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院士:在新条件下推动基层呼吸疾病规范诊疗,让小康之年人人享受呼吸初级保健
时间:2019-11-08 09:24:4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统计,我国约有1亿的慢阻肺患者,约6000万的哮喘病患者。与之相反的是,民众对慢阻肺的知晓率仅有2.6%,哮喘患者仅有四成实现病情控制。巨大数据落差的背后是沉重的医疗负担,如何提升我国的呼吸类疾病防诊治水平、规范基层呼吸疾病的防治诊疗,是目前摆在医学界里的一道必经的关卡。
11月3日,第四届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学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中国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院士以《在新条件下推动基层呼吸疾病规范诊疗》为主题发表了演讲。动脉网对其精彩内容进行了整编。
王辰院士在第四届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学术论坛上发表演讲
演讲中,王辰院士从国际视角、国内视角,学科建设及疾病现状4个方面阐述了近四年来国内外呼吸疾病防治的积极变化,为如何在新条件下推动基层呼吸疾病规范诊疗提供了思路,并对接下来基层呼吸学科建设提出了目标和要求。
国际视角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呼吸疾病的重视与日俱增,中国在其中承担着特殊而重要的角色。第13届全球防治慢性呼吸疾病联盟(GARD)会议在中国召开,同期发布《国际肺部健康促进行动北京宣言》(以下简称“北京宣言”)。北京宣言打破了世界卫生组织(WTO)在呼吸疾病防治上的空白,世界卫生组织慢病司司长表示,北京宣言具有里程碑式、全球重大影响力的意义,吹响了呼吸疾病防治新的号角,号召全球协作共同防控慢性呼吸疾病。
北京宣言从五个方面对呼吸疾病防治提出了号召:第一,呼吁各国政府对慢性呼吸疾病采取行动;第二,促进多部门协作,控制慢性呼吸疾病危险因素,尤其是控烟行动;第三,加强基层卫生体系建设,提高慢性呼吸疾病防治能力,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如果没有基层医疗,无谈全民健康;第四,支持科学研究;第五,加强合作以推进国家计划。
这则宣言呼吁社会各方共同协作,积极开展呼吸疾病防治的工作,从全新的视角提出了对慢性呼吸疾病的防治工作要求。呼吸疾病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它代谢性疾病一同列为全球四大慢病。其中呼吸疾病领域,重点防治疾病为慢阻肺,其次是哮喘、间质性肺疾病, 睡眠呼吸障碍,肺动脉高压等慢性呼吸疾病。
国内视角
2016年,国家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是我国首次在健康领域布局的中长期规划,规划明确了我国在卫生健康方面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要;2019年,国家进一步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年-2030年)》,这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施工图和线路图。
在健康规划中的15项专项行动中,与呼吸疾病防治密切相关的,涉及呼吸健康的行动就有8项(健康知识普及、全民健身、烟草控制、健康环境促进、职业健康保护、癌症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TS)与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年会(CACP)联合推动慢性呼吸疾病防治行动,向呼吸界同仁和全社会发出了倡议。
在国内的行业里,发布了慢性呼吸疾病白皮书《中国慢性呼吸疾病流行状况与防治策略》,系统地为医生指导慢性呼吸道疾病(CRD)的防控工作。这本白皮书根据现有的流行病调查数据,由呼吸领域的专家共同修订,从慢性呼吸疾病流行状况,主要影响因素,防治现状,及防控策略与政策建议方面对我国慢性呼吸疾病现状进行了全面阐述,建议基层医生和专业人士共同阅读、积极探讨。
学科建设
从学科背景上讲,呼吸学科提出了“三驾马车”促进呼吸学科发展的方略:
第一,从人才培养上采取专培、专修、单修,提出同质化进行管理;
第二,从科室建设上规范基层和科室的呼吸疾病防诊治的体系和能力建设。基层的社区医院很多是没有呼吸科室的,但不可以没有呼吸疾病防诊治的规范化体系和能力,包括呼吸常见疾病,如咳嗽、感冒在内的规范化治疗;
第三,从行业发展上,建立呼吸科的医联体。
呼吸学科新业态(图片源自王辰院士演讲PPT)
在呼吸学科新业态里面,目前有79家医院处于专培基地里面,几百家医院处于在专修基地。如果能够把呼吸学科新形态圈走通,并以此去设计和实施,那么中国的呼吸界是大有希望的。我们在建设呼吸学科新业态的思路清晰后,我们要严格按照这个设计图去施工。
基层呼吸疾病防诊治是整个蓝图中最基础的、最接地气的、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广泛相关的重要一环,真正的呼吸疾病防治需要依靠广大的基层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
目前,我们已经在28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开展了一系列基层呼吸医疗的工作,如知享呼吸等知识普及项目,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体系与能力建设项目,与全科医学界,家庭医生,社区医学界携手,共同建设基层呼吸疾病防诊治工作。
