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讨论的脱口秀明星里,没有我最怀念的王自健
时间:2019-10-31 19:31:1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创: 曹吉利 新周刊
“这一夜有你们真好,愿你们今夜过得愉快。”/《今晚80后脱口秀》
人们都喜欢说喜剧的背后是悲剧,无非是因为喜剧总有散场时刻,喜剧人也有悲伤时分。
千里搭长棚,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以前的时光越是欢乐,分别的时候就越是黯然。
脱口秀大概是真的火了。
在一档刚刚落幕的脱口秀综艺里,王建国、思文、史炎以及一些更年轻的面孔站在台上表演,李诞、池子坐在台下点评。
现场和屏幕外的观众前仰后合,笑过之后,又热烈讨论着各个选手的表现。
这些熟悉的名字,很容易勾起一些念旧的观众关于另一档脱口秀节目的回忆——《今晚80后脱口秀》,眼前热闹的舞台,唯独少了那个最熟悉的王自健。
去年,微博上出现了一个热门话题:想念王自健。
众多网友分享着有关于王自健相声、脱口秀的回忆,最后王自健自己都忍不住发了一条微博:“各位,我活着呢哈。”还是那个笑嘻嘻的语气。
与其说大家怀念的是王自健和他的节目,不如说大家是在感慨一段时光悄悄流走。
世界总是偏爱年轻人,在一切热门文章、短视频、影视剧里,八零后早就不再是主角。
这一代人里的代表作家成了国民岳父,代表演员变成了老戏骨,代表运动员坐上了教练席。
更多平凡的八零后,人到中年,为人父母,看着崭新的脱口秀,茫然地问别人:“笑点在哪啊?”
说过相声,早早做过脱口秀综艺,演过戏,还一度打算做手机。用“80后”做标签的北京男孩王自健,好像也真的和他的许多同龄人一样,面对清一色的九零后、零零后,习惯了在生活的吵闹中渐渐隐身。
那些看着王自健捧腹大笑的日子已不再。/《今晚80后脱口秀》
票友登台
王自健的故事,必须要从相声说起,而相声的故事,一定绕不开如今名满天下的郭德纲。
遥远的1996年,北京南城,当时还叫宣武区,有一家小小的京味茶馆。茶馆主人热爱曲艺,邀请一些艺人来说相声、讲评书、唱大鼓。
这一年,北京人王自健还是十二岁的胡同少年,天津人郭德纲已经开始第三次闯荡北京。
当郁郁不得志的郭德纲偶然走进这间京味茶馆,坐下听了几段相声后,感慨不已。于是,当那帮说相声的年轻人邀请郭德纲也说一段时,他欣然同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了。
也是在这里,郭德纲认识了张文顺、李菁、徐德亮,日后德云社崛起的最初班底,还认识了张伯鑫,后来把王自健真正引入相声圈的人。
相声进入庙堂多年,又从江湖上跌跌撞撞冒出一个郭德纲,搅动一池春水。
2006年7月28日,郭德纲出现在“中国笑星名家相声小品歌舞晚会”的舞台上。/图虫创意
从小茶馆出发,郭德纲说了十年相声,备尝艰辛。
到了2006年,著名杂志书《读库》成立,主编张立宪邀请作家东东枪采访民间演员郭德纲,彼时的老郭还没有大红大紫,结果稿子写了许久,到刊登出来的时候,郭德纲已经红了。
张立宪事后倒是很感慨:
“我们依然很庆幸,就是我们在郭德纲老师被媒体大量地消费、消解之前,我们采访了他,保存了他。就是一个纯天然绿色郭德纲被我们保留下来了。”
人走的路越长,面目就越模糊,围绕着郭德纲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息过,但有一点谁都不得不承认:
没有郭德纲,就没有民间相声市场的复兴和壮大。
郭德纲的相声时代,IP与CP齐飞。/图虫创意
王自健没有从底层摸爬滚打的经历,也没有重塑相声的气魄,但他的走红,离不开郭德纲开辟的道路。
