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见乙肝2024】有肝癌家族史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经多次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治疗获HBeAg和HBsAg清除

时间:2025-01-26 12:08:4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编者按:由《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承办的“愈见乙肝2024慢乙肝临床治愈病例赛”旨在为全国肝病感染临床医师搭建交流平台,通过病例比赛方式提升慢乙肝临床治愈实践能力,最终促进慢乙肝领域事业的发展。经过全国海选,近9个月的比拼,总决赛现已落下帷幕。比赛期间推选出许多优秀的临床治愈病例,我们将陆续与大家分享这些临床治愈的成功案例。

本期将与大家分享一例有肝癌家族史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经多次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联合治疗获HBeAg和HBsAg清除的病例。

病历简介

患者姓名张XX

性别

年龄24岁

身高:172 cm

体重:70 kg

主诉:体检发现乙肝标志物阳性

现病史:患者2016年体检发现乙肝标志物阳性,为大三阳,当时转氨酶ALT 120 U/L、AST 90 U/L(肝功轻度异常),HBV DNA 1.65 × 108 IU/mL,完善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为HBeAg阳性慢乙肝。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精神病史

家族史:父亲因“肝癌”病逝

治疗前检查结果:

病毒学:HBV DNA: 1.65 × 108 IU/mL;

血清学:HBsAg(+);

HBeAg(+);

生化学:ALT: 120 U/L; AST: 90 U/L;

HBV基因型:B型

开始治疗时间2016年7月

治疗方案

图片

注:PEG IFNα 聚乙二醇干扰素α;ETV 恩替卡韦;TAF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

治疗过程

前期治疗

2016年7月体检时发现时HBsAg、HBeAg均为阳性,HBV DNA 1.65 × 108 IU/mL,肝功能异常,因有肝癌家族史,患者治疗意愿强烈,遂启动PEG IFNα联合ETV治疗。联合治疗2年后HBsAg、HBeAg仍为阳性,故暂停PEG IFNα-2a,ETV维持治疗约7个月,于2019年2月再次启动PEG IFNα-2a联合ETV治疗。联合治疗10个月,HBV DNA < 10 IU/mL、HBsAg 9.56 IU/mL、HBeAg 2.25 S/CO,但由于患者耐受性不佳,暂停PEG IFNα,ETV维持治疗9个月。2020年9月,HBsAg 0.691 IU/mL、HBeAg 2.580 COI,患者渴望追求临床治愈,调整治疗方案为PEG IFNα-2b联合ETV治疗。治疗3个月后由于患者出国,期间仅ETV单药维持治疗,之后于2022年8月再次就诊。

后续治疗

0周(以2022年8月PEG IFNα-2b + ETV联合治疗为起始周数计算)

HBV DNA < 100 IU/mL;

HBsAg: 5.30 IU/mL; HBsAb < 2.0 mIU/mL;

HBeAg: 1.36 COI; HBeAb: 1.18 COI;

ALT: 20 U/L; AST: 24 U/L;

8周, ALT急性升高,获得HBeAg清除

HBV DNA < 100 IU/mL;

HBsAg: 2.63 IU/mL; HBsAb: 10.24 mIU/mL;

HBeAg: 0.093 COI; HBeAb: 1.31 COI;

ALT: 149 U/L; AST: 89 U/L

24周, HBsAg清除,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HBsAb升高至400 mIU/mL以上。ALT复常,因患者血细胞数量明显降低,停用PEG IFNα-2b + ETV

HBV DNA < 100 IU/mL;

HBsAg < 0.05 IU/mL; HBsAb: 456 mIU/mL;

HBeAg: 0.0809 COI; HBeAb: 1.24 COI;

ALT: 31 U/L; AST: 47 U/L

WBC:2.03 × 109/L;NEU:0.67 × 109/L;PLT:45 × 109/L;

停药随访至48周,HBsAb下降至100 mIU/mL左右,予以乙肝疫苗(60 μg/2周一次,注射3个月)

HBsAg < 0.05 IU/mL; HBsAb: 102.41 mIU/mL;

60周,维持HBsAg血清学转换,HBsAb水平轻微升高

HBsAg < 0.05 IU/mL; HBsAb: 118.4 mIU/mL;

随访至84周,HBsAb水平下降,HBV RNA阳性,调整为PEG IFNα-2b + TAF治疗,期间加以乙肝疫苗(60 μg/2周一次,注射3个月)

HBV RNA < 100 copies/mL(检测下限50 copies/mL)

HBsAg < 0.05 IU/mL; HBsAb: 10.32 mIU/mL;

96周,HBsAb升高

HBsAg < 0.05 IU/mL;

HBsAb: 32.35 mIU/mL;

108周,HBV RNA未检出,HBsAb水平升高至100 mIU/mL以上,因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水平较低,停用PEG IFNα-2b + TAF

HBV RNA未检出

HBsAg < 0.05 IU/mL; HBsAb: 146 mIU/mL;

WBC: 2.69 × 109/L; NEU: 1.28 × 109/L; 

PLT: 35 × 109/L;

停药随访至120周,维持HBsAg血清学转换与HBsAb高水平

HBsAg < 0.05 IU/mL; HBsAb: 721 mIU/mL。

指标变化

后续治疗过程中血清学相关指标的变化

图片

注:HBeAb检测范围0 - 0.149 IU/mL

后续治疗过程中HBsAgHBsAb的变化

图片

病例总结

该病例是有青年、男性、有肝癌家族史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前期曾3次使用PEG IFNα联合ETV进行抗病毒治疗,其中联合疗程最长2年,在经过约4年的前期治疗后,患者HBeAg仍阳性,但HBsAg极低(< 10 IU/mL)。患者治疗欲望强烈,希望摘除“乙型肝炎”的帽子,且家族中父亲因肝癌去世,故于2022年8月予以重启PEG IFNα-2b + ETV联合治疗。治疗8周便获得HBeAg清除;24周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HBsAb水平在400 mIU/mL以上,因血象不良反应停药;停药6月后HBsAb有所下降,予以使用乙肝疫苗;停药15个月后HBV RNA阳性,HBsAb不断下降至10 mIU/mL,治疗方案调整为PEG IFNα-2b + TAF(期间使用乙肝疫苗60 μg)。重启治疗12周后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24周HBV RNA未检出,HBsAb水平升高至100 mIU/mL以上,此时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水平较低,故停用PEG IFNα-2b + TAF;停药随访约3个月,患者维持HBsAg血清学转换,且HBsAb升高至700 mIU/mL以上,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总结几点:

1 应个体化选择单药、序贯、联合、延长等PEG IFNα治疗的模式。

2 对于有肝癌家族史的患者使用PEG IFNα治疗,延长疗程、追求高HBsAb水平可能减少病情复发。

3 临床治愈是国内外慢乙肝防治指南所推荐的理想治疗终点,HBsAg清除后的稳定性需引起临床医生关注。

上一篇: Cancer Commun | 高ORR...

下一篇: Front Pharmacol:芪术柔肝...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