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发现先秦法律纲领性文献
时间:2019-11-22 16:58:4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新京报快讯(记者 李丽霞)11月22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成果发布会在清华大学召开,第九辑整理报告共刊布五篇战国简册,均为传世文献未见的佚籍。
记者了解到,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收藏一批战国竹简,被称为清华简。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文物,文字风格主要是楚国的,简的数量一共约有2500枚(包括少数残断简),在迄今发现的战国竹简中为数较多。清华简在秦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未经"焚书坑儒"影响,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先秦古籍的原貌,研究它们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初期面貌和发展脉络。
据介绍,第九辑整理报告共刊布五篇战国简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篇题作《成人》的文献,通过王与成人的问答,集中阐述了先秦时期对法治观念、法律意义、司法制度、刑法原则的认识,一些语句可与《尚书·吕刑》对读,是一篇重要的法制史文献。《成人》篇开宗明义,论述法律是治国的纲纪,得之则兴,失之则亡。篇中详细阐述了司法人员要秉心中正,兼顾公序良俗;案断刑狱要兼听“两造”(原告、被告)陈述,广泛采证,稽查案件中的细微之处,参考对比相关案例最终定谳。该篇保留了大量先秦时期的法律用语,文句存在拟古倾向,释读难度较高,经学者悉心整理,为学界提供了准确可信的文本。
另有一篇题作《治政之道》的文献共70简,约3230字,是战国时期长篇政论,全篇气势恢宏,论说君者当自修德义,施教化民,选贤任能,勤恤百姓,慎用武力,亲睦邻国。该篇既有修身、治国、教民、选贤等典型的儒家思想,也有寡欲不争、节葬节用、四民世守其职、君臣相事如交易等道家、墨家、法家思想,体现出杂糅百家的特点。
然而,该篇文献的研究整理背后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插曲。清华大学副教授、清华简研究整理人员贾连翔对新京报记者说:“《治政之道》篇共43支简,简尾有编号,首尾编联无阙。经研究,我们发现该篇与第八辑《治邦之道》所收27支简属于同一篇文献。由于该篇文献篇幅宏大,简文分属两位抄手抄成,一位抄手所抄简尾有编号,另一位所抄无编号,两位抄手所用竹简长度也略有差别,因此,按照常识我们将这篇长文分成了两篇。现在复原为一篇文献后,该文共由70支简组成,约3230字。根据篇首“昔者前帝之治政之道”句,遂定篇名为《治政之道》。”
此外,清华简第九辑整理报告还有两篇《廼命》,为君主告诫群臣、同宗忠君勤事、言语谨慎,勿强取豪夺,以保其宗室的禁戒之辞;以及一篇《祷辞》,为祷祠地祇的告事求福之辞。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表示,清华简于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整理报告目前已顺利出版九辑,整理进入攻坚阶段,整理团队将克服困难,保证出版周期,早日将这批重要材料向社会与学界公布。
新京报记者 李丽霞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