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肺结节常见影像特征一文汇总!
时间:2025-01-21 12:09:2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医学影像学领域,肺结节作为一种常见的肺部异常表现,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随着高分辨率CT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微小肺结节得以被早期发现,这无疑为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宝贵的机会。然而,肺结节的性质判定,尤其是区分其良恶性,始终是影像学诊断中的一大挑战。恶性肺结节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特定的影像学征象,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肺结节的恶性影像学征象。
分叶征
分叶征,形象地描绘出结节边缘仿佛被大自然精心雕琢,呈现出不规则的分叶状轮廓,宛如错落有致的树叶排列。这背后源于结节局部生长速度的不均衡,宛如一场生长竞赛,部分区域“疾驰”,而部分区域则“缓步”;加之周围组织的阻挡或限制,使得结节形态各异。分叶征进一步细分为深分叶、中分叶及浅分叶,通过弦弧距和弦长之比来精确衡量:比值≥0.4为深分叶,比值≤0.2为浅分叶,比值介于0.2至0.4之间则为中分叶。通常情况下,恶性结节更倾向于以深分叶征示人。
毛刺征
毛刺征,犹如太阳光芒四射,肺结节或肿块边缘向周围肺实质伸展出数条线条状影,它们不与胸膜粘连,呈放射状排列且无分支,长短不一,粗细相对均匀。这些毛刺的出现并非偶然,病灶周围的小叶间隔水肿,如同道路积水;病灶外围的小血管、小淋巴管、小气管被癌性或炎性浸润,仿佛被敌军重重包围;加之阻塞后扩张等因素,共同促成了毛刺征的形成。一般而言,恶性结节的毛刺短而有力,带着锋芒;而炎性结节或结核球的毛刺则相对细长,缺乏凌厉之感。
空泡征
空泡征,指结节内隐藏着直径小于5mm的气体密度影或低密度影,它们如同隐匿的“小气泡”,可单个或多个出现,且在相邻两个以上层面不能见到低密度点状影。从病理层面探究,这是由于未被肿瘤组织占据的含气肺组织,宛如肿瘤大军尚未攻克的“小阵地”;未闭合或扩张的小支气管,好似蜿蜒曲折的小径;乳头状癌结构间的含气腔隙,如同隐藏在建筑中的密室;沿肺泡壁生长的癌组织未封闭肺泡腔及融解、破坏与扩大的肺泡腔,仿若被侵蚀的“小房间”;肿瘤内小灶性坏死排出后形成的空洞,恰似战后的废墟。
研究显示:空泡征在肺癌和良性结节中的出现率分别为28.7%和8.2%,这一显著差异无疑为空泡征在鉴别肺结节良恶性方面戴上了“皇冠”,成为重要的判断依据,尤其是肺泡癌对其最为“青睐”,其次是腺癌、鳞癌。
血管集束征
血管集束征,肺癌犹如一个“贪吃鬼”,常有多条血管为其输送养分,这些血管如同忠诚的“护卫”向肺癌聚集。在CT影像下,呈现为一支或数支非小血管受牵拉向病灶聚拢移位,在病灶处中断或贯穿病灶。背后的“元凶”是恶性肿瘤细胞,它们产生肿瘤生成因子,宛如吹响集结号,诱发肿瘤形成新生血管,尤其是血供丰富的恶性肿瘤,生长活跃如同“永动机”,致使肿瘤供血的血管代偿性增粗。血管集束征作为恶性肺结节的特征性表现之一,虽非肺癌的“专属标签”,但一旦出现,提示需深入排查。
胸膜凹陷征
胸膜凹陷征(又称胸膜牵拉征),在CT视野下,脏层胸膜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拉扯,内陷皱缩,呈现出似喇叭样凹向肺内的病变形态,这大多是结节或肿块像个“侵略者”侵犯脏层胸膜所致。过去,因其形态多样,有诸多别称,如今统一将肺周围病灶邻近胸膜的改变统称为胸膜凹陷征。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对其“喜爱”程度各异:肺泡癌>腺癌>鳞癌>未分化癌,这也为我们从侧面判断肺癌类型提供了线索。
支气管截断征
支气管截断征,支气管壁原本坚不可摧,却因癌肿这个“破坏王”的侵蚀、破坏和占位,使得支气管如同被利刃斩断,呈杯口状平直或漏斗状突然截断,在X线片上清晰显示出阻塞远端肺纹理的突然缺失,宛如道路突然中断。这是肺癌极具辨识度的CT征象之一,但也要警惕,它并非肺癌的“专利”,创伤性气管及主支气管损伤、支气管闭锁、肺隔离症、支气管囊肿、支气管异物、支气管腺瘤等病理改变,偶尔也会呈现类似征象,需仔细甄别。
磨玻璃成分
磨玻璃成分,纯磨玻璃结节宛如清晨蒙上薄雾的窗户,肺内呈现出模糊的结节影,结节密度较周围肺实质略增,但其内血管及支气管的轮廓尚清晰可见,仿若隐藏在雾中的脉络。部分实性结节(或称混合性结节)则如同一幅复杂的“拼图”,既包含纯磨玻璃密度又包含实性软组织密度,密度分布不均。大量研究表明:含磨玻璃样成分的结节更像是潜藏的“恶狼”,大概率是恶性病变,并且不同磨玻璃成分比例患者的预后也各不相同。这提醒我们,对于这类结节,要持续关注其变化。
蜂窝征
病灶通常展现出实性密度或倾向于实性密度的特征,其内部结构密布着众多微小的空泡,从整体观之,犹如错综复杂的蜂窝状图案。在疾病早期,由于认知上的局限,这类病灶常被误判为炎症表现。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与临床经验的积累,我们现在认识到,这类病灶绝大多数具有恶性潜能。它们似乎经历了从最初的磨玻璃样改变,逐步向更致密的实性病灶演变的过程。在这一转变期间,当部分区域尚未完全密实,呈现出类似蜂窝的外观时,这往往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提示黏液样癌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对于此类具有独特影像学特征的病灶,我们应保持高度警惕,以便及时采取恰当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囊腔征
此征象需与空泡征明确区分开来。囊腔征的特征在于其内部的空腔成分占据了显著体积,远大于周围的有形成分,这一特点使得它在初次观察时极易与肺大泡相混淆。尽管从外观上,囊腔征可能看似一个膨大的气泡,但深入观察便会发现其壁部结构与肺大泡存在显著差异。囊腔征的壁部明显增厚,与典型的肺大泡薄壁形成鲜明对比。此外,囊腔征的壁部还常常混杂有磨玻璃样成分,且这种增厚在不同方向上呈现出不均匀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牢记,尽管外观相似,但这绝非简单的肺大泡,而是囊腔型肺癌的一种特殊表现。面对此类征象,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准确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以确保我们能够及时、准确地识别出潜在的恶性病变。
结语
综上所述,肺结节的恶性影像学征象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诊断过程,它要求放射科医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准确识别并解读那些微妙却至关重要的图像信息。从边缘的不规则性、密度的不均匀分布,到内部结构的复杂化以及邻近组织的受累情况,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判定结节性质的关键线索。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引入,我们对恶性肺结节的识别能力正在逐步提升,为早期肺癌的发现和治疗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影像学检查虽为重要手段,但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家族史及必要的病理学检查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参考来源:
1.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本溪市中心医院
3.1. MacMahon H, Naidich DP, Goo JM, et 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Incidental Pulmonary Nodules Detected on CT Images: From the Fleischner Society 2017[J]. Radiology. 2017, 284(1): 22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