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支架内,也可实施旋磨术!湖南省人民医院研究
时间:2024-12-05 13:05:5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因冠状动脉严重钙化导致的一些并发症,进行冠状动脉支架内旋磨术,是否安全?
湖南省人民医院潘宏伟、王长录、李军山等进行的研究表明:
当发生PCI术中支架膨胀不全、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变形、支架损毁、导丝嵌顿等情况时,成熟术者可安全、有效地施行支架内旋磨术,充分旋磨原支架内的纤维、钙化病变以及已损毁支架,为再次置入新支架提供可能,从而提高PCI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及外科手术干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这项研究纳入2016~2022年国内7家大型心脏中心因上述原因行冠状动脉支架内旋磨术并再次顺利置入支架的19例冠心病患者,中位年龄70岁,男性13例,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6.89%。
该研究中,9例患者为支架内再狭窄伴钙化,8例为支架膨胀不全,1例为术中支架损毁,1例为导丝嵌顿在两支架之间,支架变形后导丝不能回撤,经旋磨变形支架及导丝致导丝断裂,近段导丝直接回撤,断端以远导丝经双导丝缠绕后顺利取出,后再次置入支架完全覆盖病变。
旋磨后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旋磨术后发生冠脉慢血流1例,经药物治疗后改善;旋磨头嵌顿3例,经操作后成功拔出。
术中未发生冠状动脉穿孔、冠状动脉夹层、冠状动脉痉挛、紧急转外科开胸手术、死亡等事件,住院期间也未发生手术相关不良事件。
术后随访3~24个月,1例患者接受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其余患者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研究者表示,需要强调的是,冠状动脉支架内旋磨仍为高风险的非常规补救措施,应在采用其他方法均无法妥善处理的情况下谨慎使用。
此外,该研究中,19例患者使用腔内影像学来指导PCI,其中2例使用OCT,17例使用IVUS,病变均为复杂、高阻力病变。
IVUS导管可能无法通过部分病变段血管,这提示,在遇到类似病变时,选用直径更小的IVUS导管,成功通过病变的概率更大,获取到的血管信息更多、更完善。
我国专家共识指出,在选用旋磨头时,旋磨头直径/血管直径比应为 0.6~0.8,研究者表示,冠状动脉支架内旋磨需更加谨慎,在IVUS 指导下建议从小旋磨头开始选择,必要时可逐步升级旋磨头直径以达到目的。
研究中1例患者术中发生冠状动脉慢血流,经药物治疗后血流恢复。
研究者推测,或许由于操作时转速过快、瞬间产生的大量碎片超过组织微循环排空能力所致,故在术中调节旋磨转速时应尽量避免在过高转速下开始旋磨。
另有研究表明,旋磨后冠状动脉无复流与术中基础血压、心率相关,为避免冠状动脉无复流发生,可在开始旋磨前短暂应用提升心率和血压的药物,使心率维持在80次/min以上、收缩压维持在140 mmHg以上。
若术中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除积极提升心率和血压外,仍可应用其他药物如硝普钠、腺苷等积极处理。
研究中3例患者旋磨头嵌顿在支架内,其中1例经再送入导丝导引球囊至目标段病变前后扩张后顺利回撤,其余2例经试探性回拉后顺利回撤。
研究者表示,若发生上述情况,应及时更换新旋磨头。必要时求助心外科。
来源:李军山, 余力, 宋耀明, 等. 冠状动脉支架内旋磨术的安全性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 2024, 39(7): 669-675.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4.0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