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Cardiol: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导管消融后心房颤动复发风险相比普通人群会更高吗?

时间:2025-01-24 12:10:4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炎性关节炎及全身系统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全球约0.25%-1%的人口,女性患者占比超过三分之二。RA患者与加速性心血管疾病(CVD)之间的关联广为人知,其CVD风险较普通人群高48%,相关死亡率增加50%。与此同时,RA患者罹患心房颤动(AF)的风险较普通人群高29%。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增加中风、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并发症风险。
导管消融(CA)是一种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对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AAD)效果不佳的患者。尽管CA在RA患者中被认为是安全且有效的,但其术后复发率仍存在争议。有研究报告RA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较高,但也有研究显示RA患者与普通人群复发率无差异。本研究旨在系统性评价RA对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的方法,从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中检索截至2023年12月20日的相关文献。关键词包括“导管消融(CA)”、“心房颤动(AF)”和“类风湿关节炎(RA)”。研究纳入标准为:1)队列研究或随机对照试验;2)比较RA患者与非RA患者接受导管消融后心房颤动复发率的研究;3)报告相对风险(RR)或风险比(HR)及其95%置信区间。所有检索到的文章由三位研究者独立筛选和评估质量,质量评估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评分量表,包含研究结果定义、组间可比性及患者招募三个维度。
数据提取包括第一作者姓名、研究设计、发表年份、样本量、患者基线特征、消融策略及复发定义等。统计分析采用DerSimonian和Laird随机效应模型,通过泛逆方差法计算合并风险比。异质性通过Cochran's Q检验及I²统计量评估,当I²值为0%-25%时异质性可忽略;26%-50%为低异质性;51%-75%为中度异质性;>75%为高度异质性。

最终纳入3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总计700名患者,其中101名为RA患者。分析结果显示,RA患者接受导管消融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合并风险比为1.59(95% CI: 1.10-2.29,I²=14%),提示RA患者复发风险显著增加。进一步分析显示,RA患者在术后90天内的早期复发风险更高,合并风险比为2.70(95% CI: 1.74-4.19,I²=0%)。复发定义在各研究中略有不同,大多数研究将复发定义为心电图(ECG)、Holter监测或设备检测到的持续超过30秒的AF事件。各研究均未设置术后缓冲期。此外,研究的异质性低至中度,无明显发表偏倚。

首次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后房颤复发的Meta分析森林图

本研究通过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发现,RA患者在接受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后,其术后复发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在术后90天内的早期复发风险较高。这一结果为RA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预防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循证依据,提示需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个体化策略降低复发风险。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潜在机制及干预措施,以优化RA患者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

原始出处:

Atrial Fibrillation Recurrence Risk After Catheter Ablation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lin Cardiol. 2025 Jan;48(1):e70021. doi: 10.1002/clc.70021. PMID: 39821229; PMCID: PMC11738958.

上一篇: "惊人进展!苏州大学附属医院揭...

下一篇: JCR:系统性硬化症患者肌骨糖皮质激素注...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