1984年出生的王自健,没有吃过许多底层相声艺人那样的苦头,他的经历和大多数城市八零后相似:上学、看书、打游戏,唯一与相声的交集,大概是北京男孩天生的幽默感。
上小学的时候,从小抱着收音机听相声的王自健在学校学着说了一段马三立的相声,小孩学老头,大家都觉得好玩。
不过,和相声相比,年少的王自健和游戏的关系似乎更近一些。
因为父亲喜欢玩游戏,家里早早就买了游戏机。游戏玩多了,王自健开始买游戏杂志。到了高中,游戏杂志看了不少,王自健开始给它们写稿。
在一次演出中,王自健如此谈论自己的理想。
在进入大学之前,王自健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社会经验。
他只读了一年就离开学校,做起了朝九晚五的白领,从游戏写手到电视撰稿人再到广告公司策划,尝试许多行业,始终与创意和语言有关。
时间来到2007年,郭德纲带火了北京城的小剧场相声,德云社之下,张伯鑫的挚友相声俱乐部成了又一个火爆的相声团体。
在一个朋友的邀请下,王自健阴差阳错地来到挚友说了一段。
表演之前,兴奋的王自健听了很久相声录音,结果因为录音里频繁的掌声、笑声,一副耳机生生被听坏了。
这个二十三岁的票友,终于登台。
相声小王爷
相声作为一门幽默艺术,发端于底层,身上带着至今都洗不脱的江湖习气。最典型的一点就是特别看重门户师承,没有明确出身的人,在相声界几乎无法立足。
即便是当初呵佛骂祖的狂人郭德纲,也要拜相声世家的侯耀文为师,才能名正言顺地站稳脚跟。
或许是做电视编导那几年指导主持人说话的经历,让王自健对语言有了更精确的把握。
2009年,对职场感到疲惫的白领王自健,接到了张伯鑫的电话。买了房,买了车,他觉得下一个目标应该是做点喜欢的事了,于是索性辞职加入挚友,开始真正的相声生涯。
就在同一年,南方的上海,周立波的《笑侃三十年》连演三十多场,场场爆满,一时间成为异军突起的南派笑星。
在“第二班相声”的时候,王自健与陈溯搭档。
自学成才的经历,既是王自健的劣势,却也是王自健的优势。
因为没有正式的师傅,王自健常常不被一些行内人承认,李菁就把王自健的相声称为“脱口秀”。但也恰恰是丰富的社会经验,给予了王自健更符合年轻一代观众的创作视角。
没有那么多传统规矩的束缚,在王自健的相声里,能听到与游戏、电影、小说有关的都市生活,这在其他演员的作品里很少出现。
比如有一段《白领人生》,素材就来自全职说相声之前的生活。在这段作品里,他对北京城的夜店、酒吧如数家珍,还调侃了国贸与中关村白领之间的区别,很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共鸣。
除了王自健,很难想象这样的段子能从郭德纲、于谦的嘴里听到。某些时候,王自健比德云社的任何一个弟子,都更像年轻时的郭德纲。
在相声行话里,没有拜过师傅的演员叫做“海青”。
作为海青,王自健的基本功薄弱,说话有些“大舌头”,常常说错字或者说漏字。但他是聪明人,懂得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年轻、辛辣、新鲜、好玩。
对于年轻观众来说,贯口说不利索也许没那么重要,能在相声里听到时事辣评才是买票前来的目的。
而台上的王自健,总是能对社会热点做出及时反应。
那些年还在说相声的王自健。
有一段相声说到了传统的《笠翁对韵》,捧哏说一句“雷隐隐”,逗哏王自健直接对一句“北京城”——
雷隐隐本该对雾蒙蒙,那段时间正是雾霾最严重的时候,雾蒙蒙换成了北京城,观众愣了两秒,笑声哄然而起。
再比如他把传统段子《造厨》与广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结合起来——故事里的主人公把旧皮鞋做成酸奶、果冻、胶囊,讽刺辛辣,台下观众大笑之余,拼命鼓掌。
相声把现场临时找包袱称为“现挂”,王自健擅长现挂,演出场所搬到北京青蓝剧院后,王自健调侃一句:“海青……蓝大厦?”