在“健康中国2030”的26项行动指标中,呼吸疾病相关指标共占6项,其中,慢阻肺知晓率2030年的目标是达到30%,但目前我们的人群知晓率仅为2.6%,呼吸疾病的基线低,目标我们定得也低,如果真的将基层慢性呼吸疾病防诊治水平提高,我相信我们最终达到70%知晓率也是很可能的,这也是我们呼吸科医生和全科医生的能力体现。
在基层医疗机构呼吸医疗机构规范化体系与能力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基层呼吸规建项目”)中,要求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呼吸疾病诊疗设备和药品,培养呼吸疾病诊治专长的医师和护士,加强呼吸疾病预防和长期随访管理。在很多地区,慢阻肺筛查已纳入当地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基层呼吸规建项目将成为真正提高基层医生呼吸疾病的诊疗能力的有效途径。
此外,从国家政策层面上,呼吸学科建设已成为国家意志和需求。2018年12月3日,国家医政医管局发布了《呼吸学科医疗服务指南》,这是我国第一个以科室为单位的医疗服务指南,从大医院的学科建设推动呼吸疾病工作。
同年9月,卫健委基层司为了加强呼吸疾病防诊治,支持基层呼吸规建项目,将其列为“优质服务基层行”的重要组成内容。今年,我国还将发布一份推荐基层呼吸规建项目的政府文件,推进基层呼吸疾病防诊治的工作。
目前,基层呼吸规建项目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已有17个省、市、自治区的416家基层医疗单位参与评选,其中优秀单位192家,达标单位178家,培育单位46家。评选期间,156人次的专家赴全国各地展开评审,上述经评审符合要求的基层医疗机构分别在今年的呼吸年会、全科年会和这次的基层呼吸论坛上上进行了授牌。
疾病现状
2016年,慢性非传染疾病在中国导致900万人死亡。国际医学学术期刊《柳叶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有9990万人,20岁以上的人群的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人群的慢阻肺患病率为13.7%。我建议所有病人在做常规体检的时候都应该普查肺功能,小气道的病变阶段实际上是可以干预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建议需要早期筛查的原因之一。
对于那些呼吸疾病的高危人群,例如喜好抽烟的、家里有慢阻肺病史的、有咳嗽等呼吸道相关症状的、幼儿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工作上有反复粉尘接触史的人群都应该去做检测。
对于哮喘疾病,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4.2%,人数达到4570万,20岁以下哮喘患者预计超过1000万。然而,在我国的哮喘诊疗现状中,仅28.8%的哮喘患者曾被医生诊断过,仅23.4%的做过肺功能检查,这其中仅有5.6%的哮喘患者接受过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
而在我国的哮喘疾病负担上,20岁及以上哮喘患者有气流受限情况的患者占26.2%,远高于西方国家数据16.2%,而中国的20岁以上哮喘患者在过去12个月中至少有一次因急性发作呼吸症状去急症就医的情况更是英国数据的两倍(中国为15.5%;英国为8.8%)。这说明目前呼吸疾病的防诊治规范化还远远不够,医疗服务可及性还亟待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责任重大。
下一步工作目标:小康之年人人享受呼吸初级保健
2021年是小康之年,我希望在三年内(2019-2021年)各地的基层呼吸疾病防诊治规范化体系与能力建设项目评审能达到100%,从二三级医院的规范化建设,到基层医疗机构的规范化建设都应当达到相应的标准,让小康之年人人享受呼吸初级保健。
这不仅仅是国家的要求,更是民众的需求,呼吸医务人员的责任。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推动下,以呼吸学界、社区医学界、全科医学界的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动员各基层呼吸联盟一起来做。
基层呼吸规建评审未来将在国家统一规划的信息平台上开展,可登录基层呼吸联盟官方网站进行项目申报。项目采用线上评审、线下抽查、专家复核的评审方式,严格质量控制,全面覆盖28个省、市、自治区,鼓励以集体为单位申报,如天津、上海、北京大兴区、深圳罗湖区等地均采用集体申报开展评审工作。
目前基层呼吸规建项目由国家卫健委基层司政策支持,配合“健康中国—慢性呼吸疾病防治行动”,与全科医师联手,充分发挥各省基层呼吸联盟的作用,计划在2019年年底完成1000家基层医疗机构的评审,2020年实现14000家基层医疗机构的评审,2021年实现25000家基层医疗机构的评审。
基层呼吸疾病防治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对医生来说,这里是一个大的平台可以提高自己的诊疗能力;对广大的呼吸患者而言,呼吸疾病的防治保障了他们的健康;对行业来说,呼吸界的发展必须要落到基层,动员全科医学,需要规范化的呼吸疾病数据来推动学科发展;对社会和国家而言,呼吸疾病作为基层常见病,这更是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难得的契机。
在此,我们再次向优秀的基层呼吸最美医生们致敬,我们共同努力,在新条件下继续推动基层呼吸疾病规范诊疗,以呼吸疾病规范化防诊治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文 | 王婵
微信 | cc492735569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