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刷屏背后:遭受校园欺凌的孩子,大多承受着原生家庭的伤痛
时间:2019-11-06 00:22:2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本文作者:张国荣医生
《少年的你》,一部关于校园欺凌题材的电影。
很多人看完影片后,热议校园暴力,思考学校、政府如何加强管理,制止校园霸凌的发生……
其实,该让我们好好反思的远远不止校园管理,还有学校之外的家庭教育。
“
因为,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
影片中,每一个欺凌或被欺凌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教育失职的父母:
陈念的妈妈:靠卖三无产品的面膜维生,经常为躲债而东躲西藏,让女儿独自一人承受讨债人的谩骂和同学的嘲笑欺负。
小北的妈妈:为了自己的幸福无情抛弃孩子,让他失去了和同龄人一样的上学机会,小小年纪就只能出来混社会,打架抽烟上网吧,成为一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混混。
胡小碟的父母:不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连孩子遭受校园欺凌也从未发现,直到她选择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
魏莱的父母:一昧追求让孩子考名校,完全忽视孩子的三观和内心已经扭曲……
很多孩子的悲剧,父母的教育往往就是“幕后推手”。
我门诊的病人小燕,就是这样一位“受害者”。
校园欺凌,让14岁花季少女伤痕累累
小燕今年14岁,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由妈妈带着来看心理门诊。
一看到医生,小燕支支吾吾的半天都不说话,好久才说了一句“为什么她们总是打我”,当把袖子卷起来时,心理医生都惊呆了,两条胳膊满是伤痕,小燕告诉医生,自己身上、腿上到处都是伤痕。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
小燕说,自己从小学开始就经常受欺负,经常被同学打。记得在五年级的时候,一伙女生在厕所打她,并且把尿倒在她头上,后来上了初中,有个女生也是经常打她,稍微自己说错点什么,就给自己两巴掌,自己现在一想到上学都怕得哆嗦,好像上刑场一样。
可是让心理医生心酸的是,当问小燕:“你恨那些打你的同学吗?”
小燕竟然说不恨他们,为什么?心理医生表示不解。
“因为她们也很可怜啊,她们做错了都不知道,因为妈妈说要仁者爱人,明显她们是错了啊,所以我选择原谅她们,继续和她们做朋友”。
长期被欺凌的背后,是家人的冷漠
心理访谈中,小燕说自己的童年经历非常悲惨: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
3岁时,爸爸妈妈离婚了,自己就被寄养在爷爷家,从小自己就非常的自卑,不敢主动与小朋友玩,胆小怕事。
记得小时候经常被村里的小孩欺负,回去告诉爷爷,爷爷还骂我一顿,说我给他惹事。之后读小学了,回到妈妈的身边,有同学欺负自己,回去告诉妈妈,妈妈竟然也骂自己,说自己给她惹事,后来被同学们欺负,就干脆不说了,感觉自己都麻木了。
你的孩子为什么会被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导致的伤害近年来愈演愈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卷入校园霸凌让很多孩子及家人非常的头疼,又非常的无力。
本文小燕的经历令人心酸心痛,让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小燕为什么会成为校园霸凌的对象,希望对父母能有一定的启发。
1. 家庭的分离破碎。
完整温暖的家庭是孩子良好性格形成的沃土。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最害怕家庭的破碎,父母的分离会造成孩子严重的心理创伤,会让孩子内心觉得是自己不好,才导致的父母离婚,从而易使孩子形成自卑内向的性格。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
同时,因为家庭的破碎,孩子易被成为嘲笑的对象,更加加重孩子自卑敏感的性格,很多被校园霸凌的对象,几乎都是自卑敏感的孩子,因为自卑,导致怯弱,隐忍,不敢反抗,很容易被霸凌者盯上。
2. 父母保护的缺失。
当小燕在外面受到欺负的时候,父母家人没有及时的给予支持,反而责骂孩子,会让孩子出现“习得性无助”,不再对父母及其他人产生信任,当再次受到伤害时,不懂得去利用身边的资源如老师、学校的帮助,而只会默默的忍受伤害,从而导致伤害越来越多。
3. 安全教育不当。
当小燕受到伤害时,妈妈竟然说仁者爱人,伤害自己是她们的错,觉得她们才可怜,小燕完全不懂得保护自己安全才是第一位的,面对伤害时,完全没有保护自己的正确观念和意识。
所以,作为父母,需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完整、温暖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形成自信,开朗的性格;表露出父母对孩子的爱,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的支持孩子,保护孩子免受伤害,这样孩子在受到保护的同时,也慢慢学习到了利用外部资源摆脱困境的能力;做好安全教育,让孩子认识到保护自己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遇到危险时,最重要的是想办法保护好自己。
愿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愿再也不会有无辜的孩子因为「校园欺凌」而造成悲剧。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
如果你也有过这段难以释怀的经历,
如果你也关注校园暴力,
如果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张国荣医生 咨询方式】
焦虑、抑郁症,人格障碍,孕期情绪障碍,产后抑郁症,更年期情绪障碍,女性睡眠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及婚姻家庭心理治疗。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心理障碍】科普知识
你的每个「在看」,都是我们科普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