10 mmHg、24h动态血压(SBP)降低5 mmHg, 也发现及服降压药物RDN与假手术比较也获得较好血压下降。同时中国的RDN- SMART研究也在进行,其研究预结果也有可喜之处,从而使得RDN技术柳暗花明又一春。然而遗憾的是我们也看到这些研究的随访时间还不够长,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至少ESC/ESH 上公布的RDN前后对红细胞膜上β-ARM的测定,反映了RDN术后2年仍可降低红细胞膜β-ARM的值,提示改善交感异常的活性维持了持续的血压下降。

看点三

Late-Breakers

控制血压对房颤、心力衰竭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长期获益:ASCOT-LEGAGE的20年随访数据

结果显示:在高血压患者中经过5.5年的试验治疗,随访15年,在20年中,阿替洛尔治疗组的累积平均收缩压高于氨氯地平治疗组(分别为138.0±10.8和136.3±9.9mm Hg)。以氨氯地平为基础的治疗组与以阿替洛尔为基础的治疗组相比, 房颤风险降低9% ,HR=0.91,[95% CI,0.83-0.99]、总冠状动脉事件降低8%,HR=092[95%CI 0.86-0.99]、卒中降低18% ,H R=0.82,[95% CI 0.72-0.93]、总心血管事件降低7%,HR=0.93,[95% CI 0.88-0.98] 。心衰或冠心病的发病率可观察到下降,但并没有显着性差异。未观察到与他汀类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ASCOT-LEGAGE的20年的随访提示: 以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的治疗具有长期心血管获益。而降低新发房颤风险可能是长期心血管获益的重要原因。

这个研究说明2个道理:合理的联合治疗是降压达标的基础,也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键,ASCOT研究及20年的随访说明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的联合方案优于阿替洛尔联合利尿剂的方案,也是国际高血压指南(ISH)优先推荐的(A+C)联合治疗方案。另外说明高血压患者需要早治疗及达标,降压药物也有记忆效应,这种达标效应早期启动后其获益可持续存在。

看点四

Late-Breakers

血压降低、降压治疗和糖尿病发病率

这个研究利用随机降压治疗试验的遗传数据和个体病例数据的优势,分析降压效应和特定抗高血压药对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影响。研究一共汇总了来自19个随机临床试验的145,939例的个体病例。结果发现:经过平均4.4年的随访,9,883例受试者在临床试验中被诊断为新发糖尿病。收缩压每降低5 mmHg可降低11%糖尿病风险HR=0.89[95% CI 0.84-0.95]。同样,在孟德尔随机研究中,每5 mm Hg遗传相关收缩压降低与糖尿病风险降低11%相关OR=0.88[95% CI 0.84至0.92]。来自遗传数据和试验的证据也证实, ACEIs和ARBs降低了糖尿病的风险,而β受体阻滞剂增加了其风险。无证据说明CCB对糖尿病风险有影响,噻嗪类利尿剂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长期以来,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是否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以及哪种降压药物能够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的研究一直不断.研究的证据一致支持降低血压可以降低新发糖尿病的风险。然而,这种保护作用在不同的降压药中并不一致。此研究进一步证明:ACEIs和ARBs降低了新发糖尿病的风险,而β受体阻滞剂则相反,噻嗪类利尿剂也可能增加风险。在决定使用哪类药物来控制血压时,考虑糖尿病风险可能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

