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中国学者揭示解析ADHD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有效性及干预方向

时间:2025-01-23 12:09:5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其核心特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和/或多动冲动。然而,情绪失调(ED)近年来被视为ADHD的另一重要特征,表现为情绪的快速波动、情绪爆发以及在情绪激动后难以恢复到基线状态。尽管情绪调节策略与ED的关系在ADHD成人中已有一定研究,但针对儿童的研究,特别是结合神经影像学的综合研究仍较为匮乏。本研究旨在探讨ADHD儿童的两种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CR)和表达抑制(ES)的使用情况,以及它们与ED的关系,同时结合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数据分析脑功能连接特征。

研究招募了148名ADHD儿童和265名健康对照(HC),通过标准化问卷量表评估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及情绪失调水平;在其中的部分被试中(54名ADHD和29名HC),进一步分析了基于杏仁核亚区的功能连接变化。研究通过家长评估的Conners情绪波动量表(EL量表)测量ED水平,使用情绪调节问卷(ERQ)量化CR和ES策略的使用频率。功能连接分析以杏仁核的六个子区域(包括浅层、基底外侧和中枢内侧)为感兴趣区域,计算其与全脑其他区域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评估CR和ES对功能连接的调节效应。

图1:ADHD与HC组在情绪调节策略(CR和ES)使用及情绪失调(ED)水平上的比较

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相比,ADHD儿童表现出显著较高的ED水平,同时对CR和ES的使用均较少。尤其是,CR的减少与ED的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表明CR可能是影响ED的重要调节因素。然而,ES的使用与ED的相关性并不显著,这与以往针对成人ADHD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此外,fMRI数据揭示,ADHD儿童的杏仁核浅层亚区(SFA)与左侧中枢后皮层(MOG)之间的功能连接在使用ES时表现出异常。健康对照组中,ES与这一功能连接呈负相关,但在ADHD组中未观察到类似的关联,这可能反映了ADHD儿童在情绪调节中的神经机制异常。

结果显示,在ADHD儿童中,CR的使用减少可能直接影响ED的表现,同时与右侧杏仁核浅层亚区(SFA)和中枢区域之间的功能连接降低相关。这一发现提示,CR可能通过调节大脑前额叶-杏仁核网络的功能连接,在情绪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相较之下,ES的使用在ADHD儿童中未显示出明显的补偿效应,这可能与儿童在情绪调节策略发展过程中的年龄相关特性有关。此外,高ED组的ADHD儿童在杏仁核浅层亚区的功能连接中表现出更多异常,进一步支持了功能连接变化与ED严重程度的关联。

图2:显著组*ES 相互作用的功能连接(上图)和相互作用的散点图(下图)

研究指出,ADHD儿童在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频率和神经机制上与健康对照存在显著差异。CR的缺乏可能是导致ED的重要因素,而ES的使用不足和神经补偿机制缺失可能与杏仁核功能连接异常有关。这些发现为理解ADHD儿童的情绪调节困难提供了新的视角,并提示通过情绪调节训练增强CR使用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干预策略。

原始出处:

Liu Q., Feng Y., Chen W., et al.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motional dysregulation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behavioral and brain findings. 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25. DOI: 10.1007/s00787-025-02643-7

上一篇: Brain: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调...

下一篇: CNS Drugs:高剂量与低剂量二氟噻...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