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各地校友为母校庆生忆“广院时光”

时间:2019-11-11 09:15:0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中国传媒大学各地校友为母校庆生 忆“广院时光”

中传退休教授车洪才在校史馆。新京报记者 樊朔摄

新京报讯(记者 樊朔)11月10日是中国传媒大学65周年校庆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戴着印有中传校徽的红围巾,在校园金色的落叶中漫步,回忆自己跨越光阴的“广院时光”。

老教授车洪才:上世纪60年代中传只有3个系

11月10日下午五时,中国传媒大学退休教授车洪才慢慢走进中国传媒大学校史馆,仔细阅读每一部分展览的说明。行进到展品《普什图语汉语词典》前,记者上前问道:“老人家,您是中传的校友吗?”“我是中传退休的老师,八十多了!这本书就是我编写的。”车洪才笑着指了指玻璃柜中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

普什图语是阿富汗斯坦普什图人的语言,新中国成立以来学习这种语言的不到100人。1978年,商务印书馆把《普什图语汉语词典》的编写工作交给了车洪才,车洪才一边教书一边编写,直到2014年《普什图语汉语词典》出版,他整整编写了36年。

车洪才1963年开始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北京广播学院工作。他告诉记者,1963年广院还在南礼士路办学。“一个工字楼,校园不过一个排球场大小,我们经常在操场上打排球。”

他回忆,上世纪60年代北京广播学院只有三个系——新闻系、无线电系和外语系。“学生也很少,只有五六百人。1965年,位于定福庄的北京石油学校被定为北京广播学院的新校址,外语系率先迁入。此后,北京广播学院扎根定福庄。

“广院真正蓬勃发展是在改名为传媒大学后。”2004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车洪才告诉记者,2004年后学校的发展更具有传媒学科的特色,教学场所、师资力量、设备等教学条件有了显著提高,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合作也越来越频繁。

“希望未来广院继续为国家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

79级校友戴一红:学校变化大,这次回来差点没找到组织

无线电系校友戴一红是1979年入学的“老三届”,毕业后留校任教。11月10日下午,她在中传文化广场旁边与83级的师弟师妹也是自己学生的安春霞、崔巨峰叙旧,聊起了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活。

“1979年,我们无线电系一共有四个班,每个班30个学生,一个系就一百多人,四个班一起上课。”戴一红是微波专业的学生,现在微波专业、无线电系早已不存在。“我早上九点来钟就来学校了,结果发现学校变化太大了,自己差点没找到组织。”

83级无线电系校友崔巨峰指着文化广场旁一栋灰楼告诉记者:“这栋楼以前是我们的主楼,现在加高了两层。一层西边的那间教室我们经常举办舞会。除了举办舞会,我们男生就是去篮球场打球。现在的孩子们参加的文化活动比我们丰富多了。”

83级管理系校友安春霞回忆,上世纪80年代校园里种满了白杨树,春天校园里飞满了杨絮。“当时我们把杨絮点着,一烧一大片杨絮就都烧没了,特别有意思。现在校园里白杨少了很多,梧桐、银杏成为主力了。”

2008级校友周丹:在中传我开始玩扫雷,成了世界第一

周丹是2008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校友,校庆日她与大学时代同一社团的好友相约,来学校走一走,转一转。

“我毕业前,图书馆还没建成,钢琴湖还是一片草坪。校园还没这么大,定福庄二小当时就在现在的图书馆旁边,我们自称自己是‘定福庄二小’附属大学。”

“现在最怀念的是大学生活的自由。”周丹告诉记者,大学期间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和无数种可能性。“2009年,就是在大学期间,我开始玩扫雷。现在我是女子世界第一。现在学校有了电竞专业,我觉得我生早了。”

目前,周丹在世界女子扫雷排行榜上以43.16秒的成绩居世界第一。

教师郭婧娜:这么多年,不变的是校友永远把这当家

郭婧娜是中传2001级的校友,本科毕业后即留校。目前,她在学校学生处和团委任职。她告诉记者,在中传快二十年,她见证了学校的每一个变化。

“这么多年,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不变的是,校友永远把这里当家。”郭婧娜告诉记者,不管哪一级的学生,毕业后他们都很喜欢住在学校附近。“有个学生在大兴工作,还是坚持住在广院周围,真的把这里当家了。”

“能在广院十几年,接近学校历史的三分之一,我感觉真的好难得。就像人要经历少年、青年、老年,我希望能够一直陪广院走下去,祝母校未来在学科建设、硬件设施升级等各方面都更上一层楼。”

新京报记者 樊朔 校对 范锦春

上一篇: 国内抗议冲突持续,玻利维亚总统、副总统相...

下一篇: "双11"成互金理财...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