看点五

Late-Breakers

妊娠高血压女性血压自我监测:BUMP2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高血压一般患者中采用自我血压监测联合治疗,可以看到与血压的下降有关, 那么妊娠高血压患者是否与一般人群一样的获益吗? BUMP2试验就是评估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自我血压监测是否能改善血压控制。这项多中心、非盲、随机对照试验招募了妊娠37周的850例女性(454例慢性高血压(CH)和396例妊娠期高血压(GH))并随机分为血压自我监测组和常规治疗组。结果显示:基线特征相似。自随机化至分娩时,自我监测组和常规治疗组之间的平均收缩压无显着差异,慢性高血压女性(133.8±10.3 vs. 133.6±11.1 mmHg)妊娠高血压女性为(137.6±12.1 vs.137.2±10.8 mmHg)。母婴结局或严重不良事件2组之间无差异。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对于妊娠相关的高血压,血压的监测形式不重要,而定期规范的诊室血压测量对于控制血压减少母婴不良事件具有重要性,采用家庭自测血压为什么在妊娠相关高血压没有获得像一般高血压人群的更好地控制血压呢。可能的原因,妊娠相关高血压是一类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它与一般高血压不同,例如:肥胖、容量一般人群会积极地干预,但妊娠者这些因素虽然突出,但干预的方法有限, 因此寻求医院的帮助的更重要,及时和规范就医而依托医生管理血压有利于血压稳定下降。对于自我血压测量的妊娠高血压当有自我血压检测设备及手段后,会产生对血压管理的自我管理的惰性,其实对于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测量手段并不重要,不论哪种血压测量方式,只要妊娠者可耐受,母婴结局或严重不良事件是一致的。

点评专家

Late-Breakers

孙宁玲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高血压达标中心认证工作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相关日程

Late-Breakers

EFFECTS OF BLOOD PRESSURE-LOWERING ON CANCER RISK: AN INDIVIDUALPARTICIPANT DATA META-ANALYSIS OF 300,000 PARTICIPANTS

降压对癌症风险的影响:一项对30万受试者个体病例数据的荟萃分析

THE ERYTHROCYTE MEMBRANES BETA-ADRENOREACTIVITY CHANGES AFTER RENALDENERVATION AS A PROGNOSTIC FACTOR FOR THE LONG-TERM ANTIHYPERTENSIVE EFFICACYOF THE INTERVENTION

肾交感神经消融术后红细胞膜β-肾上腺素能活性的变化作为干预长期降压疗效的预后因素

PROXIMAL TUBULE-SPECIFIC DELETION OF AT1A RECEPTORS ATTENUATES CIRCULATING AND INTRATUBULAR ANGIOTENSIN II-INDUCED HYPERTENSION IN MICE

近曲小管特异性缺失AT1A受体降低循环和管内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小鼠高血压

LONG TERM BENEFITS OF BLOOD PRESSURE TREATMENT ON THE INCID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HEART FAILURE AND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20-YEARS FOLLOW-UP OF ASCOT-LEGACY

高血压控制血压对房颤、心力衰竭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长期获益:ASCOT-LEGAGE的20年随访数据

SAFETY, PHARMACODYNAMICS, AND BLOOD PRESSURE EFFECTS OF ALN-AGT, AN RNA INTERFERENCE THERAPEUTIC TARGETING ANGIOTENSINOGEN, IN A RANDOMIZED SINGLE ASCENDING DOSE STUDY OF HYPERTENSIVE ADULTS

以血管紧张素原为靶点的RNA干扰疗法ALN-AGT用于成人高血压患者的随机单次剂量递增研究中的安全性、药效学和血压控制疗效

BLOOD PRESSURE-LOWERING,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AND INCIDENT DIABETES

血压降低、降压治疗和糖尿病发病率

SOMATIC MUTATIONS IN ADRENALS FROM PATIENTS WITH PRIMARY ALDOSTERONISM NOT CURED AFTER ADRENALECTOMY SUGGEST COMMON PATHOGENIC MECHANISMS BETWEEN UNILATERAL AND BILATERAL DISEASE

肾上腺切除术后未治愈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肾上腺体细胞突变提示单侧和双侧疾病之间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

SELF-MONITORING OF BLOOD PRESSURE IN WOMEN WITH PREGNANCY HYPERTENSION: THE BUMP2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妊娠高血压女性血压自我监测:BUMP2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上一篇: 从火热回归理性,肠道菌群能否成为医学突破...

下一篇: 2021年4月19日全球新冠肺炎(COV...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