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居民杠杆率攀升的背后:不断吸水的海绵
时间:2019-11-07 13:13:3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据联讯证券统计,2017年,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用于还本付息的比例为9.6%(城乡调查口径,2018年预计更高),也就是说,100元可支配收入里,要先扣下10块钱偿还债务,剩下的钱,才能去支付各种生活账单——交房租、付水电费、吃饭、穿衣、育儿、为培训班买单等等。
只有十分之一用于偿还债务,压力不算大,但这是十四亿人口的平均值。平均值里,一向暗藏乾坤。
如2018年末招商银行零售客户的财富结构:
共1.2亿人,总资产6.8万亿资产,人均5.67万元;
拆分来看,81%的资产掌握在1.88%的人手中,人均233万元;
剩下98%的人,人均资产1万元。
三个数字(5.67万、233万、1万),天壤之别。
同样,拿十四亿做基数,还债只占可支配收入里的十分之一;以买房的白领来看,还债支出可能占到百分之四五十(贝壳研究院发布《2018年全国购房者调查报告》显示,90后平均月供收入比为43.5%,80后为40.8%,80前人群为32%);若是刚入社会的月光族,还债支出可能占到百分之七八十,超过百分百的也比比皆是。
融360曾发布一项调研报告,显示近三成的受访人借钱用来还债。对这些人来说,还债支出早已超过可支配收入,需要拆东墙来补西墙。
负债本是基本的经营动作。在经济学框架里,资金和劳动力、土地、技术创新等一同构成基本生产要素,多一个劳动力多生产一份产品,投入更多资金也是如此。
对企业来讲,负债司空见惯,从银行贷款购买更多机器、建造更多厂房、生产更多产品、换取更多收入,还本付息后,绝大部分都变成了净利润。所谓的白手起家,讲得就是善用负债的例子——自己一个子儿也没有,全靠借钱负债,赚取第一桶金。
这是杠杆(债务)的魔力。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是生产要素,是钱生钱的种子。在土里埋入100块钱,可以长出200块钱来,还钱不成问题,自然借钱也不成问题。
在生活消费中,却是另一个逻辑。资金只是等价交换物——换取食物、衣服和各种服务,100块钱用于消费,既不会生出更多地钱来,很快,连这100块钱也像冰块一样,融化漏尽了。
所以,若习惯借钱消费,还钱终会成为问题。消费贷款危机在银行业历史上一再上演,根子就在这里。
国际清算银行曾公布43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杠杆率,截止2018年6月,我国居民杠杆率50.3%,居25位,不高不低,与发达国家整体72.4%的水平比,还有空间。
贷款如水,借款人如吸水的海绵,从我国居民杠杆率看,这海绵还能再吸几年水。对放贷机构是好消息,消费金融风口犹在,大可继续放水。当然,它们是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
可站在特定群体的视角,海绵里的水太多,该挤一挤了。
本文由“洪言微语”原创,作者系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