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对话】对“干货”和“湿货”的一点看法

时间:2021-11-14 13:13:3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故事本身是“干货”,而听故事还可以学习讲者的思维方式,是“湿货”

刺槐:多年前,我供职的一家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的细胞生物学总监因与研发副总裁不和,突然离职。总监是守规矩的人,工作笔记、实验记录及电脑文档,都有详细记录并完整地保留下来了,但很多实验设计背后的思考,对实验假设条件的认知,对实验结果各种可能的解释等思考性内容,都随总监而去了。用时髦的词说,就是“干货”都留下来了,“湿货”都丢了。

编辑:“湿货”恐怕是您的用词,与“干货”对应的词是“水货”。但在您的例子中,所谓的“湿货”是有意义的内容,而“水货”是指没有意义的内容。

刺槐:谢谢你指正。我所以这样说,是出自对“干货”、“100%的干货”这类词的反感,更是对其误导作用的担忧。因为,离开了那些思考性内容的“湿货”,工作笔记、实验记录及电脑文档等“干货”就失去了准确了解细胞生物学实验意义所需的语境(context)。此时的“干货”与一堆废纸无异。实际上,这些“干货”后来被束之高阁了,只是作为未来打官司的证据。

编辑:您是想说“湿货”也有用?

刺槐:在回答你之前,让我再说一事。近日有幸与著名无菌GMP专家Ian Thrussell先生交谈。他早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他说牛津在面试时,考的不是他知识掌握的程度,而是他在知识运用方面的能力。面试时给了一些明知他不熟悉的内容(“干货”),然后考察他如何去思考和运用这些“干货”,即考的是思维能力的“湿货”。在Thrussell看来,我国药企普遍缺乏的是“湿货”。

编辑:您上边说的这两件事,有何关联吗?

刺槐:很多人参会、听培训或读微信,关注的是最新信息和具体案例,视这些为“干货”,看重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其实,科学本无权威可言)而不问其客观性,不问案例的代表性和适用范围,轻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更不要说了解还有哪些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即对“湿货”内容不感兴趣。

编辑:您说的与我的观察大致一致。

刺槐:Thrussell给IPEM讲过几次课,虽有不少人喜欢,但抱怨的也大有人在。主要抱怨是讲义上列出的内容没讲完,但闲话却讲了不少。有些人是冲着“干货”来的,不成想却听了很多“湿货”,扫兴。而所谓“闲话”,就是Thrussell分享的一些直接或间接的语境和背景知识。几年前,我曾在IPEM听过Thrussell两天的课,获益匪浅,让我对GMP中的G(Good,良好)这个词有了感性认知,有了触类旁通的感觉。他讲课就像讲故事,容易引起共鸣。

编辑:我从未听过Thrussell讲课,但读过一些故事的作用。例如,故事帮助我们了解他人及其观点,让我们远离现实、敞开心扉地接受他人的体验、看法和感受。故事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并激发想象力,参与他人的情绪、行动和决定。当听别人的生活故事时,就好像你在生活在他们的故事中,从而有助于让你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学习。从这个意义上看,讲故事是高质量的教育方式。

刺槐:你说得浪漫感人,谢谢。听智者讲故事,讲什么固然重要,如何讲也很重要,因为听故事就是在学习智者的思维方式。当你觉得讲者跑题时,也许就应自问,为何我会觉得跑题?若是这样的故事都不能引起我共鸣,也许这个领域或这份工作,压根就不适合我?

编辑:不过,也有一些“名人”和“大家”,讲故事跑题恐怕是目的,讲故事是假,宣传自己是真。

刺槐:其实,参什么会,听什么人讲,想学什么,往往是自己的选择,或者是随大流的选择。听者愿听,讲者愿讲 , 到也都乐得其所,无可非议。只是,做这些选择时 , 就应考虑到事后是否还希望得到智者(高手)的尊重,甚至是自己对自己的尊重 , 如果还有自知之明的话。

编辑:无语,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