一句自嘲,将小剧场里观众和演员零距离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尽管不是地道的曲艺出身,但身处其中,总没法全然置身事外。
几番人事变故,王自健拜了侯耀华做师傅,挚友相声俱乐部成了相声第二班,王自健的搭档也从张伯鑫换成了陈溯。
这对搭档配合默契,创作了《京都球侠》《舞动人生》《解放战争中的一幕》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小王爷”的名气逐渐传开,他的相声生涯走上巅峰。
人们给嬉皮笑脸的王自健起了个很正式的别称:相声时评人。
相声,有什么不能说?/新闻晨报
今晚,八零后,脱口秀
王自健的粉丝很清晰地分成几层:有人从相声时期开始关注他,有人从微博上认识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从脱口秀节目记住这个名字的。
“生活给我们带来苦闷了,我才要用段子让大家稍微高兴一点。”
时间拨回2012年5月13日,一档叫做《今晚80后脱口秀》的节目开播,王自健穿着笔挺的西装上台,开启了许多人的欢乐记忆。
相比于穿着大褂、一板一眼的相声舞台,脱口秀显然来得更加自由,在这里,王自健尽情发挥他的长处,点评时事。
有时候说到油价:
“我刚赚到钱的时候,为了圆自己一个汽车梦,我节衣缩食,不去唱歌,不去交女朋友,不出去玩,不吃肉。五年的时间,我攒够了十万块钱,买了一辆私家车,结果那个时候油价已经涨了好多倍了,我才幡然醒悟,我可能还要再节衣缩食一段时间,才能加起一箱油。”
有时候说到房价:
“现代中国人的梦想分成两种,穷人的梦想和富人的梦想。穷人的梦想是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富人的梦想是再多买几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还有时候说到空气质量:
“就北京这种天气,你站在长城上,都不一定能看到长城。”
王自健总有本事把心酸说得逗趣。
当然,一个人不可能撑得起这么多段子,于是就有了后来我们熟悉的李诞、王建国、赖宝、池子等人。
人们都喜欢说喜剧的背后是悲剧,无非是因为喜剧总有散场时刻,喜剧人也有悲伤时分。千里搭长棚,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以前的时光越是欢乐,分别的时候就越是黯然。
从2012年开始,王自健从相声转战脱口秀,《今晚80后脱口秀》整整走过五年时光。
从横空出世,到收视率长红,再到收视率下降,改版、停播,属于王自健的上海电视脱口秀的舞台,终于也像北京相声园子的舞台一样,冷清下来。
那时候节目总在周日晚上播出,王自健说,每周的最后一个小时让大家在快乐中度过,哪怕下周面对再苦逼的事,也能稍微好过一点。
在这五年里,八零后纷纷迈过而立之年,成家立业,在这五年里,这个叫王自健的人多多少少给他们带去愉悦,让他们在周末的尾巴上,放松地笑一笑。
直到今天,在许多网络平台的角落里,还有为数不少的粉丝把《今晚80后脱口秀》的老节目听了一遍又一遍。
王自健不说相声也不讲脱口秀了,但还有许多人在惦记着他。/《一本好书》
“我不做这个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王自健的微博都置顶着一条立志做手机的宣言,公司的名字也有些戏谑:玄乎科技。
但不知何时,王自健悄悄撤下了这条微博,做手机的豪言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当然,评论区不乏嘲笑,不过喜剧演员还怕别人笑吗?
时光飞逝,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也快要过去了,相声第二班又开始演出了,脱口秀又在国内火起来了,连小王爷相声里经常出现的网游《魔兽世界》都推出了怀旧服。
可除了演几部戏之外,王自健的身影越来越少出现。
也许是职业规划不够成功?也许是心情忧郁不愿再做喜剧?也许是对忙碌的生活感到倦怠?
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越来越快的时代把一个个新名字、新面孔推给我们,留在小王爷微博下的,只剩下一帮念旧的人。
如果你足够细心,应该会发现今年春晚的演员名单里有王自健的名字。
在这个名叫《站台》 的小品里,王自健扮演了一个怕老婆的高铁乘客。如同郭德纲、于谦一样,揶揄过春晚的人,最终还是站上了这方亮闪闪的舞台。
春晚舞台上的王自健。
这个月初,王自健在微博里分享了一件事:
一个小伙在街上认出了王自健,很认真地问现在哪里能看到他的节目。他尴尬地回了一句“我不做这个了”,小伙子扭头就走。
王自健说,小伙子不是没有礼貌,只是怕被别人看到自己的难过。
他讲述的语气很轻松,评论区却是一片唏嘘。
当初每场脱口秀说完,王自健总会说一句:“这一夜有你们真好,愿你们今夜过得愉快。”
在他走下舞台的这段时间,八零后、九零后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数数那些热词:脱发、失眠、佛系、加班、朋克养生、车厘子自由……他们的夜晚还过得愉快吗?
真想知道,如果王自健穿回大褂或者西服,还会怎样总结、调侃、关切我们这群人的生活。
部分参考资料:
郭德纲,《过得刚好》,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6
张立宪,《读库是怎样诞生的》,一席,2016-01
李邑兰 贾雪梅,《“老百姓就是这么容易满足”王自健的脱口秀》,南方周末,2012-10
陈辉,《老北京市民文化的亮色》,北京晨报,2011-06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