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迟到77年的告别——“里斯本丸”遇难战俘后人舟山终圆梦

时间:2019-10-28 19:09:2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一场迟到77年的告别——“里斯本丸”遇难战俘后人舟山终圆梦

茫茫的大海,海波卷起,浪与天相接,一片壮阔下,随波浪颠簸的一艘大船上,七位白发苍苍的英国老人站在船弦,将手中的白玫瑰花瓣抛洒在大海上,“爸爸,我来看你了……“爸爸,安息吧…….”“爸爸,再见了……”,老人们低语着,看着海中漂浮着的花瓣,泣不成声……

这是一次特殊的告别仪式,一场与父亲的告别,背后是绵延了77年的思念。

Part.1

2018年,在英国的三大报纸《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卫报》、《观察者》上,突然出现整版的广告,广告的内容是一则“寻人启事”:寻找1942年“里斯本丸”沉船事件中的英军战俘和他们的后人。

这三大报纸属于英国的主流大报,登载广告费用不菲,而广告的内容又是这样一则特别的“寻人启示”,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人们纷纷猜测,是谁登载了这样一则广告,又有着怎样的目的呢?

在媒体的调查下,人们终于找到了登广告的人:方励,中国著名的电影制片人、劳雷工业创始人、劳雷影业总裁。

人们熟知的电影《后会无期》、《万物生长》、《二次曝光》和《观音山》都是他打造出的作品。而要寻找这些英军战俘和他们后人的念头并不是心血来潮,是已经在他的心中生长了多年的念头。

时间要重回2013年,当时制片人方励和导演韩寒为拍摄电影《后会无期》带着团队来舟山东极勘景,偶然得知了“里斯本丸”沉船的故事,这段被尘封了77年的往事就这样被带到了方励面前。

1941年冬天,二战的战火在远东烧得正旺,日军制定攻占香港的计划,几千英国士兵为了保护殖民地,与日军鏖战数月,最终在那一年的圣诞节投降。这些平均年龄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一夜之间变成了战俘,开始了食不果腹、疾病缠身、性命难保的俘虏岁月。

1942年9月底,他们中的1834人被日军送上“里斯本丸”战俘船。船只从香港的深水埗出发,日军打算将这些战俘送回日本当苦役。当时船上搭载的英军战俘全部被囚禁在三个狭小的货舱内,船上还载有近800名押运日军。

当“里斯本丸”到达浙江舟山海域时,由于船上没有悬挂任何标示显示这是一艘运载战俘的船只,被美军的鱼类击沉。

“里斯本丸”沉没过程经历了25个多小时,这个过程中,日军大批军船到场,撤走船上的押运日军,把囚于三个货舱的1834名英军战俘全数锁闭钉死。船沉前最后一刻英军战俘突围,跳海的1600多名英军战俘被日军武装船只开火扫射打死、溺毙600余人,另有200多名皇家炮兵团的战俘被囚三号深舱随船沉入海底。

得知附近海域沉船的消息,大批东极岛渔民自发划着小舢板穿梭于小岛和海面奋力救起了384名英军战俘,由于中国渔民大批进场救人,担心暴行曝光的日本陆军在日本海军的提醒和干预下停止了扫射屠杀。

尽管如此,不幸的是,这次事件共有800多个生命葬身海底。

从舟山回来后,这个故事始终萦绕在方励的脑海,那之后,他利用旗下海洋高科技公司用声纳定位到了里斯本丸沉船的位置,并完成了沉船的3d影像。这些证据无不证明“里斯本沉船事件”的真实性。

看着眼前那些清晰的影像,方励如鲠在喉,那800多个年轻的生命大多数并未成家,还没体会到人间情爱的美好就葬身海下,还有人是别人的父亲、丈夫,他们的离去导致无数个家庭的分崩离析。但这个死亡人数堪比泰坦尼克号沉船的事件却被人们逐渐遗忘,鲜有人再提起。

想到这里,方励决定将“里斯本沉船事件”做成一个纪录影片,打捞这段历史,也提醒世人不要忘记这件悲壮的往事,“里斯本丸沉没”纪录影片拍摄就此启动。

Part.2

在媒体广泛报道后,方励寻找里斯本战俘和家属的事情广为人们熟知,关于战俘后人的信息如雪片般飞来,几乎每天都有新的传来,纪录片摄制组掌握了300多个战俘后人的信息,摄制组也先后6次赴英,采访了其中120位,并前往日本、加拿大、法国进行调查研究。

Amanda Christian 是第一位和摄制组联系的战俘后人。她的爷爷是遇难战俘之一,爷爷遇难时父亲只有七岁。爷爷的墓直到现在依然空着,全家人最希望的是找到爷爷的遗骸,为他进行体面的安葬。Amanda父亲在世时曾经希望能到香港查找父亲的踪迹,但是还是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83岁的Ron Brooks 父亲是遇难者中的一员,战争时,父亲被迫与家人分开,留守香港。那之后只能用书信保持联系,但路途遥远,书信传递时间太长,彼此消息总是不能及时抵达。直到父亲在里斯本丸上遇难后,他们才收到父亲寄出的最后一封书信。

父亲的离去给家人带来巨大的伤痛,母亲在收到父亲正式死亡通知书后不到四年也病倒去世,Ron也无法再提起这段往事。70多年后,面对摄制组,Ron读起父亲写给他们的最后一封信,泪水无法控制的向外涌,哽咽到说不出话。

80多岁的Shirley Bambridge 采访时,一直抱着一个洋娃娃,那是她父亲在被俘前从香港给她寄去的礼物。时光流逝,当时满脸童真的小女孩,如今已成白发苍苍的老人,唯独不变的是对父亲的想念,被永远寄托在那个小小的娃娃中。

………

思念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回忆因思绪化为实体。上百个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一段悲欢离合,无不令听者动容。

Part.3

采访中,方励感受到这些战俘的儿女对不知父亲身归何处的强烈遗憾,这些触动了方励,并令他产生资助这些后人前往舟山与自己的父亲做最后告别的念头。

经过一年多的设想,三个月的筹备,在方励的精心安排和资助下,最终七位战俘子女抵达了里斯本沉没的东极海域,他们将在这里与日思夜想的父亲做最后的告别。而十月,也正是当年里斯本丸沉没的月份。

在当前行业面临资本寒冬,劳雷影业五个项目同时运作,流动资金的巨大压力下,方励仍然以个人出资的形式赞助了活动、广告与纪录影片的制作,这不仅是因为他的个人情怀,更是出于那份希望提醒世人不要忘记这件在中国家门口发生的悲壮事件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019年10月20日,搭载着英军战俘子女的船只抵达沉船海域,船舱内的大屏幕投射着海中的声纳搜索沉船传来的数据,方励一边为老人们解释,一边讲诉当时在里斯本丸上发生的一切,当谈到这长眠在海底的800多个生命很多年纪和他的儿子、女儿一样大,却长眠海底逐渐被人遗忘,方励禁不住哽咽了。

几十分钟后,当声纳在大屏幕上实时滚动显示出里斯本丸沉船的海底图像时,这些等待了父亲77年的儿女们终于亲眼目睹了父亲的最后位置。那一刻,现场所有人都难以抑制喷薄而出的情感。

之后,在距离父亲三十米的海面,他们洒下了无数的白玫瑰花瓣祭奠逝去的亲人。

在父亲的安息地,老人们口中诉说着对父亲的思念,一遍一遍,泪流满面。

午后,众人登上了东极岛,在可以俯瞰里斯本丸沉船海域的山坡上,当年参与救援英国战俘的唯一一位还在世的中国渔民,95岁高龄的林阿根老人被邀请来到了现场,他向这些战俘的后人回忆了当时救援的情景,这些后人们也对当年中国渔民对于英军战俘给予的无私帮助表达了最深切的感谢。

最后,由Ron Brooks主持了规范的英军葬礼:致辞、军号、默哀。每位子女在卡片上写下了对父亲思念的话语,并依次安放了九只镶有遇难战俘生前军装照的花环,和安放了十二只镶有遇难英军战俘所在部队徽标的花环。

告别仪式现场,Shirley带来了她最珍爱的洋娃娃,那个经过几十年依然保存完好的洋娃娃,是她此生最珍视的礼物,陪伴着她完成了对父亲最后的告别。

一天中经历了数次强烈的情感起伏,此刻她感到非常平静,她说,她终于实现了父亲和自己毕生的愿望,就是找到祖父,好好与他告别,她说,此生没有了遗憾。

还有David Powell, Patricia Fish, Geoffrey Haviland ,Ted Green , Ron Brooks …….在场的和不在场的,从伦敦到舟山,从现在到过去,上万公里、77年,思念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羁绊,此时、此刻,在这片海,汇聚,翻滚,终得圆满。

看到老人们满足的笑脸,方励深感欣慰,他说:“70多年了这群老人永远不知道父亲在哪里,今天他们来到这里,亲眼看到父亲的安息地,就像墓园和亲人告别一样,这是对他们最大的意义。而对逝者来说,70多年后,这场仪式也真正令他们得到了安息。”

马尔克斯曾经说过,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让我们记住,这是对他们最好的告别。

上一篇: 淘气电影日爆|导演已经够仁慈了,《少年的...

下一篇: 你见过么?可以干吃的汤圆!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